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古阁刻本《说文解字》书影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全书计十四篇,每篇分上、下两部分。全书收字9353 个,重文1163 个。《说文》按照形体部首的不同,分作540 部,将9353 个字分别纳入540 个部首中,使纷纭繁杂的汉字,第一次从形体结构角度归纳出系统来,从而开创了以汉字形体结构编排字典、辞书的先例。它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分析文字的理论,是我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故清末著名学者孙诒让称:《说文解字》为“字书鼻祖”。清代王鸣盛称:《说文解字》“为天下第一种书。遍读天下书,不读《说文》,犹不读也。但能通《说文》,余书皆未读,不可谓非能通儒也”。
作为我国现存最古老而成系统的字书,《说文解字》中贮存着丰富的古代饮食文化信息。从其中食部、米部、艸部、羊部、鱼部、肉部、火部、酉部、卤部等相关部首的字群里,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饮食民俗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
食品类的字主要集中在“米”部和“食”部。从“米”部的字主要是指粮食作物的果实。《说文解字》:“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凡米之属皆从米。”从米旁的字很多,如“粮”、“粥”、“糜”、“糉”等。“糉”即“粽”,这是历史上关于粽子的最早记载。
有些食品,也从“食”部。《说文解字》:“食,一米也,从皀,亼声。或说亼皀也,凡食之属皆从食。”这类字主要有“饭”、“饼”等。
蔬菜类的字,主要集中在“艸”部。《说文解字》:“艸,百芔,从二专,凡艸之属,皆从艸。”如“蔬”、“葵”、“芹”等皆如此。当然,这类蔬菜还有很多。(www.xing528.com)
肉类主要有兽类、禽类、水产类。兽类食物主要有牛、羊、犬等,最隆重的祭祀三牲俱全,叫做“太牢”;只用羊、豕,不用牛,叫做“少牢”。汉字很多与膳食有关的字都从“羊”部。禽类食物主要从“鸟”部,多为家禽,其中比较熟悉的有鸡、鸭、鹅等。水产类食物的古汉字主要从“鱼”部、“虫”部。《说文解字》中解释“鱼”为:“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凡鱼之属皆从鱼。”如“鯹”(腥)、“鱢”(臊)、“鱻”(鲜)等字,都从“鱼”部。“腥”、“臊”的现代写法都从“肉”,“鲜”字写作“鱻”,后来才改写从“鱼”从“羊”。其他与肉类有关的食物,如《说文》:“羹,五味盉羹也。”《说文·酉部》云:“醢,肉酱也。”
酒类用字在《说文解字》里也有很多,《说文》专门立了一个“酉”部来收集与酒有关的字,“酉”与“酒”实为一字。《说文解字》云:“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从水从酉,酉亦声,一曰造也,吉凶所造起也,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杜康作秫酒。”“酉”部共收67 个字,这些字反映更多的是酒的种类和酿造方法,如“酒”、“醴”、“酏”、“酢”、“酝”、“酿”等。
关于烹饪的方法,《说文解字》中也透露出较为丰富的信息。烹饪起源于远古森林大火的启示,洪荒时代,森林大火之后,不少野兽被烧死烤熟了,原始人拿来吃,觉得味道很好,于是便学会了吃熟食。如“燹”字,金文像手持树枝挑着两头猪在火上烘烤,是原始的用火方法。《说文·火部》云:“燹,火也。”突出了火对熟食的作用。如“炙”,《说文·火部》:“炙,炮肉也。从肉,在火上。”“脍,细切肉也。”
总之,许慎的《说文解字》尽管是对字的收录和解释,但包涵着非常丰富的饮食文化信息,反映了那个时代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时代特征。
《说文解字》版本很多,今存宋初徐铉校定本,常用的是中华书局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