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3年出生于江津的张松樵,幼年离家到重庆谋生,后进三泰班学唱川剧,专攻须生,受教于温树堂。出科后,长期在重庆及下川东一带搭班子献艺,逐渐在观众中有了一些声誉。后向褚安平参师学红头子戏。
一次在重庆群仙茶园演出《北海祭祖》,当他唱【三板】转【阴调】:“郑北海闻此言咽喉气哑,止不住伤心泪点点如麻。昏沉沉倒椅上不能言话……”
此时,只听台下第一排的一位头光光、银髯垂胸、身穿长衫、手拄拐杖的老者低声说:“不能说话,还能唱吗?”老者说得轻,但张松樵听得明。尤其是他拐杖触地、一字一顿的“还能唱吗”四字,听得更是清楚。张松樵进场后吩咐徒弟到“老四川”牛肉摊去买灯影牛肉、牦牛肉、白味肚“三绝”下酒菜,并草草卸妆,急忙穿衣,快步至戏园大门口伫立等待戏毕。观众散场时,白胡子老者走着“慢台步”来了。张松樵施礼拦驾:“请老先生赐教!”老者随口就唱:“昏沉沉倒椅上心如刀刮……”张松樵连连拱手致谢:“承教,承教!”又恭请老先生一同喝单碗。从此,“泼客”变成了张松樵的铁杆戏迷,每戏必看,看后必然喝酒饮茶聊戏谈艺。
一次夜台,张松樵演大幕《金水桥》中的《银屏绑子》压座。老先生看完亲赴后台,等张卸妆毕,邀约喝冷单碗。三杯下肚,老者开口:“‘每逢朔望王登殿,龙行御步上金銮’这一唱段,不宜从隋文帝唱起,跟此戏关联不大,成了‘帝王传’了。”
张松樵一听:“有道理!应该……”
“‘想当初父王身遭难,多感恩公来救援’,直接唱秦琼救驾。再唱‘且喜得恩公有子秦怀玉,子袭父职在朝班……许凤儿配怀玉了却孤思忠心愿,他夫妻和和美美喜把秦英外孙儿添’。这才跟这折戏紧贴嘛!”(www.xing528.com)
“好好好!”张松樵连连称赞。
“既说好,我把台词写给你!”
“‘良师’不敢当,朋友算一个!其实,我们是音同字不同的‘家门儿’哦!”
原来这位“泼客”姓章,是私塾的教书先生。幼喜川剧,爱唱玩友,更擅唱须生的胡琴戏,如《三尽忠》《二进宫》《伯牙碎琴》《斩马谡》《斩郑文》《借东风》《五丈原》《古城会》《哭祖庙》《困荥阳》《曹甫走雪》《风亭赶子》等,《北海祭祖》《银屏绑子》更是他常唱的。据张松樵先生说,这位“泼客”是当时重庆玩友界的“叫鸡公”,即出类拔萃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