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帝内经》-中国饮食典籍史

《黄帝内经》-中国饮食典籍史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存《内经》以其原著托名为黄帝所作,故名曰《黄帝内经》。但《素问》原本早在西晋时期已散佚不全,现存通行的《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本,是唐代王冰收集整理,重新编次,并经北宋林亿等校正而流传至今的。综观《内经》全部原文,涉及饮食养生内容的共有十余篇。但是,《内经》又认为,偏嗜五味会危害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发生。如《内经》视“精”、“气

《黄帝内经》-中国饮食典籍史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它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及秦汉时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反映了医食同源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为祖国医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内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医学家认识不一,一般认为当在战国时期,但也有认为是西汉时期的医著,大约成编于战国、秦、汉之间。因在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显著发展,诸子百家蜂起,学术思想日趋活跃,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的确立,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当然也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内经》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诞生的一部医学著作。如书中的阴阳、五行、精气学说,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哲学思想的渗透。此后,又经过秦汉时期的增补,直到唐代王冰注《素问》时还补入了7 篇大论。所以说,《内经》一书决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是战国、秦汉时期许多医家的共同创作。

《黄帝內经》书影

《内经》一书的命名,是相对《外经》而来的,但《外经》早已失传,其内容也无可考证。现存《内经》以其原著托名为黄帝所作,故名曰《黄帝内经》。全书包括《素问》和《灵柩》两部分,每部各为九卷八十一篇,共计一百六十二篇。但《素问》原本早在西晋时期已散佚不全,现存通行的《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本,是唐代王冰收集整理,重新编次,并经北宋林亿等校正而流传至今的。《灵柩》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亡佚不传,现存通行的《灵柩经》是南宋史崧校正家传旧本刊印流传下来。

《内经》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包括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脏腑经络饮食养生等诸方面,对人与自然、生理与病理以及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问题作了全面而又系统的阐述。《内经》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前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上,将人的生命置于自然界中加以考察,在研讨天、地、人相互关系的过程里,创造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气、神等各种医学模式,以演示其运动变化的规律,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养生学理论体系,为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里,我们着重介绍《内经》中的饮食养生思想。

《内经》继承、发展了前人有关饮食养生的理论,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饮食养生学说,从而使饮食养生学成为中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综观《内经》全部原文,涉及饮食养生内容的共有十余篇。《内经》中所阐述的饮食养生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阴阳平衡,谨和五味。因为饮食是直接为人体提供营养,为五脏补充精气的物质基础。《素问·五脏别论》:“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因此,饮食所伤先及脾胃,为内伤病因。由于食物具有不同的性味,有不同的作用和效力,对五脏的作用也不一样,所以《内经》说饮食伤脏就是这个意思。

《内经》在饮食调养与饮食病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要谨和五味,即饮食病因的具体表现还在于五味的过度或不足。《素问·生气天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苦,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甘,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这里所阐述的饮食观点是以阴阳平衡为纲,以摄生保健为目的来阐述五味对人体健康的利弊得失,并特别指出饮食滋味忌偏嗜。

《内经》中经常谈到五味,其所指的“五味”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者包括一切食物,即各类型的食物及其不同的营养成分,也可谓之“食性”;狭义者则专指食物中可以用味觉器官品尝出来的酸、甘(甜)、辛(辣)、苦、咸等感觉,即所谓味感。(www.xing528.com)

《内经》特别强调饮食对生命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人体必要的营养物质来源于饮食五味,如《内经》中有“五味入口,以养五气”之说。但是,《内经》又认为,偏嗜五味会危害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发生。偏嗜五味对于疾病发生的关系,《内经》也做了详细的论述,均说明偏嗜滋味对健康的危害。根据这些分析,可以看出,饮食长期偏嗜滋味可引起阴阳失衡,脏气因此偏盛偏衰。而只有“谨和五味”,使饮食滋味不要太偏、太过,这样才能保障健康,延年益寿。

第二食物要合理搭配。五味需要调和,而且还要科学搭配,形成合理的结构。《素问·脏气法时论》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这里指出了五味如何配五脏,列举了各种食物以其所宜可补养五脏,这是我国较早的食疗记载。由于食物的味道各有不同,对脏腑的作用也不同,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指出:“五味入胃,各有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长也。”这说明了五种味道的食物,不仅是人类饮食的重要调味品,可以促进饮食,帮助消化,而且还具有不可忽视的医疗作用。

《素问·脏气法时论》还提出了影响我国几千年的膳食结构原则,即“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一原则的提出,说明我国古代就对完整合理的膳食有了明白无误的认识。这个原则的特点是以米、麦、豆类为主食,各种肉类、蔬菜作为副食,同时补充一些水果瓜类食品。这是一个低热量、低动物性脂肪食物,多蔬果,以植物淀粉为主的饮食结构。它符合低脂肪、低盐、高钾、高纤维、天然野生和营养成分均衡的特点,是人体营养需要的基本模式。

现代人片面追求饮食的色、香、味、精制和口感胜于营养,偏食、滥食或暴食现象普遍存在,摄盐、粮和脂肪偏高,从而导致了许多“文明病”。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都纷纷重新修订、改变自己的饮食结构和习惯。最近,中国营养学会向我国人民推荐的膳食合理构成指标,就是对《内经》所说的膳食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第三是饮食有节,适中有度。《内经》养生学说认为,无论是调神还是养形都必须要“适中”、“有度”,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活节律。任何太过和不及的事物和方法,都可能破坏人体平衡,导致疾病发生,影响人的寿命。如《内经》视“精”、“气”、“神”为人身三大宝。其中,“精”更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人的生长、发育、衰老以及死亡,无比缘于肾中精气的盛衰。因此《内经》把保养肾精作为“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根本措施,把“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作为早衰的主要原因。

饮食有节也是《内经》对养生的基本要求之一。因为过饥过饱、过寒过热以及膳饮无时,都会损伤脾胃功能,影响食物的受纳运化。而饮食五味,各有所通,分别滋养不同的脏腑,故过于偏食会引起肾气偏盛、偏衰的病理变化。

《黄帝内经》全面系统地总结了秦汉以前医学发展的成就,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下,结合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开创了中医饮食养生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它标志着中国饮食养生学由单纯积累经验的阶段,已发展到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为饮食养生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