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丰富详尽,保存大量珍贵的饮食史料

丰富详尽,保存大量珍贵的饮食史料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撰。记载饮食内容如此丰富、详尽,在汉唐饮食学著作中是空前的,可以说《齐民要术》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农书,而且是一部重要的饮食学著作。《齐民要术》第七、八、九卷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保存了大量珍贵的饮食史料。《齐民要术》第八、九两卷共引用了三十多条《食经》中的资料。至于《齐民要术》中所记的菜肴,不仅数量多,而且品类齐全,花式繁多。

丰富详尽,保存大量珍贵的饮食史料

《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撰。贾思勰,益都(今山东寿光)人,曾做过高阳(今山东临淄西北)太守,到过今天的河南、河北、山西等地。他博学广识,尤重农业,常访问老农,熟悉农谚及古农书,也有若干农业实践经验,得以写成《齐民要术》,成为著名的古农学家。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一部农书,素有“农业百科全书”之称。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曾评价《齐民要术》是一部不朽的农学巨著,认为:在北朝“真正独创的文化遗产,要推郦道元的《水经注》和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这两部巨大著作,规模宏大,切合实用,足以压倒南北两朝的一切著作”。[9]

是书大约写成于公元六世纪,全书共十卷,九十二篇,近11 万字。著者写作时“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全书约计选录公元六世纪前的《诗经》、《礼记》及《四民月令》、《风土记》、《杂五行书》、《尔雅》、《食经》、《食次》等一百多种古籍中的相关部分,从而保存有不少已佚食书及农书的原文。正因为该书采捃广泛,又验之行事,故而内容丰富多彩,用贾思勰自己的话来说“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综览全书,第一卷至第六卷记述了粮食、油料、纤维、染料、蔬果、桑柘等的栽培技术和禽畜、鱼类的养殖;第七、八、九卷则多为饮食方面的内容,分别记载了食物的加工、烹饪,包括酿造、腌藏、果品加工、烹饪、饼饵、饮浆、制糖等。记载饮食内容如此丰富、详尽,在汉唐饮食学著作中是空前的,可以说《齐民要术》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农书,而且是一部重要的饮食学著作。

清刻本《齐民要术》封面

然长期以来,我国的农学家们虽对《齐民要术》做了大量的整理、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第七、八、九卷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认真地研究一下《齐民要术》第八、九卷,对了解我国烹饪发展史,以及在肴馔上努力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都是非常必要的。

《齐民要术》第七、八、九卷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保存了大量珍贵的饮食史料。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时曾“采捃经传”,征引了大量书籍,其中尤为值得重视的是对《食经》、《食次》两书的征引。隋朝以前,以“食经”字样命名的书籍,仅据《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记载,就有诸葛颖的《淮南王食经》、崔浩的《食经》、卢仁宗的《食经》、竺暄的《食经》、赵武的《四时御食经》等多部。《齐民要术》第八、九两卷共引用了三十多条《食经》中的资料。然由于这些书均已亡佚,加之《齐民要术》引用时未说明《食经》为何人所撰,所以《齐民要术》中所提到的《食经》到底是哪一部就较难考证了,但大致不会超出以上五部书的范围。《食次》一书,有学者认为是指《隋书·经籍志》中所说的梁的《食馔次第法》。不过,《食馔次第法》也早已失传。《齐民要术》第七、八、九三卷中引用《食次》中的殌(枣糕)、□粲(类似油炸糯米粉丝)、白茧糖(类江米条)、熊蒸(蒸熊)的制法等十五条资料。这些资料的征引,不仅为辑佚早已散亡的“食经”诸书和《食次》提供了线索,也为人们进一步研究南北朝及其前代的饮食情况提供了重要资料。

卷九《作酱法》

《齐民要术》第七、八、九三卷的另一个特点是涉及的饮食内容多种多样,所收录的肴馔丰富多彩。大致分来,《齐民要术》有关饮食方面的记载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

其一,有关曲糵的制作和各种酒类的加工酿造。从第六十四章至六十八章,详细介绍了十一种曲的做法和用秫、黍、糯、粳、粱、粟、稻、秫等为原料的三十几种酒的制作方法,以及一些药酒的炮制方法,集当时酿酒技术之大成。它阐述了制曲酿酒的发酵过程,曲的微生物培养和酒的发酵现象、条件、原料及产品关系的内在规律。(www.xing528.com)

其二,有关盐酱酢豉和脯腊的加工制作、蔬菜的烹饪和腌藏制作方法。从第六十九至七十五章,记载了盐酱酢豉和脯腊的加工制作,详尽地介绍了各种酱、醋、豉、菹、酪等微生物发酵食品的加工制作方法。从第八十七至八十八章,记载了蔬菜的烹饪以及各种腌菜、酱菜、酸菜的种类和制作方法。

