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来,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全社会慈善救助意识不断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公益慈善捐助额屡创新高,慈善机构管理趋于精细化、专业化、透明化。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重重考验下,我国各地区企业、集体、个人为受困地区捐助大量人力物力,极大地弘扬了爱国情怀。据2020年9月21日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2019年度中国境内接收国内外款物捐赠再创新高,达到1 701.44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内地接收款物捐赠共计1 509.44亿元,同比增长4.88%,为历年最高,人均捐赠107.81元;香港特别行政区接收捐赠约164亿元,增长2.5%;澳门特别行政区接收捐赠约28亿元,增长12%。全国物资捐赠总额达464.95亿元,同比增长7.80%,占总量的30.80%。《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慈善捐赠投向教育、扶贫和医疗这三个领域的资金位列前三,捐赠额分别为440.31亿元、379.02亿元、272.23亿元,三者合计占捐赠总量的72.32%。其中,教育领域的捐赠同比增长5.35%,多数流向了高等院校。此外,2019年全国减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 109万人,扶贫领域接收捐赠379.02亿元,增长6.55%,340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总体来看,民营企业“十三五”以来在慈善事业中发挥主力作用,始终占据慈善捐助总额的大部分,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的财富观念由谋私利转向为谋社会福祉,责任意识和担当都有显著提高。数据显示,2019年,企业捐赠款物931.47亿元,同比增长4.56%,占捐赠总量的61.71%,房地产、金融、食品、科技、能源等行业的企业捐赠较多。但也要注意的是,十八大以来,我国私营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长7.0%,资产总额年均增长9.5%,同期《新财富500富人榜》上榜企业家财富总额年均增长16.8%,《胡润百富榜》上榜者平均财富年均增长9.9%,首富财富年均增长22.3%。而在2012—2019年,《胡润慈善榜》上榜慈善(企业)家平均捐赠额年均增长仅2.2%,第50名捐赠额年均增长26.6%。粗略比较下可以看出,我国民营企业家总体财富的增长速度快于全国私营企业总资产的增长速度,也快于民营企业慈善公益事业平均捐赠额的增长幅度。这反映出社会财富收入分配向头部企业集中的趋势,也说明虽然民营企业持续担当纳税、外贸、公益慈善事业等领域的主力,但社会责任意识仍有待加强,公益慈善意识和能力的提升还有较为长远的路要走。(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