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波恩大学烟酒生的日子中的《马克思》

波恩大学烟酒生的日子中的《马克思》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翻开诸多关于马克思的传记,你会发现他们勾勒马克思的大学生活基本逃不出“抽烟、酗酒、打架、关监禁、混乱财务、肄业”等这些关键词。这的的确确是马克思在波恩大学的真实写照。是不是想不到,伟人大学的第一年过的也是“烟酒生”的日子。首先,马克思的“烟酒生”日子并非浑浑噩噩、虚度时光的。不再喝酒打架的马克思开始把大把的时间花在了诗歌创作上,从“烟酒生”变成了“文艺青年”,产出了不少作品。

波恩大学烟酒生的日子中的《马克思》

1835 年10 月15 日,17 岁的马克思怀着“要为人类的幸福牺牲一切”的初心,同时也带着家人希望他将成为律师的期望,坐船沿着摩泽尔河顺流而下,第一次远离家乡特里尔,来到波恩,在法律专业开始了大学生活。但一到波恩后,却呈现出另一种画风。马克思像一匹脱缰的野马,首先租了一个公寓,留起了“文青”的标配:黑胡子,长发。这个形象是不是有点熟悉呢?对,我们所熟悉的大胡子马克思的形象就是从上大学开始的。改变了形象的马克思是如何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的呢?

翻开诸多关于马克思的传记,你会发现他们勾勒马克思的大学生活基本逃不出“抽烟、酗酒、打架、关监禁、混乱财务、肄业”等这些关键词。等等,这些关键词不是描绘“叛逆少年”“问题小子”的吗?怎么可以用在我们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身上呢?难道他人设崩塌,或者是反马克思主义者往他身上泼脏水?都不是。这的的确确是马克思在波恩大学的真实写照。是不是想不到,伟人大学的第一年过的也是“烟酒生”的日子。不过,马克思的“烟酒生”日子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

首先,马克思的“烟酒生”日子并非浑浑噩噩、虚度时光的。马克思在波恩大学是很勤奋的。他第一年选了9 门课程。9 门?对于经历了高中语数外、史地政、物化生,外加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的我们而言,9 门不过家常便饭;对于国内大多数大一新生而言,9 门课也很常见。但国内外课程差异大,9 门对于当时的学生来讲是超负荷的。可这些对于马克思而言,都构不成智力上的挑战,他甚至觉得很多课程不解渴,又选择了很多文学、艺术的讲座,后来干脆就不听课开始了自学。

更重要的是,如果了解了马克思为何抽烟喝酒打架,我们将会改变对这些伟人的年少轻狂的认识。他们出格的行为绝非纯粹荷尔蒙作祟,而是青春热血与时代命运的激烈碰撞。

现在大一新生大学报到后,一定会经历“百团大战”,在各种眼花缭乱的学生社团中选几个心仪的加入。但这并不是当代大学生的专利,两个世纪前,马克思的大学生活也是如此开始的。当时,马克思可以选择的协会有三类:一是以身份划分的社团,如贵族;二是老乡会,我们现在也有很多;三是带有政治色彩的。马克思选择了第二类——特里尔学生俱乐部。这个老乡会经常活动的据点就在波恩各地的酒馆中。“一杯敬朝阳,一杯敬月光,一杯敬明天,一杯敬过往”,一杯一杯下去,自然很容易醉。为何与人打架呢?为爱决斗还是酒后冲动?都不是。根子上还是当时社会冲突在校园中的折射。因为争斗发生在特里尔学生与普鲁士东部各省学生之间。当时东部更偏保守,而特里尔这些城市更趋向革命。一边是普鲁士的年轻贵族,一边是反对普鲁士的莱茵学生,大家都血气方刚,冲突就在所难免。恰逢当时刚好政府当局收紧控制,许多政治活动被压制。于是,许多人把矛头对准了普鲁士的年轻贵族,用跟这些人打架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普鲁士的不满。马克思加入了特里尔学生俱乐部后,很快被推选为这群特里尔学生的一个头头儿,成了协会主席,自然打架不能㞞甚至还想跟人决斗。

*
1836 年波恩大学特里尔同乡会的大学生在哥德斯堡的白马酒店前的石版画,右起第六人为马克思

当然,这些抽烟喝酒打架斗殴行为,放在17 岁的马克思身上,是令天下所有父母都不能接受的,也是需要正面引导的。马克思是人,人都有年轻的时候。青春期的叛逆大家都懂,也或多或少都经历过,但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正确地引导,就有可能滑向真正的问题小子,变得不学无术。马克思是幸运的,因为那时不靠谱的他有一个靠谱的老爹。从入学没及时给家里写信开始,老马克思对马克思人生路上可能出现的分岔路都给予了及时关注与纠偏。(www.xing528.com)

出门在外,及时报平安是美德。马克思到波恩后估计太过沉醉于自由,而没有第一时间汇报情况。于是,1835 年11 月8 日,老马克思写信批评他:“你走后已经过去三个多星期了,可是音信全无!你是了解你母亲和她的担忧的,但是你仍然如此漫不经心!这不幸完全证实了我的看法,虽然你有不少优良品质,但是你内心中占统治地位的是自私。”

对于马克思勤奋好学,选了9 门课这件事,老马克思也指出不要因为有热忱就把身体累垮在知识的海洋中。他嘱咐道:“在这个悲惨的世界上身体是你智慧的永恒伴侣,整个机器的良好状况都取决于它。一个体弱多病的学者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因此,用功不要超出你的健康所能容许的限度。此外,每天还要运动运动,生活要有节制,我希望,每次拥抱你的时候都会看到你身心更加健康。”

在马克思抱怨法学课程乏味而不想听的时候,老马克思犀利地指出:“你不应当要求法律课程悦耳动听并富有诗意。材料不容许……诗作,你一定得适应它,并……认为值得深思,望你原谅……课程。”

对于抽烟饮酒打架,老马克思更是发出严重警告,抽烟有害健康,并质问“难道决斗也与哲学相关吗?要知道这是对舆论的迁就,甚至是对它的恐惧。而那是谁的舆论呢?决不总是正经人的,可你还是……你得设法不让这种爱好——即使不是爱好,也是欲望——在你的心里扎下根。否则,你终究会使你自己和你父母的最美好的愿望遭到毁灭的。我相信,一个有理智的人,是能够很容易地、体面地对这一套不予理睬的,让人尊重自己”。父亲的这些话让马克思没有在轻率的路上走得太远。哪怕后来马克思多次想跟人决斗,他都保持了冷静。要知道马克思后来理论上的劲故——拉萨尔就是死于决斗,年仅39 岁。

读着这些谆谆教诲,不禁要感叹老马克思简直就是“人间清醒”,有些今天读起来还是那么字字珠玑。正是在老马克思句句箴言的规劝下,马克思的大学时光虽然不羁,但始终没有脱离正轨。不再喝酒打架的马克思开始把大把的时间花在了诗歌创作上,从“烟酒生”变成了“文艺青年”,产出了不少作品。从文艺鉴赏的角度看,老天爷似乎并没有赏马克思这碗饭吃,所以老马克思得知后委婉地对他进行了“劝退”:“虽然你的诗歌天分着实使我感到高兴,对它我寄予很多期望,但是,如果看到你成了一个平庸的诗人,我会感到伤心的。”这似乎也没有阻止马克思的创作热情。

很快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回想儿子这一年各种不着调的胡闹行为,老马克思心里是十分焦躁的,认为波恩大学是不能待了!这位老父亲使出了“必杀技”——转学,去学风更严谨的柏林大学。所以,马克思在波恩大学拿到的不是毕业证书而是肄业证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