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图式初期特点及表现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图式初期特点及表现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式初期的儿童在自我为中心的前提下,表现自己的经验,构成儿童自己独特的图式画。色彩鲜明,能注意到物体的固有色,但所画图式还是简略的,物体之间缺乏正确的比例关系、空间关系,构图几乎是拼凑而成的。幼儿园大班的儿童绘画处于图式初期,这一时期的儿童绘画具有以下特点:能够用二度平面表现物体的各个方面,能够掌握多种图式表现人、动物、树木、房屋等具有普遍意义的现象。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图式初期特点及表现

图式初期(5~6岁半)的儿童在自我为中心的前提下,表现自己的经验,构成儿童自己独特的图式画。这一阶段的儿童,形象思维发展敏感,想象力特别丰富,储存在儿童头脑里的形象常常是鲜明的、直观的、充满情绪性的。绘画内容比较丰富,从个别物体的形象的塑造来看,轮廓清楚,能表现出物体的基本特征。色彩鲜明,能注意到物体的固有色,但所画图式还是简略的,物体之间缺乏正确的比例关系、空间关系,构图几乎是拼凑而成的。儿童喜欢把他们主观感觉比较强烈的部分加以夸大,无法摆脱自我观点的影响。

幼儿园大班(5~6岁)的儿童绘画处于图式初期,这一时期的儿童绘画具有以下特点:能够用二度平面表现物体的各个方面,能够掌握多种图式表现人、动物树木、房屋等具有普遍意义的现象。表现的物体大都是正面的形象,如正面的人、建筑、树木、花朵,而动物则是侧面的。绝大多数儿童已能利用垂直与水平关系作画,对轮廓线的把握能力有所提高,线条表现更加流畅。同时,大班儿童能够通过基底线的突破来表现物体的空间位置,如利用上、下层线间隔来表现“竖式空间”,用正侧、俯视的混合表现“水平空间”,利用“透明画法”表现物体的深度层次关系;画面组织上,大班儿童更注意画面的整体效果,不仅从内容上,画面组合合乎逻辑,具有一定含义,物体之间又相互联系;从形式上也知道讲究画面均衡,对称和统一。色彩的使用范围有所扩大,对色彩的辨别力有所提高。对一般物体的固有色已有一定的概念,喜欢用装饰色彩,同时,色彩的适用范围受每个儿童的个性特点和智力因素等的影响。已经能够独立构思画面,表现简单的情节,并能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根据已知经验逐渐丰富画面。画面所表现的内容,大都是自己熟悉的且感兴趣的内容。随着观察能力的提高,大班儿童目测能力也有所增强,想象从贫乏、零碎,初步向丰富和完整的方面发展,并表现出明显的创造性。思维的逻辑抽象性开始萌芽。审美能力与表现美的能力有所提高,如能表现出爱憎情感,也能反映出社会的责任感、道德感、美感、等高级情感(图6-19、图6-20、图6-21、图6-22、图6-23、图6-24、图6-25、图6-26)。

图6-19 《千手观音》 臻子(6岁)

图6-20 《猫》 段祈舟(5岁半)

图6-21 《大嘴》 张晨曦(6岁)

(www.xing528.com)

图6-22 《老鼠和油的故事》 支佳慧(6岁)

图6-23 《大个子》 黄奕(5岁)

图6-24 《挨打》 吕晨迪(6岁)

图6-25 《发怒的狮子》 王履正(5岁)

图6-26 《学刷牙》 吕征(6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