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三化”课程结构有三个基本特征:规定性、校本性与特色性。
(一)特征一:规定性
课程的规定性就是对课程准确的理解,全面把握三类课程。
1.英语基础课程的内容体现国家对学生英语学科的最基本素质的要求,为学生英语学习作出规定性基础发展。拓展课程着眼于满足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不同层次发展的需要以及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要,体现不同的基础。基础课程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3.对基础课程要正确理解,国家课程是国家培养目标的主要实现途径,是国家意志体现的重要载体。它具有权威性、指导意义和强制要求。因此对基础课程要有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并规范、扎实地加以贯彻和实施。在国家课程的校本实施上,应具有因地制宜的可选择、可创造,使国家课程呈现其丰富内涵和多元价值,呈现其教育魅力和弹性空间。
(二)特征二:校本性
课程的“校本性”应该是“三化”课程结构的基本属性。(www.xing528.com)
1.学校英语课程校本化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国家课程在具体学校中根据学生对象的不同,需要校本化。学校在执行基础课程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教师状况与资源环境等学校实际情况。二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一种个性化补充、拓展、延伸和丰富。英语拓展课程着眼于满足学生向不同方向与不同层次发展的需要以及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体现不同的基础,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因此需要校本化。课程校本化的最终目标是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2.要明确“课程校本化”的出发点是学生。根据学校学生实际情况二度开发,确定某一阶段学习的基本学习目标与内容,运用适宜学生的教学方法,这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尤其在基础课程中,要引导教师改变教教材,教学设计要充分做好学情分析,体现课程教学过程的校本化。拓展课程是主要的校本课程。我校在确定拓展课程时,不是以教师的专长为依据确定课程内容,而是根据英语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以及课程应该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来确立,使课程适应学生。
3.学生英语基础与接受能力参差不齐,首先要实施分层教学、个别化教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对学有余力的学生使他们学得更好、更活;对学习困难的要减少难度,使他们达到基本要求。这也是课程校本化重要的一环,即教学校本化。
(三)特征三:特色性
“三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关注学校特色课程与学校课程均衡发展的关系。
1.学校特色的规定性与学生选择权利的关系等必须辨析清楚,否则盲目的“特色”实践是在所难免的。课程的特色性应该体现在把国家规定的课程让学生学得比其他学校好,学生学习有特长,体现学校的课程特色。或者校本课程不仅在学生学习内容上,而且在学习方式上具有选择性,体现一种“课程为每位学生服务”的学校文化,形成学校课程的特色,体现学校课程文化的课程。我校英语课程特色性是更好地实现英语基础课程的质量,注重学校办学的独特性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使英语课程既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又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学校英语特色课程建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发展,在基础课程中能突显高质量的课程。
2.英语课程可以根据学校办学目标确定。我校作为一所外国语学校,以英语作为办学特色,理应加强英语拓展课程以适应学校办学需要。学校的课程特色是为学校培养目标服务的。因此,在确定学校特色课程时要树立正确观念,正确认识办学个性化。不是只追求唯一的、人家没有的冷僻项目,越冷僻的项目越感兴趣,全然不顾学生的发展,也不考虑对学生来说什么是最有价值的学习。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强调高度集中统一,突出共性发展,忽视学校个性发展。而在当前强调学校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风格和特色之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学校办学个性化的含义。学校特色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以遵循学校办学规律的共性与学校个性化特征作为办学基本思路,以独特、优质和稳定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内涵,结合学校与社会、学校自身多年办学的特色经验,达到提升整个学校内在品质并同时优化实际办学效果的办学路径。通过个性化的实施路径实施高质量的办学,以基础课程与特色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让学生获得更全面发展。学校的特色课程必须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基础上的特色,其最终目的是以特色作为一种发展的载体,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