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续茶经》—中国饮食典籍史成果!

《续茶经》—中国饮食典籍史成果!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续茶经》书影《续茶经》,清陆廷灿著。回籍后,著书自娱以终,所著有《续茶经》、《艺菊志》、《南村随笔》等。全书凡七万余字,内分上、中、下三卷,目次与唐陆羽《茶经》相同。《续茶经》自问世以来,流传较广,其版本主要有两种:一是雍正十二年寿椿堂刊本,二是《四库全书》本。

《续茶经》—中国饮食典籍史成果!

《续茶经》书影

《续茶经》,清陆廷灿著。陆廷灿(171—1720),字扶照(《四库全书》作“秩昭”,疑误),一字幔亭,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少时勤习举业,好古博览,然屡试不第。初任松滋县(今属湖北)教谕,康熙五十六年(1717),被朝廷任命为福建崇安县令,期满后转候补主事,以养病家居,未赴任。回籍后,著书自娱以终,所著有《续茶经》、《艺菊志》、《南村随笔》等。[43]

《续茶经》一书,陆廷灿在福建崇安任上即着手编撰,十余年后的雍正十二年(1734)方告成书。关于该书编撰的缘起,他自己曾有过详细介绍。据其自言:“余性嗜茶,承乏崇安,适系武夷产茶之地。值制府满公,郑重进献,究悉源流,每以茶事下询,查阅诸书,于武夷之外,每多见闻,因思采集为《续茶经》之举。”[44]

《续茶经》一书,完全依照唐陆羽《茶经》的体例编成,是清代最有代表性的一部茶学著作。作者从历代数以百计的正史、野史方志小说、笔记、文集、丛书、类书以及茶叶专著等各种典籍文献中,多角度、多层面分门别类地摘录了自汉代以来除《茶经》以外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茶文化史料,使该书既博大精深,又条理分明,成为名副其实的《茶经》续篇。全书凡七万余字,内分上、中、下三卷,目次与唐陆羽《茶经》相同。卷上为茶之源、茶之具、之造,卷中为茶之器,卷下为茶之煮、茶之饮、茶之事、茶之出、茶之略、茶之图,共十目,分别与《茶经》各章相对应,但部分章节的内容与《茶经》略有差异。书中所收茶文化史料的内容,大致涉及下列方面:茶的起源与历史,茶树的种植特性;茶叶的种植方法与采制工艺,历史上的不同时代制茶工具;茶叶的烹饮方法与品茶技艺,宜茶水品的鉴别,历代茶具的变迁;各种茶事典故,茶人逸事;历史上著名的产茶区域和茶叶名品;历代茶叶诗文及选句,茶的专门著作和茶画名目等等。(www.xing528.com)

《续茶经》一书,体例较为完备,所辑史料的价值也较高,显示出的征引繁富、考证精详、颇切实用的特点一向为学界所重视,不少学者均给予了肯定和好评。《四库全书总目》对该书评价颇高:“自唐以来阅数百载凡产茶之地,制茶之法,业已历代不同,即烹煮器具,亦古今多异,故陆羽所述,其书虽古,而其法多不可行于今。廷灿一一订定补辑,颇切实用,而征引繁富。”“录而存之,亦足以资考订。”[45]特别是其中辑录了陆羽《顾渚山记》、裴汶《茶述》、周绛《补茶经》、乐思白《雪庵清史》、罗大经《建茶论》、桑庄《续茶谱》、范逵《龙焙美成茶录》、无名氏《瑞草总论》、邢士襄《茶说》、卜万祺《松寮茗政》、王草堂(王复礼)《茶说》、王梓《茶说》、吴从先《茗说》的部分佚文或片断,使这些稀见或已散佚的珍贵茶文献皆藉《续茶经》而得以辗转相传,成为目前极为珍贵的茶文化史料。这一切,对中国古代茶文化文献史料的保存与流传,对中国茶文化的传承与茶道精神的发扬光大,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当然,《续茶经》一书也存在着某些缺陷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虽然该书所选史料范围较广,内容较为丰富,大大超过了它所依据的唐陆羽《茶经》,但仍然存在着某些遗漏;二是作者书中存在着某些误记、误判。如《北苑别录》历史上仅有一种,为宋赵汝砺撰,作者在“九之略”中,误为三种,并分列三个不同作者;同在“九之略”中,钱椿年撰、顾元庆删校的《茶谱》一书三出,分别记作《十友谱茶谱》、顾元庆《茶谱》、钱友兰翁《茶谱》,这些都是较为明显的错误

《续茶经》自问世以来,流传较广,其版本主要有两种:一是雍正十二年(1734)寿椿堂刊本,二是《四库全书》本。从时间上来说,寿椿堂刊本在先,《四库全书》本在后。比对两种版本文字上的异同,可以基本上断定《四库全书》本所依据的实为寿椿堂刊本,因此,这两种版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渊源关系。[4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