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小纪》,清周亮工撰。周亮工(1612—1672),字元亮,号栎园,又号缄斋,人称栎园先生。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明崇祯进士,任潍县知县,后授监察御史。降清后,任户部右侍郎等职,终于江南督粮道。知识广博,长于古文与词,著述甚多,除《闽小纪》外,尚有《赖古堂集》、《因树屋树影》等。
《闽小纪》书影
《闽小纪》即为作者清康熙年间任福建布政司时所作。全书共四卷,主要记述作者在闽期间所见物产民风、琐事遗闻。有关饮食的内容散见于各卷之中,在卷一中,记有龙虾、江旗柱、闽茶、海错、佛手柿、荔枝、燕窝、土笋等,卷二中记有蜜渍兰、海参、西施舌、闽酒等,卷三中记有番薯、长乐瓜荔、墨鱼、鰇鱼,龙虱等,卷四中记有鼓山茶等。每物名下简述性味、形状,有些还涉及食法。如记“燕窝”云:“燕窝菜竟不别是何物,漳海边已有之。盖海燕所筑,啣之飞渡海中,翮力倦则掷置海面,浮之若杯,身坐其中。久之,复啣以飞。多为海风吹泊山澳。海人得之以货,大奇大奇。右见《瓦釜漫记》。余在漳南询之海上人,皆云燕啣小鱼,粘之于石,久而成窝。据前言,则当名为燕舟;据海上人言,亦可名为燕室矣。有乌、白、红三色。乌色品最下,红色最难得。白色能愈痰疾,红色有益小儿痘疹。南人但呼曰燕窝,北人加以菜字。”在这条文字中,作者既写了燕窝形成的两种说法,又写了燕窝的品种、食疗作用与异称,具有相当珍贵的参考价值。[57]又如记“土笋”云:“涂苟(即土笋),予在闽,常食土笋冻,味甚鲜异。但闻生于海滨,形类蚯蚓,即沙巽也。谢在杭作泥笋,乐清人呼为沙蒜。”再如记“蜜渍兰”云:“人言兰花不可食,此为珍珠兰误耳。珍珠兰虽非断肠草,然食其根,亦能伤人。兰花则否。余常见建宁人家蜜渍兰花。冬月以之点茗,一花泛泛,鲜如初摘……或曰:兰必蜜后始可食。”这也是中国古籍中兰花入馔的较早记载。此外,该书还有对闽茶、闽酒、龙虾、西施舌、番薯等闽地特产的记载,如说龙虾“味如蟹螯中肉,鲜美逾常”,江旗之肉“美只在双柱”,土笋冻“味甚鲜异”,海参有“温补”之功,西施舌“以色胜香胜”等等,这些都对研究清初福建饮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www.xing528.com)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是书中载有番薯的传入情况:“番薯,万历年中得之外国。瘠土沙砾之地,皆可以种。初种于漳郡,渐及泉州,渐及莆(田),近则长乐、福清皆种之。盖度闽海而南,有吕宋国,……闽人多贾吕宋焉。其国有朱薯,被野连山而是,不待种植。……润泽可食,或煮,或磨为粉,……夷人虽蔓生不訾省,然吝而不与中国人。中国人撷取其蔓咫尺,挟小盒中以来,于是入闽十余年矣。借闽饥,得是而人足一岁。其种也,不与五谷争地,凡瘠卤沙冈,皆可以长。粪治之,则加大。天雨,根益奋满。即大旱,不粪治,亦不失径寸围。”这一记载对于研究番薯传入我国的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是书版本主要有:清康熙间赖古堂刊本(二卷本)、《龙威秘书》(第七集)本、《古今说部丛书》(第八集)本、《丛书集成初编》(史地类)本、《续修四库全书》本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