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术的概念
美术是艺术的一个分支,也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画布、泥土、木料和金属等,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线条、形体、色彩等)所塑造的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正确理解这个概念,要把握以下四点:第一,美术活动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也就是说要进行美术活动,不仅需要运用人体的某些部分,如眼、手等,而且还需借助人体以外的物质材料,如绘画需要运用笔、纸、墨、颜料、布、绢等,雕塑需要运用泥、木、石、铜、刀等;第二,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空间”(平面或立体);第三,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线条、形体、结构和色彩;第四,感知美术形象要通过“视觉”,也就是说美术活动通过塑造一定的艺术形象来反映客观世界和社会生活,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官,引起人们的情感律动,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
(二)美术的特征
美术作为艺术的一个分支,在表现手法和审美方式上有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特征。
1.造型性
所谓造型性,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出欣赏者可以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如在绘画中是用线条、色彩在二度空间里塑造形象;书法是用笔墨、布白、结构来创造神采,呈现精神气韵;雕塑用泥土、木石等在三度空间创造出具有实在物质的艺术形象。当然,造型并不单单意味着形似,而是形神兼备,移形传神。例如罗中立的油画《父亲》,通过感人的外部形象,表现了丰富动人的内在情感(图1-1)。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描绘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天安门国庆典礼的盛况。画家在人物造型、构图、设色等场面的处理上,体现出一个泱泱大国的气魄和风度(图1-2)。
图1-1 罗中立《父亲》
图1-2 董希文《开国大典》
2.静态性(www.xing528.com)
所谓静态性,是指美术作品是以静态形式呈现表现对象的。如与舞蹈相比,舞蹈含有人体造型,但这个造型有运动变化,由一连串的动作塑造一个形象,各动作相继出现,人们在欣赏时,随着时间推移,一步一步地观看,最后形成完整的印象。而美术反映客观现实是在动与静的交叉点上,抓住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某一瞬间的形象,将他用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固定下来,不是过程。但是,这种静态不是单纯的静止,而是“寓动于静”的,是通过瞬间的形象化动为静、以静显动的。人们在欣赏时,根据经验联想和视觉运动来感觉其中运动变化。如东汉青铜器《马踏飞燕》(图1-3),就紧紧抓住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龙雀背上,小龙雀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的闪电般的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其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成为以静寓动、以瞬间现永恒的杰作。又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也是以静寓动的经典,画上的蒙娜丽莎呈现的笑容虽是微弱的,但可以从她的眉宇间看出内心的愉悦,一丝微笑似乎刚从她的脸上掠过。她那安详的仪态,表明她的微笑是平静的,不到引起情绪上的波动,这是一种古代妇女的矜持的美的表现。不少美术史家称它为“永恒的微笑”(图1-4)。
图1-3 东汉青铜器《马踏飞燕》
图1-4 达·芬奇《蒙娜丽莎》
3.表现性
美术作品虽然是造型艺术,但它更要表现形象的内在意蕴,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情感、意趣、观念等,因此表现性也是美术的主要特征。我国古典美学理论,讲究“画如其人”“书如其人”,讲究“传神写意”,追求“意境”;西方美术理论同样强调表现性,德国著名美学家黑格尔说:“艺术作品比起任何未经心灵渗透的自然产品要高一层。”法国雕刻大师罗丹更加明确地指出:“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因为性格就是外部真实表现于内在的真实,就是人的面目、姿势和动作以及天空的色调和地平线所表现的灵魂、感情和思想。”例如:荷兰画家凡·高的静物画《向日葵》,用变化丰富的黄色调突出欢快的调子,寄托着饱经人间苦难的画家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图1-5);齐白石画的虾,来自生活,却超越生活,大胆概括简化,下笔有神,栩栩如生。他曾说:“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要自己画出自己的面目。”(图1-6)
图1-5 凡·高《向日葵》
图1-6 齐白石《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