其三,有关肉类和鱼类的烹饪方法。从第七十六至八十一章,记载了各种肉类和鱼类的烹饪方法。各种肉制品甚多,但以牛羊猪肉为多,驴马犬肉为次;鱼类以鲤鱼等淡水鱼为多,鳖类为少;禽肉以鹅鸭为多,鸡肉为次。烹饪方法也非常丰富,以肉食烹饪为例,即有“羹臛法”、“蒸缹法”、“炙法”、“煎法”、“消法”等多种方法。

其四,有关粮食产品的加工炊煮方法。这方面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从第八十二至八十六章以及八十九章,主要包括饼法、粽殌法、飧饭、醴酪、饧唛等,显示了当时粮谷食物的丰富多彩。仅饼就有白饼、烧饼、髓饼、膏环等十五个品种。实际上,有关粮食食物的记载,在很多篇章中都有涉及,品种非常丰富,仅粟一项就有八十六个品种。此外,蔬菜也有三十多个品种。

由以上所列可看出,《齐民要术》中有关饮食文化的记载是非常丰富的,故而其在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产生了巨大影响。

首先,所记饮食品种齐全,花式繁多,制作方法多样,在饮食史(尤其是魏晋南北朝饮食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综合《齐民要术》三卷中有关饮食的记载,提到的主要烹饪方法不下三十种。如酱(肉酱鱼酱)、菹(泡菜)、齑(切细的菜)、鲊(腌鱼、腌肉)、羹(肉汁或红烧肉)、汤、臛(炖肉)、蒸、缹(炰)、瀹(煮)、炒、炙(烤)、惌(曲肉)、奥(过油肉)、糟(酒糟肉)、苞(风肉)、煎、蜜(蜜姜)、拌炸、醉、烧、冻等。实际上,在具体菜肴的制作中,有时需要几种方法交替使用。如“蒸熊法”,要将熊先“煮”成三四成熟,然后加调料放在甑中“蒸熟”;如“酸豚法”,需将酱乳猪的肉片先“过油”,再放水“烂煮”,再加多种调料配制。至于《齐民要术》中所记的菜肴,不仅数量多,而且品类齐全,花式繁多。有荤菜,有素菜,有荤素相合的菜,还有面点、饭粥、茶食等。其中荤菜数量最多,品种达一百种以上。比如“蒸缹法第七十七”篇中,就记载了《食经》中蒸熊、蒸豚、裹蒸生鱼等十三种菜肴的制法;又如“炙法第八十”篇中,记载了炙豚法(烤乳猪)、腩炙法(烤鸭块)、灌肠法(烤香肠)、炙蛎(烤蛤蛎)等二十二款菜肴的制法。素菜品种也不少,数量也达数十种之多,书内专列“素食第八十七”的专题篇目,分别记述瓠羹、膏煎紫菜、缹菌等十一种素菜的烹调方法。面点的花样也很多,在“饼法第八十二”篇中,共记有作白饼、烧饼、髓饼、膏环、细环饼、截饼、水引、馎饦等十一种面点的制法。总之,《齐民要术》中记载肴馔种类之繁多、工艺之详尽为此前其他饮食学著作所不见。

其次,《齐民要术》开创了菜谱编写的新体例,为后代所效仿。《齐民要术》菜谱的编写以“法”为纲,肉食烹饪方面即有“羹臛法”、“蒸缹法”、“炙法”、“煎法”、“消法”等多种,每种“法”下面又有各种不同的、具体的操作步骤。这种编写方法为后世所仿效,成为后世的楷模。比如元明之际《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的饮馔部分、明初韩奕的《易牙遗意》、明高濂的《饮馔服食笺》等都沿用了《齐民要术》按烹饪方法、肴馔类别分类的编法。清代著名的大型菜谱《调鼎集》更是以《齐民要术》为赶超对象,其序言中说,《调鼎集》“取物之多,用物之宏,视《齐民要术》所载物品、饮食之法尤为详备”,由此可见《齐民要术》的深远影响。

《齐民要术》一方面征引了六世纪之前的大量饮食典籍,保留了不少珍贵的饮食文献资料;另一方面又对北魏时期饮食实践进行总结,为后世饮食烹饪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可以说,《齐民要术》实际上是六世纪以前中国古代饮食学的集大成,它奠定了后世饮食学的基础和写作模式,不愧是中国饮食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

《齐民要术》版本很多,现存多家丛书均有收录,今人校释本也不少。常见的主要有:《秘册汇函》本、《津逮秘书》本、《四库全书》(子部农家类)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子部)本、《学津讨原》(第十集)、《子书百家》(农家类)、《百子全书》(农家类)、《四部丛刊》(子部)、《丛书集成初编》(应用科学类)、《四部备要》(子部农家类)、《万有文库》(第一集第591 种)、中华书局铅印本(1956 年)、《齐民要术今释》石声汉校译本(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年)、《齐民要术校释》缪启愉校释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年)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