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华
近年来,有一支活跃在成渝两地的老年川剧爱好者群体——重庆“不了情”戏友组,每年五六次往返成渝两地,看川戏,拜访川剧艺术家,为心爱的川剧艺术奔波、忙碌。他们是重庆人,年龄都在70岁上下,大多是从儿时开始看川剧,以后逐渐喜欢并热爱上川剧艺术,与川剧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对川剧情有独钟,是川剧艺术的发烧友,甚至成了戏痴。他们自豪地说:“川剧是我们一生的至爱,我们虽然年已古稀,但热爱川剧艺术却是今生的不了之情,我们愿为川剧痴狂。”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文革”十年除外),川剧演出遍及城乡各地,有的剧团甚至一天之中连演早、中、晚三场。可是如今,偌大一个重庆,仅市川剧院每周只有一场演出,远不能满足广大川剧爱好者的渴求。为了在有生之年尽可能地多欣赏几次心爱的川剧,他们不顾年岁已高,甚至身体有病,自发组织起来远赴成都、温江、绵阳、南充,观看各地的川剧演出,参加川剧艺术的交流活动,努力为川剧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做贡献。
近两年来,他们观看了中国戏剧节、梅花奖大赛中的川剧精彩演出;观看了“四川省振兴川剧30年纪念演出周”的全部川剧表演;观看了四川庆祝十八大胜利召开的川剧界庆典;参加了纪念川剧大师阳友鹤、曾荣华诞辰100周年演出活动;还聆听了著名表演艺术家左清飞的“川剧高腔声腔演唱会”;观看了自贡川剧团演出的新编历史剧《夕照祁山》,真是异彩纷呈,得到了很高的艺术享受。
重庆“不了情”戏友组远赴成都等地,不光是看川剧演出,还看望了大家心仪已久的川剧表演艺术家蓝光临、晓艇、杨昌林、左清飞、刘世玉、张素煊、陈智林、蔡少波、陈巧茹、王超、肖德美等,与他们合影留念,共同讨论和展望川剧事业的前景。大家风趣地说:“我们也是追星族,我们也是粉丝。”(www.xing528.com)
为了去成都观看一场经典的川剧演出,重庆“不了情”戏友组有时一早从重庆乘动车赴成都,中午只吃一碗面条就赶赴剧场看戏,下午戏一演完又马不停蹄地乘晚班车回渝。成都的很多演员和观众都一致称赞:“你们真是铁杆戏迷!有了你们这些人,川剧一定不会消亡。”最近,在观看川剧大师蓝光临弟子郑洪伉俪专场演出时,重庆“不了情”戏友们走上舞台,为演员的精彩表演献上花篮。蓝光临老师满怀激情地为重庆“不了情”戏友大声喝彩,并向重庆戏友表示衷心感谢,使大家感到莫大的鼓舞。
“不了情”戏友组有成员20多名,大家为了共同的爱好,自发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团结友爱的好集体。每当哪里有演出信息,立刻互相转告,共同商议观看演出的行程安排,让大家乘兴而去,满意而归。老李负责联系演出单位的票务,同时安排所去人员的住宿。老刁负责购买往返的车票,并把车票一一送到每一位成员手中。观看演出的往返途中,大家互相关照,互相帮助,尤其是在戏友中小有名气的“三巴掌”老谭更是乐于助人,多次主动帮体弱的戏友和女同志提拿行李,不让每一位戏友掉队。张慧和小兰是女同志,细心又热情,总是把自己带去的糖果点心分给大家,把温暖和友情带给这个快乐的群体。潘承礼是这个戏友群体中的老大哥,他每次都毫无怨言地为大家录像、拍照,给戏友们的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不了情”戏友组在观看演出的同时,还惦记着在重庆的戏友们,每次回渝,他们都把带回的演出说明书、剧照和音像分享给重庆的戏友们,让大家共同分享快乐。
(原载《川剧与观众》2014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