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混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孟子》书影(www.xing528.com)
《孟子》中直接论述饮食烹饪的文字并不多。但是,散见于各篇的文字也有一些。其中,最著名的是《告子章句上》中的一段话:“口之于味,有同嗜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嗜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嗜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孟子的意思是说:口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易牙很早就得到这一嗜好。如果口对于味道,人人不同,而且像狗马和我们人类本质上的不相同一样,那么,凭什么天下的人都追随着易牙的口味呢?一讲到口味,天下都期望做到像易牙那样,这说明天下人的味觉大体相同。《孟子》把视觉、听觉、味觉并列,指出三者均有美的要求,这是相当独到的见解。
《孟子》中还记述了一件事,孔子的弟子曾晳喜欢吃羊枣,因而曾参就不忍吃羊枣,公孙丑就向孟子问道:“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21]孟子认为:炒肉末是大家都喜欢吃的,羊枣只是个别人喜欢吃。犹如父母之名应该避讳,姓却不避讳,因为姓是大家相同的,名却是他独自一个人的。孟子的话道出了味觉的真谛,这就是人们对适口的食物,其感觉是差不多的。这说明中国先民在重视饮食的前提下,十分重视食物的适口,以适口为美,认为凡馔食之适口者皆为上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