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孔子像
《论语》大约最后编定于战国初年,其编纂体例并不严格,一般来说一条即一章,集章成篇。每篇各章内没有共同的主题,大致以类相从,从首章首句中取两字作为整篇的标题。《论语》不仅记录了孔子的思想,也记录了孔子日常饮食等生活琐事。两千多年后,捧读《论语》仍能看到一个鲜活的文化巨人的形象。
《论语》书影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社会的饮食观念,往往熔铸于“三礼”等礼书和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之中,特别是儒家思想之中,所以,有人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饮食思想与观念也可以说是古代中国饮食文化的核心,它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儒家所追求的平和的社会秩序,也毫不含糊地体现在饮食生活中,这也就是他们所倡导的礼乐的重要内涵所在。”[14]由此可见,儒家的饮食思想对指导和规范中国古代饮食礼俗也曾起过重要的作用。
孔子对饮食十分重视,他认为,一个国家人民的饮食比一个国家的军队还要重要,《论语·颜渊》记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是古代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的这些关于重视饮食的思想,在中国饮食文化思想史上也起着奠基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比前代进步,人们对于如何科学卫生地饮食也更为注重,认识到凡是食物变了味、变了色以后,都是不宜吃的,吃了就容易生病。所以孔子说:“食探而媭,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15](www.xing528.com)
孔子认为粮食霉烂发臭,鱼和肉腐烂变质,食物颜色难看,气味难闻,或是烹饪不当,即过熟或不熟,都不能吃。这并不只是孔子的个人看法,而是代表了我们祖先早就形成的讲究饮食卫生的优良传统。而且,孔子所说的一些变质变味的食物不能吃,是具有一定科学根据的,是中国古代人民科学饮食的经验总结。
孔子还提倡“食不言”,[16]认为吃饭时不要说话,话说得过多,不但会影响消化功能,还有可能使食物进入气管,影响进食。孔子还说过:“不撤姜食,不多食。”[17]认为菜肴中的姜,人们用来调味,但吃时不要扔掉它。因为姜不仅可以解肉中的腥味,而且能促进消化,于老年人更为有益,但也不应该多吃。
孔子还提出了少吃酒肉、节俭饮食的主张,《论语》上记载孔子平日的生活说:“肉虽多,不使胜食气。”[18]又说:“不为酒困。”[19]宋代朱熹的《论语集注》释为:“食以谷为主,故不以肉胜食气。”就是告诫人们不要使吃肉的量超过吃饭的量。孔子自己平日所追求的也是一种简朴的生活,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20]
孔子的饮食生活还以先贤为榜样,将腌菜当作美味来吃,孔子听说周文王爱吃菖蒲菹(用菖蒲腌制的咸酸菜),也效法之,但其味难食,孔子就皱着眉头吃,三年以后才习惯菖蒲菹的怪味,所以《吕氏春秋·遇合》云:“文王嗜菖蒲菹,孔子闻而服之,缩孫而食之三年。”
由此可见,孔子的饮食生活是十分科学的,他既注重饮食的礼仪,又讲究饮食的卫生与节俭,所以孔子的饮食理论同他的政治主张一样著名,他把礼教思想与饮食实践融汇一体,其中许多教条法则直到今天还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儒家倡导的礼乐制度下所形成的饮食观,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特别大,这种饮食观既注重饮食的礼仪,又注重饮食的和谐,还注重饮食的卫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