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CQSP教学法:基于英语三化特色课程的语言文化理论探索

CQSP教学法:基于英语三化特色课程的语言文化理论探索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语言习得只是文化迁移的一个方面,学习者向目的语迁移的程度决定他们第二语言习得的程度。文化迁移模式指出人们因移居外国而学会相应的外国语,社会群体和个人对目标语文化的态度决定了外语习得的成败。

CQSP教学法:基于英语三化特色课程的语言文化理论探索

(一)语言环境论的依据

环境论认为,就某一生物的发展而言,更为重要的不是先天因素,而是后天的经验。早期的环境论以“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stimulus—response)理论为基础,认为语言是一套行为习惯,语言习得是这种行为形成的过程。第二语言习得就是克服旧的语言习惯(即母语)的干扰,培养新的语言习惯(即第二语言)的过程。还有环境论阵营里新提出的“文化迁移模式”(Culturation Model),该理论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与本族语者之间距离受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影响。社会距离指学习者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与操另一种语言社会群体的接触:心理距离指学习者作为个体所受到的影响因素。这些社会和心理变量构成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文化迁移”,即学习者适应一种新文化的过程。第二语言习得只是文化迁移的一个方面,学习者向目的语迁移的程度决定他们第二语言习得的程度。文化迁移模式分两种类型,在第一种类型的文化迁移模式中,学习者融入目的语社会,对目的语保持开放心态。在第二种模式中,学习者不仅融入社会,心态开放,而且希望采取目的语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总之,第二语言习得取决于学习者对目标语文化的接触、适应、接受和趋同程度。

(二)语言文化学的依据

“四语”的语量调增不仅从语言角度要关注语量的质,而且从语言文化学角度,要关注语言的文化性,才能使语量的调增成为可理解的输入与输出,发挥语用的功能。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又能帮助理解语言。文化迁移模式指出人们因移居外国而学会相应的外国语,社会群体和个人对目标语文化的态度决定了外语习得的成败。这个理论表明学生对目标语的态度将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而态度的形成会受到目标语文化的影响。英语教学中融合文化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语用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习得目标语。(www.xing528.com)

在语言教学中,学习者在运用新习得的语言时,须置身于可理解语言信息输入和输出反馈的学习环境中。为了增强可理解语言信息,须创造出多样化真实的语言材料或现实的学习环境。英语教学输出不能仅限于语言本身,而事实上语言学习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综合工程,学会了句子和结构并不代表真正学会了一门语言,一个学生学会一门语言是指这个学生能够正确应用该语言。因此,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应该注重文化层面上的输出,从文化角度扩展输出的内容。

(三)从文化社会学角度看

语言学的“跨文化意识”是汉维(Hanvey,1979)提出的概念,认为要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他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对于表面的明显的文化特征有所了解;第二层次,对一些细微而有意义的与自己的文化明显不同的文化特征有所识别;第三层次,学习者通过理性分析,对细微而有意义的文化特征的理解;第四层次,学习者通过深入体验其文化,能够做到从对方的立场出发去感受其文化,从而达到移情的境地。其中前几个层次就是文化输入阶段,而后一层次则是文化输出阶段。“四语”教学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文化的理解,而不是简单的语言学习。可理解文化输出理论认为,在理解和评价所得到的文化输入的基础上,通过文化吸收和文化对比,进而进行文化输出,即学习者积极参与跨文化交际的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并检验自己对文化差异的评价是否正确,而只有正确理解和评价文化差异才能在实践中达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因此,在“四语”教学中通过语用突出语言文化性具有重要教学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