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涂鸦期的原因和解释

学前儿童涂鸦期的原因和解释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意识涂鸦是儿童缺少视觉控制的纯肌肉活动。关于儿童产生涂鸦的原因有多种解释,其中较著名的有:心理分析学派认为婴幼儿的涂鸦是一种反抗和报复行为;柏特、罗文菲尔德等学者认为婴儿童的涂鸦可以获得肌肉运动所产生的满足与快感,是达到动作协调的关键,也是开始创造的桥梁;荣格认为婴儿童的涂鸦起因于模仿;皮亚杰认为涂鸦是感知运动水平的活动,是重复所习得动作的结果。

学前儿童涂鸦期的原因和解释

涂鸦是1岁半~3岁左右儿童的一种本能的无意识的活动,也可以说是最初的活动,一般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一)无意识涂鸦

一岁半左右的儿童,当他们有机会接触到纸和笔时,他们就会在纸上戳画断断续续、曲曲弯弯的不规则线条(图6-1、图6-2)。这是一种乱笔画,反映在画面上是杂乱的线条,无次序无目的性,画面呈现出来的图像都是偶然形成的。无意识涂鸦是儿童缺少视觉控制的纯肌肉活动。

(二)有意控制的涂鸦

图6-1 儿童无意识涂鸦(1岁半)

图6-2 儿童无意识涂鸦(1岁零7个月)

2岁以后,由于儿童生理的发育和适当的练习,儿童的动作已比较能受视觉的控制,手、眼之间的协调性有所加强。儿童手腕肌肉、腕关节运动较前期灵活,手的动作获得一定的控制,他们已能在纸上画出一些上、下、左、右有一定方向的直线、斜线、锯齿线、曲线等(图6-3、图6-4)。

图6-3 有意控制的涂鸦(2岁半)

图6-4 有意控制的涂鸦(3岁)(www.xing528.com)

(三)命名涂鸦

3岁左右的儿童已开始意识到所画的线条与自己体验到的事物有一定的联系,虽然不能画出很具体的形象,但已有明显的表达意图。往往一边画一边喃喃自语,说出所画物体的名称,如太阳、人、鱼、鸟、怪兽等并出现类似的线条符号(图6-5、图6-6、图6-7、图6-8)。

图6-5 命名涂鸦(3岁零7个月)

图6-6 命名涂鸦(3岁零10个月)

图6-7 《春天来了》 王子豪(3岁半)

图6-8 《春游》 陈滢帆(3岁零11个月)

命名涂鸦是一个重要的关键期,这时儿童已表现出凭借绘画与人交流思想的意向,他们开始加强观察学习,然后摆脱涂鸦期而进入新的阶段。

关于儿童产生涂鸦的原因有多种解释,其中较著名的有:(1)心理分析学派认为婴幼儿的涂鸦是一种反抗和报复行为;(2)柏特、罗文菲尔德等学者认为婴儿童的涂鸦可以获得肌肉运动所产生的满足与快感,是达到动作协调的关键,也是开始创造桥梁;(3)荣格认为婴儿童的涂鸦起因于模仿;(4)皮亚杰认为涂鸦是感知运动水平的活动,是重复所习得动作的结果。以上观点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总之,儿童通过涂鸦体验工具和材料所产生的律动感,使他们获得快感和满足,纸上出现的有色线条刺激着他们的视觉,使他们产生惊喜。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手、眼逐渐趋于协调,纸上的线条渐渐成为某些有意味的形状,使儿童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动力,享受“肌能”的快乐。涂鸦期的儿童其注意以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有意注意开始萌芽,其思维处于象征期,他们主要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来了解外部事物,对事物的观察和表现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以乱涂乱画为主,满足于肌肉动作产生的快乐感,他们常常“线不达意”“线形不分”。儿童的涂鸦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