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饮食典籍史:食宪鸿秘全解析

中国饮食典籍史:食宪鸿秘全解析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食宪鸿秘》传为清朱彝尊撰,又有王士祯撰之说。邵懿辰《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认为是书著者为朱彝尊,而日本篠田统、田中静一编《中国食经丛书下卷目录》著录著者为王士祯。[2]除重视菜点的记载和编排之外,《食宪鸿秘》还很重视饮食养生。《食宪鸿秘》在雍正年间即有刻本问世,常见的版本有中国商业出版社1985 年《中国烹饪古籍丛刊》本和日本学者篠田统、田中静一编《中国食经丛书》本。

中国饮食典籍史:食宪鸿秘全解析

《食宪鸿秘》传为清朱彝尊撰,又有王士祯撰之说。邵懿辰《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认为是书著者为朱彝尊,而日本篠田统、田中静一编《中国食经丛书下卷目录》著录著者为王士祯。但目前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此书为清代朱彝尊所撰。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清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曾参加纂修《明史》,体例多从其议。擅长诗词古文,为清代著名文学家,浙西词派创始者。诗与王士祯齐名,并称“朱王”,又称“南朱北王”。著述甚多,有《曝书亭集》(八十卷)、《日下旧闻》(四十二卷)、《经义考》(三百卷)等。

《食宪鸿秘》封面

《食宪鸿秘》写于康熙年间,全书共两卷,上卷分“食宪总论”、“饮食宜忌”、“饮之属”、“饭之属”、“粉之属”、“煮粥”、“饵之属”、“馅料”、“酱之酱”、“蔬之属”,下卷分“餐芳谱”、“果之属”、“鱼之属”、“蟹”、“禽之属”、“卵之属”、“肉之属”、“香之属”、“种植”以及附录《汪拂云抄本》等。该书除“食宪总论”、“饮食宜忌”外,共收录400 多种调料、饮料、果品、花卉、菜肴、面点的制法,以浙江地区为主,兼及北京及其他地区。

在“酱之属”中,记有豆豉、水豆豉、酒豆豉、香豆豉、熟茄豉、燥豆豉、松豆、豆腐、建腐乳、薰豆腐、凤凰脑子、糟乳腐、冻豆腐、腐干、酱油腐干、豆腐脯等诸多豆制品的加工制作技术。其中,不少品种极具特色,如“松豆”(陈眉公方):“大白圆豆,五日起,七夕止,日晒夜露(雨则收过)毕,用太湖沙或海沙入锅炒(先入沙炒热,次入豆),香油熬之。用筛筛去沙,豆松无比,大如龙眼核。或加油盐或砂仁酱或糖卤拌俱可。”又如“凤凰脑子”:“每腐一斤,用盐三两,腌七日一翻,再腌七日,晒干。将酒酿连糟捏碎,一层糟,一层腐,入坛内。越久越好。每二斗米酒酿,糟腐二十斤。腐须定做极干,盐卤沥者。……酒酿用一半糯米,一半粳米,则耐久不酸。”

在“蔬之属”中,记有南北方人民腌制白菜、姜醋白菜、醋菜、酱芥的加工技术,甚为翔实。如“腌制白菜”:“冬菜百斤,用盐四斤,不甚咸。可放到来春。由其天气寒冷,常年用盐,多至七八斤亦不甚咸。朝天宫冉道士菜一斤,止用盐四钱。”“南方盐齑菜,每百斤亦止用盐四斤。可到来春。取起,河水洗过,晒半干。入锅烧熟,再晒干。切碎,上笼蒸透。再晒,即为梅菜。”“姜醋白菜”:“嫩白菜,去边叶,洗净,晒干。止取头刀、二刀,盐腌,入罐。淡醋、香油煎滚,一层菜,一层姜丝,泼一层油醋。封好。”“醋菜”:“黄芽菜,去叶,晒软。摊开菜心,更晒内外俱软。用炒盐叠一二日,晾干,入坛。一层菜,一层茴香、椒末,按实。用醋灌满。三四十日可用(醋亦不必甚酽者)。各菜俱可做。”“酱芥”:“拣好芥菜,择去败叶,洗净,将绳挂背阴处。用手频揉,揉二日后软熟。剥去边菜,止用心。切寸半许。熬油入锅,加醋及酒并少水烧滚,入菜。一焯过,趁热入盆。用椒末、酱油浇拌,急入坛,灌以原汁。用凉水一盆,浸及坛腹。勿封口。二日方扎口收用。”

