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美国教育家杜威是活动课程的倡导者,其教育哲学是“经验主义”,完整建立了“经验主义课程范式”。经验课程也称活动课程,杜威的活动课程概括地讲,就是“做中学”的经验论。杜威把自己的教育哲学总结为:“以经验为内容,经由经验来进行,为了经验的目的而进行的教育。”[2]杜威十分重视儿童的经验和活动,指出:“教学应从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出发,使学生在游戏和工作中采用与儿童、青年在校外所从事的类似的活动方式。”“四语”教学强调通过创设语境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语言经验,提高语用能力,正是从语言学科的“活动与经验”出发建构的。
杜威的活动课程以儿童的“活动”为课程中心,要求儿童从“做中学”,即从自己的生活和经验中学习。杜威真正关心的是教师如何引导儿童以直接或间接兴趣获取个体经验,如何使课程教学成为儿童全部生长中有意义的因素,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杜威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儿童做的过程,认为儿童经验的获得要通过做来完成,教育者应该为儿童创设一个有利于儿童活动的学习环境,并强调“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而做事又是属于这样的性质,要求进行思维或者有意识地注意事物的联系”。[3]“四语”教学正是以语言活动为教学基础,指向获得目标语的经历,即语感。通过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目标语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在语言活动中获得使用目标语的经验,并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发展语用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认知并不是对世界简单的、镜子式的反映,而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课程不是那种预先设定的内容,而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并认为学习是有意义的社会协商,学习环境要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基本条件,师生、生生之间的协作与对话是意义建构的核心环境,意义建构则是学习的目的。“四语”教学认为,获得语言知识与能力,建构言语意义必须在“真实”的语境中展示,因此,英语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语境,在语境中建构言语表达。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儿童通过活动作用于外部世界,同时通过内化过程建构自己内部的认知结构。这对活动的结构、要素和转换的揭示,深刻而又系统。这些关于教学的活动观为“四语”教学模式的语感的丰富与语用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由于语言活动具有双重转换性,外在的语言材料可以经主体的活动“内化”为个体语言经验,主体的个体语言经验又可以“外化”为语言活动态度、语言行为、语言技能等。在这两个转化过程中,需要语境与语量,并以语感与语用呈现出来。这就是通过“四语”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从经历向经验转化。
(三)学习理论的视角(www.xing528.com)
学习理论是研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如何从语言教学角度更好地关注语言学习是当今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从语言学习的视角看“四语”教学具有教学指导意义。教学是促进学习者有效进行学习而采取有目的的行为。“四语”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需要,为学生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以实现促进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提高。在“四语”教学中备课时较多关注教师的目标语如何使用的现象,这些教师缺乏学生语言语境、语量、语感与语用要素对英语学习作用的认识与运用这些要素的教学经验,不得不关注自己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针对实际情况,我们强调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基础,展开“四语”教学。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环境对学习产生的影响。学习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哈利德(Halliday)认为“母语以及第二、第三语言的学习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它的表现形式就是自我与他人连续不断的交流”。当学习者对某种特殊的刺激作出适当反应时,就表明产生了“学习”。“四语”教学关注目标语环境对学生学习目标语的作用,使语言与文化、语量与语感、语境与语用互为条件,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实践活动不仅具有联系和强化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加快信息的存储,构建新的认知结构。这对“四语”教学中强调学生语言实践的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四)情境教学理论
情境教学理论,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遵循反映论的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使抽象的语言形式变成生动具体的可视语言,创设尽可能多的英语语言环境,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感受英语(feel English)、说英语(speak English)、用英语进行思维(thinking English)、用英语的方式主导行为(behave in English)的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情境(situation)主要指进行言语交际的外部的具体场合,是构成语境的一种要素。在交际中构成语境(context)的依据是话语或文句意义所处的外部世界的特征,也就是一定的情境。语言学习需要一定的情境,这既是情境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情境学习产生的重要前提。
情境教学的基本特征有三个:学习者中心,即每个学习者都是理解知识和建构意义的主体;情境中心,基于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境是学习者学习的基本条件,任何脱离特定情境或场合的知识都是毫无意义的;问题中心,即意义建构的过程本质上是解决一个个真实问题的过程,在语言教学中的问题中心是如何解决交际,在交际中建构意义。从情境教学的三个特征角度考察,可以深入地认识到“四语”教学强调的语境与语用的意义。首先是情境学习与情境教学的统一。自从Brown Collins和Duguiol在《情境认知和学习的文化》一文中首次评述情境认知和情境学习后,认为情境学习是一种获得知识的一般理论和正在形成中的教学模式。情境学习认为背景有利于意义的构建并促进知识、技能和体验的连接。情境学习提示,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时,才是有效的。“四语”强调语言学习和认知基本上是情境的,语境就是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这符合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知识是在以规范方式来组织的真实场景和应用中呈现的,学习往往是在真实情境中发生的。其次是形象感知与抽象认知的统一。这表明情境对语感获得与发展的重要性。语感本身就是理性与感性认知的统一。英语教学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语言经验和感性认识,有助于感性知识的形成,有利于抽象知识的具体化。通过情境创设语境,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感知、理解、运用所学的语言,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顿悟,增强语感。第三是认知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参与可以分为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这两类因素统一在学习过程中。“四语”教学强调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根据英语学习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因素与情感因素,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推动学生语言实践活动。“四语”教学根据教材,创设以形象的、富有感情色彩的情境或氛围,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这有利于将言、行、情境融为一体,有较强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学生在语境中学习并提升语言交际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