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潼南戏曲协会,刘光德、邱慧是颇具名气的旦角,尤其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据传,戏迷们至今还记得当年她们的精彩唱段,如《柳荫记》中“送行”一段:“猛想起临行父命有三桩,还须再思休鲁莽,话到舌间再隐藏……”唱到“舌间”时便突然低了下去,观众们也就伸长脖子,屏声敛气地听。当唱到“再隐藏”时又突然高起来。起转自然跌宕,行腔清亮,婉转缠绵,余音绕梁。身材秀颀,擅长闺门旦、青衣、花旦的刘光德,14岁开始学戏,在《柳荫记》中饰祝英台,《铡美案》中饰秦香莲,《陈三五娘》中饰五娘,《游华山》中饰三圣母等,塑造了许多性格迥异、脍炙人口的古代妇女形象。她说:“自己从小学戏,对川剧确实有感情,舍不得离开舞台,加上潼南有很好的一批观众,他们懂戏,只要一天能演出,就要为观众演出一天,才对得起他们。”
扮相俊美、气质典雅的旦角邱慧,嗓音清亮,音域宽广,悟性极高,天生是块唱戏的料。小学毕业后考入潼南川剧团,拜师“七岁红”苦练青衣,兼攻花旦。水袖、水发、折扇、团扇、云帚、眼法、指法、腰、腿等功夫样样精通,曾演出《焚香记》《渔家乐》等戏,深受观众喜爱。
有道是“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唱戏的不疯,看戏的就不傻;若要观众“傻”,先得自己“疯”。疯傻之间,有一个“瘾”字。这是演员和观众之间无形的艺术桥梁。
“无瘾不看戏,有瘾戏迷人。”演员不能离开观众,所以要千方百计地给观众“度瘾”。戏瘾使当年著名小生杨绍毅乐于献身协会川剧舞台。2011年迎新春活动在正兴街老体委内的简易剧场举行。不少戏迷听说原来红遍川渝的名角杨绍毅今天要来唱戏,都翘首以盼。为了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年逾70的杨绍毅不顾年老体弱,毅然与邱慧、刘成文联袂演出川剧高腔《借亲配》,其炉火纯青的演技不减当年,博得观众热烈掌声。
“我从11岁进剧团,演了不少戏,也为县上争了光,‘文革’遭整,职称也未评上,剧团撤了后,很伤心,发誓再不演戏了,就是有人拿钱请我去演我也不去,因为太寒心。后来看到戏曲协会搞得很正规,有生气,是一心为川剧发展干实事,在几位领导的动员下就参加了活动。最令人感动的是,在滨江公园苏二娃茶园唱《杀奢》时,天下着大雨观众都不肯走,我也坚持冒雨唱完,报答热情的观众。”杨绍毅说,“观众热情,领导重视,我对川剧也有了信心,有了一种报恩的思想,只要身体能坚持,只要观众喜欢,我就一直要演下去。”(www.xing528.com)
提起戏曲协会的“四陈”,潼南观众无人不知。不少老戏迷都还清楚地记得著名花旦陈昌顺表演的《桂英打雁》,念唱做打,功夫不减当年。丑角陈立根在《做文章》中扮演的徐子元,其幽默风趣的念白唱腔,精湛的演技,在观众的捧腹大笑中,把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刻画得入木三分,讽刺得淋漓尽致。生角陈昌龙、武小生陈德安,他们那魁梧的身材,洪亮的嗓音,清晰的道白,刚健的唱腔,稳练的工架,纯熟的跌打,虔诚的事业心,爱艺的专一性,演出的一丝不苟,所塑造的众多艺术形象,都给戏迷们留下美好的印象。
练功无瘾难练精,演戏无瘾难成名。的确如此,老艺人陈德安尽管患有胃下垂,只要一上舞台,拨开“马门”,就精神百倍,生龙活虎,这是“瘾”字在支持着他。所谓的“戏瘾”,就是一个演员热爱艺术、忠于艺术、献身于艺术的事业心。纵观这些年逾花甲的艺人和票友的一生,自始至终贯穿着“戏瘾”二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