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释名》-中国饮食典籍史

《释名》-中国饮食典籍史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释名》,东汉末年刘熙作,是书是我国早期著名的训诂著作。《释名》第四卷有《释饮食》一章,专门阐释饮食方面的名词,这对于研究汉代饮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实际上,《释名》在具体释字时往往要多于这一数字。胡饼《释名》出现后长期无人整理,到明代,郎奎金将它与《尔雅》、《小尔雅》、《广雅》、《埤雅》合刻,称《五雅全书》。因其他四书皆以“雅”名,于是改《释名》为《逸雅》。

《释名》-中国饮食典籍史

《释名》,东汉末年刘熙作,是书是我国早期著名的训诂著作。刘熙,字成国,北海(今山东寿光高密一带)人,生活年代当在桓帝、灵帝之世,曾师从著名经学家郑玄,献帝建安中曾避乱至交州,《后汉书》无传,事迹不详。

《释名》书影

《释名》全书共八卷,二十七篇,用声训的方法来探求事物命名的由来,它与同时代的《尔雅》、《说文解字》和《方言》并驾齐驱,成为汉代四部训诂学名著。清人毕沅在《释名疏证序》中说:“其书参校方俗,考合古今,晰名物之殊,辨典礼之异,洵为《尔雅》、《说文》以后不可少之书。”这一评价是很中肯的。

《释名》第四卷有《释饮食》一章,专门阐释饮食方面的名词,这对于研究汉代饮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给饮食类词语分类及命名时,《释名》既从食物的形状、颜色、味道和功用等方面来命名和作解释,又从食物的制作、贮藏、烹饪、保鲜等方面来分类和训释。同时,还从对人类饮食动作的描述,透露出汉代人丰富的饮食保健法;从对借用外来饮食名称的解释,可以看到当时与外国和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交流已非常广泛。

《释饮食》一章共释饮食名词78 个,其中描述饮食动作的名词共10 条,米、麦、面制品的名称及制作方法共16 条,调味品的名称及制作方法共6 条,肉食品的名称及其制作、烹饪和贮藏方法共21 条,饮料的名称及其加工法共12 条,水果蔬菜类食品的名称及其加工、保鲜方法共7 条,水产类食品的名称及其制作、保鲜方法共3 条,借用少数民族和外国食品的名称共3 条。实际上,《释名》在具体释字时往往要多于这一数字。如“饼”条下兼释“蒸饼”、“汤饼”、“蝎饼”、“髓饼”、“金饼”、“索饼”诸词,“鸡纤”条兼及“兔纤”,“韩羊”条兼及“韩兔”、“韩鸡”等,“含”条下兼释“含”、“衔”二词。该篇对饮食名词的解释,具有相当的价值。如注“胡饼”曰:“作之大漫沍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蒸饼、汤饼、蝎饼、髓饼、金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注“鲊”曰:“滓也。以盐米酿之如菹,熟而食之也。”注“鸡纤”曰:“细擗其腊,令纤然,后渍以酢也。兔纤亦如之。”诸如此类。这些大体包括了当时饮食生活的主要方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饮食生活的面貌。食物品种已较为丰富,主食有饼、糁、饵、糍、糜、粥、寒粥、干饭、糇等十余种,而仅饼一项就有六种之多。饮料中仅酒一项就有醴酒、事酒、苦酒等九种。从食俗来看,当时人们多食腌制食品,可与《四民月令》互相印证。其记载“韩羊”、“韩兔”、“韩鸡”这类菜肴,“本法出韩国所为也”,反映了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情况,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由于本节是辨析语源字义,所以有助于我们了解各种饮食名词的来源及其含义,例如“糜,煮米使糜烂也”,“粥,浊于糜,粥粥然也”。这样我们不仅知道“糜”和“粥”的含义,而且知道这两种东西的区别。我们都可以从中了解许多饮食名词的含义和性状。不过其在推名究物时难免有牵强附会的地方,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www.xing528.com)

胡饼

《释名》出现后长期无人整理,到明代,郎奎金将它与《尔雅》、《小尔雅》、《广雅》、《埤雅》合刻,称《五雅全书》。因其他四书皆以“雅”名,于是改《释名》为《逸雅》。《释名》的明刻本缺误较多,清人对它进行补证疏解,其中最重要的著作是毕沅的《释名疏证》、王先谦的《释名疏证补》,后者为清人研究整理《释名》的集大成之作。

这一时期,还有一些语言学著作对饮食名词进行了注解,对我们研究当时的饮食文化具有重要参考作用,如西汉扬雄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在《糕杂释》、《饼杂释》等篇里注释了不少饮食名词。对于“糕”,他注释云:“饵谓之糕,或谓之粢,或谓之,或謂之,或谓之。”对于“饼”,他注释云:“饼谓之饦,或谓之侥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糕、饼的其他方言名称。如此之类,还有不少,这不仅对阅读这一时期的古籍文献有着重要帮助,更有利于研究这一时期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状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