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探索目的与实践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探索目的与实践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卢梭强调要使人的教育适合人的本性,认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儿童的观察力、认识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杜威则将艺术作为儿童的四种本能之一,并将美术当作对儿童实施教育的手段。这两种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论各显其旨、互有优劣。因此,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由社会性目的和个体发展目的两部分组成。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探索目的与实践

教育目的是一种关于教育过程预期结果的价值取向。它对教育任务的明确、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全过程的组织都起着指导作用。由于社会对于教育结果的期待、受教育者本身条件,以及教育目的厘定者所持哲学观点的不同,使教育目的呈现多元化特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学前教育的组成部分,其教育目的必然受到种种教育目的论的影响。然而,美术教育也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两种因素的结合,就形成了各种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论。[1]

(一)关于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的的几种主要理论

19世纪前西方美术教育的目的分为两类:民间百姓学习美术主要是为了生存的需要,美术教育被认为是工匠技术教育,教育目的被定位在技能技巧的学习;在贵族阶层,学习美术是为了提高个人情操,教育目的则定位为陶冶性情。

20世纪以来,西方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逐步形成两大理论体系——工具论、本质论。

1.工具论

工具论的理论基础是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和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卢梭强调要使人的教育适合人的本性,认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儿童的观察力、认识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杜威则将艺术作为儿童的四种本能之一,并将美术当作对儿童实施教育的手段。工具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美术教育学家罗恩菲尔德英国美术教育家里德。罗恩菲尔德认为:“艺术教育对我们的教育系统和社会的主要贡献,在于强调个人和自己创造的潜能,尤其在于艺术能和谐地统整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造出身心健全的人。”同时,在美术这样一种游戏活动中,儿童内在的需求得到了真正的满足,而这种满足有助于其成为协调和幸福的人,而不会成为只具有知识、情感不平衡、与周围不能融洽的人。里德认为艺术是以两个一般性原则为基础:其一,成长中的人应该了解存在明显变异世界中的关联性相似性,这个原则以统合为基础,并且也以艺术对于这个统合性的贡献为基础;其二,儿童应该通过感觉的培养来认识世界,应该通过感觉直接接触事物而学习,因为唯有通过这种直接接触,才能为其抽象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艺术可以帮助个人达到内心与外在社会秩序和谐发展。可以看出,两人对于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的的认识不谋而合,指出美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美术的教育促进儿童个性的健全发展,并强调美术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发展,注重过程,是一种以儿童为本位的目的论。

工具论者提出的美术教育目的理论的优势在于其强调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应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主张儿童通过自发、自由的自我表现和创造来认识周围世界,发展自我,建构健全人格。但是,这一理论也有其局限性:儿童在表现潜能时往往容易陷入缺乏指导的境地,自由创造也就难以实现。

2.本质论

本质论以美国美术教育家艾斯纳和古力为代表,其思想渊源是布鲁纳的以学科基本结构为框架而展开教育的思想。本质论提出强调学科为中心,主张实现美术学科的自身价值。

艾斯纳1972年在《美国艺术教育协会季刊》上发表了一篇为《美术教育中七则神话的检讨》的文章,将美术教育工具论者的基本主张归纳为七则神话,逐一加以检讨和批评,并阐述了本质论的基本立场。

艾斯纳检讨和批评的第一则神话是“假如儿童从教师那里得到充分的艺术材料和感情的支持,并且他们能独立运用”,认为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美术的学习,发展儿童审美判断能力和审美创造力、表现力,同时使儿童了解美术在文化发展中所具有的地位。由此看出本质论者提出的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是以审美为其目的的。本质论者认为美术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它对个人经验的独特贡献;儿童的美术能力不是自然成长的结果,而是通过教师设计的有益于儿童的课程的学习结果;良好的课程设计是美术教育收效的必备条件。围绕这一目的,确立其美术教育的目标是:(1)协助儿童创造有美感和表现力的美术作品;(2)培养儿童对视觉对象进行审美判断的能力;(3)帮助儿童了解美术在文化发展中所具有的作用。

本质论者提出的美术教育目的的优势在于将美术对儿童最重要的贡献归属于美术的本质审美,教育者不应剥夺儿童能够从美术中得到的东西。但是,这一理论同样有其局限性,那就是过分强调美术教育的系统性,而限制了美术教育对儿童创造性和自由个性表现方面的发展。

