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明
重庆市有个渝北区,渝北区有个小川剧班,很小,小得连名字都没有。除了乐队,全班演员只有6人。人数虽少,论年龄,却是40岁、50岁、60岁、70岁、80岁以上的都有,结构倒很成梯队。他们中有原来的县川剧团成员,有川剧爱好者,还有退休公务员。由于演员少,没有群众习惯称为“吼班”的群角,自然“打不得官司排不得朝”,像皇宫内廷、官府大堂一类的戏是没法演的,一般就是演点两三个角色的小折子戏。没想到,在2017年元旦节,这小小的戏班竟然排演出了一本大戏《三家福》。
毕竟是从业一辈子的川剧演员,爱好了一辈子的川剧玩友,他们对川剧有着很深的感情。剧团撤销了,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邀邀约约地“逗戏”、排戏,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演出他们所钟爱的川剧。近年来,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15〕52号)精神的鼓舞下,他们在区文化委的关注下,依托渝北区文化馆和渝北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坚持每月两次定点演出。他们演出了《三娘教子》《别洞观景》《双拜月》《梁红玉·营门会》《拷红》《柜中缘》《花荣射雕》《劝夫》《拜新年》《凤仪亭》《乔子口·数桩》《长生殿》《杨广问病》《祭灶》《评雪辨踪》等传统折子戏,使两路附近的热爱川剧的观众能观赏到川剧。
在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后,他们更坚定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决心排出一部大戏,来迎接2017年元旦,为渝北区的川剧爱好者献上一份厚礼。
小戏班选取了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宣扬正气、彰显助人为乐精神的大戏《三家福》来排演。
《三家福》原是流行于福建漳州芗江一带的汉族戏曲剧种芗剧的传统剧目,在20世纪50年代极有影响,被潮剧、越剧、川剧等剧种移植,重庆胜利川剧团、重庆市川剧院都曾经演过。但现在很多观众对这个戏可以说是闻所未闻。这次小戏班排演《三家福》,剧本由落户渝北的原邻水川剧团文武小生、84岁的曹柯老先生提供,并由他担任主演。原江北川剧团导演、主演,渝北区川剧艺术传承人李永清担任导演。(www.xing528.com)
《三家福》的故事出自佛教劝善书。全剧围绕苏义的正义、善良行为,赞美了社会下层人民之间“穷帮穷来邻帮邻”的美好道德传统。
为了更贴近时代,同时也适合小戏班的演出条件,导演李永清把时代移到了民国。李永清扮演苏妻,曾廷惠扮演黄氏,曹平扮演林吉。由于缺少演员,电工杨刚平、合腔的李秀萍、管衣箱的蒋祯芳,以及75岁的杨德荣都登场,分别扮演施泮、刘氏、邻居小孩和施泮爹。84岁的曹柯老先生扮演苏义,依然中气十足,高亢昂扬,能蹲能跪,更能把苏义解囊救人时的内心矛盾,及其偷萝卜前后的迂腐表现生动地揭示出来,刻画了一个普通塾师的崇高精神世界。曾廷惠在小戏班中是年轻的主力,她以青衣行当扮演黄氏,唱腔凄苦婉转。曹平扮演邻家小孩林吉,显得活跃、稚气,挥舞竹竿,显出武旦的功力。多面手彭龙才以老演小,扮演骑竹马的小娃娃,确实不易。导演李永清运用喜剧手法排演全剧,使观众在愉悦中得到美好的享受和道德的启迪。原江北川剧团的鼓师刘光辉、粟道坤等分别担任司鼓和打击乐演奏。
小小戏班演出了一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大戏,给观众带来节日的欢娱,也给他们今后对川剧艺术的坚守增添了信心。
(原载《川剧与观众》2017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