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三化特色课程的CQSP教学法实现教育效果

基于三化特色课程的CQSP教学法实现教育效果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在实施“三化”课程中要坚持英语的教育原则。基于校本的“三化”课程作为人文学科的英语教育,更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三化”课程的英语教学与人文的内在联系,使英语教育成为人文教育的良好载体之一。“三化”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忽视,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播者,更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发展交际能力的促进者,以及学生学习英语的鼓励者。

基于三化特色课程的CQSP教学法实现教育效果

英语课程不仅涉及英语教学,还涉及英语教育。所以,在实施“三化”课程中要坚持英语的教育原则。为迎合应试的需要,传统英语教学一味地强调词义与语法,追求高分,而忽视吸取其蕴含的有益的人文精神,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英语教学走进单纯追求答题技巧的误区。

基于校本的“三化”课程作为人文学科英语教育,更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是关于人自身的生存、生活、发展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对人性、人格、人生价值的尊重,是人类体现自身对真、善、美的一种向往和追求。人文教育能使人的人性和潜能获得充分发展,并由此实现人的自由意志的主体性和自由、平等、博爱的人类自然本性。作为语言教育的英语教育也必须体现人文精神,不应仅着眼于语言的工具性价值,更应关注语言的人文性特点。从人文的角度理解,英语不属于纯语意的记号,还携带诸多形象和特定的情感,它们不仅能触动理解,而且还触动我们的情感和想象。英语教材所选用的文章,本身就是语言美、思想美与人性美的和谐统一。在具体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以及全真的英语课堂环境,重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美的浓厚兴趣,在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

“三化”课程的英语教学与人文的内在联系,使英语教育成为人文教育的良好载体之一。英语是一种工具,但不是从事物质生产的工具,而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人类使用时,已经赋予人类的思想和感情,不仅具有工具性这一本质特征,还具有思想性这一人文色彩。无论是口头的语言还是书面的文章,必然包含人类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和认识,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三化”课程强调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必然会对英语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www.xing528.com)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传授者、解惑者,教师占据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语言信息。“三化”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就是要改变这一状况,使英语教学转变为英语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育特征就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主动的英语学习,没有学生的英语个体内化,就没有英语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三化”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忽视,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播者,更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发展交际能力的促进者,以及学生学习英语的鼓励者。师生关系不仅是一种教与学的活动方式,更是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还是一起分享理解,体验生命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在“三化”课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教育或教学活动的背景、条件、手段,它的价值也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和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知识教学的工具性价值,更在于置身其中的每个人不断获得智慧与生命活力的人文价值。

英语的教育要遵循英语学科的特质,不能脱离英语学科特质“阳春面加浇头”贴标签式的“教育”,而是要利用英语本身所蕴含的教育因素,因势利导地进行整合,挖掘与运用英语课程中德育资源,实现英语教学的育人价值。英语课程应该是完整的英语教育,在注重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使英语文化中的教育因素成为德育资源,实现“施德于教”。因此,我校利用我国与英语国家的各类节庆活动开展英语德育活动,打造特色英语德育品牌活动,利用各种英语活动形式(朗诵诗歌、演唱歌曲、剧本演出、“Morning Dialogue”等)实现德育融合,运用每日英语广播、学校环境的英语宣传营造英语教育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