这两种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论各显其旨、互有优劣。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兼容并蓄,汲取各自有价值的部分,不断创新理论观点,适应社会发展进程,为现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及其发展服务。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

1.《纲要(试行)》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目的的定位

2001年,为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指导幼儿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试行)》)(见附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介),把幼儿园教育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明确地把幼儿园艺术领域的目标定为: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www.xing528.com)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从中可以看出,《纲要(试行)》既考虑到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又考虑到社会对未来人才的要求。同时也充分发掘了艺术特有的通过审美愉悦来健全完善儿童人格的审美教育价值,体现了“感受与创造并重”的终身艺术教育观。这种艺术教育观落实到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中,就形成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因此,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由社会性目的和个体发展目的两部分组成。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社会性目的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社会性目的随着时代和社会的需要而发生着变化。当前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社会性目的,除了激发儿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培养儿童的精神文明行为外,还在于通过美术教育能对整个社会文化环境产生一种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良好的社会性文化氛围,以影响和改变人类的生存环境。通过美术教育活动为儿童提供必要的准备:(1)在情感和思想上有资格介入人类心灵交流的系统。(2)传承、发展本民族文化,兼容多元文化,形成现代审美文化观念。(3)创造艺术化的社会物质环境。这样才能实现美术教育的社会性终极目的:造就一代有艺术修养的高素质的公民,并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现代社会中,能营造和谐美好的社会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消除现代文明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

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个体发展目的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个体性目的,是与其社会性目的辩证统一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个体性目的是由其社会性目的决定的,并受其制约;而社会性目的的实现只有落实到个体性目的之上才有意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儿童教育目的的一个组成部分,旨在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为顺利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做好准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又有其独特之处,它是与美术的特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独特的地方反映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与其他科目或领域的教育目的的差异性。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个体性目的包括创造、欣赏和评价视觉艺术三个方面。

(1)创造视觉艺术的目的

作为一种视觉语言,美术表现是儿童的基本要求。儿童有创作这种艺术作品的冲动,对美术活动有更多的自觉性、依恋性。通过创造视觉艺术,应让儿童:①延长使用和掌握美术材料的过程;②学习运用创造的方式使用美术材料;③有强烈的动机参与美术创造活动;④发展选择和运用材料的工作能力,以及通过视觉艺术组织和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

创造视觉艺术的目的既强调儿童的自我表现和自由创造,实现顺应儿童的天性,满足儿童不同需要的教育价值,又强调了运用和掌握从事美术活动所必需的技能技巧的重要性,让儿童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纳入旨在促进儿童最大限度发展的有序轨道

(2)欣赏视觉艺术的目的

人天生是爱美的,而教育能使人的审美水平达到新的境界,包括提高对视觉艺术的感性认识、扩大视觉艺术的视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善人格。通过欣赏视觉艺术,应让儿童:①认识和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视觉艺术工作;②理解和接受视觉艺术创造的不同目的和表现手法;③通过活动,熟悉视觉艺术的基本内容,如线、形状、颜色、质地、平衡等等;④培养在生活中追求能唤起良好视觉意象的事物的动机。

视觉欣赏艺术的目的同样具有尊重儿童爱美天性和培养儿童审美能力两个侧面。有人说,“从文字感觉这个意义上说,如果说欣赏是可以教的,这值得怀疑,……但是我们可以设置发展儿童欣赏能力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为儿童创造视觉艺术美的环境、对儿童的作品表示尊重和欣赏,以及用美术欣赏的思想方法影响儿童。

(3)评价视觉艺术的目的

儿童不仅需要学习创造和欣赏视觉艺术,而且需要学习评价视觉艺术,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美术创作。通过评价视觉艺术,应让儿童:①探索和初步理解人们创造美术作品的立场和角度;②命名和讨论视觉艺术的基本内容;③感悟美学原理,发展初步审美意识。

评价视觉艺术的目的虽然主要强调通过教学活动让儿童习得评价视觉艺术的能力,是儿童评价艺术的立场与标准日趋接近美学的基本原理和原则,但是这一目的的达到必须建立在尊重和理解儿童美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