在该书卷下“肉之属”中,首次记载有“金华火腿”的制作方法:“每腿一斤,用炒盐一两(或八钱),草鞋搥软,套手,止擦皮上,凡三五次,软如绵,看里面精肉盐水透出如珠为度。则用椒末揉之,入缸,加竹栅,压以石。旬日后,次第翻三五次,取出,用稻草灰层叠叠之。候干,挂厨近烟处,松柴烟薰之,故佳。”而检验真假金华火腿的方法为:“用银簪透入内,取出,簪头有香气者真。”书中还记有“金华火腿”的近十种食法,如“煮火腿”、“东坡火腿”、“熟火腿”、“辣拌法”、“糟火腿”等,较有参考价值。与火腿相类似的肉脯,在“肉之属”中也有记载。如“千里脯”条称:“牛、羊、猪、鹿等同法。去脂膜净,止用极精肉。米泔浸洗极净,拭干。每斤用醇酒二盏,醋比酒十分之三。好酱油一盏,茴香、椒末各一钱,拌一宿。文武火煮干,取起。炭火慢炙,或用晒。堪久。尝之味淡,再涂以酱油炙之。或不用酱油,止用飞盐四五钱。然终不及酱油为妙。并不用香油。”其他品种,如浙江的笋馔、水产品制作肴馔特色也颇显著,至于北方乳制品、面点等特色也很明显。(www.xing528.com)

金华火腿

是书所载菜点,制法较为简明,普及性强。如“鱼饼”、“鲫鱼羹”、“鸭羹”、“鸡松”、“熊掌”、“素肉丸”等,均易学易制。如“蟹丸”条云:“将竹截断,长寸许。剥蟹肉,和以姜末、蛋青,入竹,蒸熟。取出,同汤放下。”又如“素鳖”条云:“以面筋拆碎,代鳖肉,以珠栗煮熟,代鳖蛋,以墨水调真粉,代鳖裙,以元荽代葱、蒜,烧炒用。”再如“素肉丸”条云:“面筋、香蕈、酱瓜、姜切末,和以砂仁,卷入腐皮,切小段。白面调和,逐块涂搽,入滚油内,令黄色取用。”这些菜,即使用今天的观点看,也不失为佳肴。[2]

除重视菜点的记载和编排之外,《食宪鸿秘》还很重视饮食养生。该书“食宪总论”“饮食宜忌”部分称:“五味淡泊,令人神爽气清少病。务须洁。……饮食不可过多,不可太速。……软蒸饭,烂煮肉,少饮酒,独自宿,独养生秘诀也。……饮食不可冷,不可过热。”“饮食之人有三”:“一铺餟之人”、“一滋味之人”、“一养生之人”。显然,作者非常注意饮食养生,这些观点在现在看来仍然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是书流传后,对后世影响很大。一方面,其所记品种,不少为后人撰著饮食文献所抄录或摘引。如袁枚《随园食单》、顾仲《养小录》等的叙述文字,多抄自此书。另一方面,是书所载的不少菜点至今仍在流传,如“卷煎”、“提清汁法”、“炒腰子”、“光烧饼”等依然广为流传。

《食宪鸿秘》在雍正年间即有刻本问世,常见的版本有中国商业出版社1985 年《中国烹饪古籍丛刊》本和日本学者篠田统、田中静一编《中国食经丛书》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