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转轨时期乡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经济转轨时期乡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市场经济主体来看,现阶段企业、个人存在着不同的失信表现。但我国在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假冒伪劣、制假售假现象,对我国经济发展已形成了严重的制约和破坏。说明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诚信缺失造成了诚信这种社会资本不能对大量的经济摩擦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在经济转型时期,本来以道德伦理诚信为基础的“熟人社会”,正在向以“契约关系”为基础的“陌生人社会”转变。

经济转轨时期乡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诺思指出:“在契约安排中,诚实、正直和君子协定是重要的方面,但另一方面,同样重要的是,工作中的偷懒、欺骗、白领阶层的罪恶和阴谋破坏无处不在。”所以任何一个社会乃至一个社会的任何阶段都可能发生诚信缺失现象,诚信缺失并不是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特有现象。但在我国的现阶段,失信现象却非常普遍。从市场经济主体来看,现阶段企业、个人存在着不同的失信表现。具体而言,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商业信用频频出现危机

商务诚信包含着生产领域、流通领域、金融领域等,在不同领域中,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诚信缺失。

1.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

假冒伪劣商品并非是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所独有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存在。“1997年11月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召开的国际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大会上有人估算,由于假冒伪劣商品造成的损失约占全球贸易额的5%—7%;1990—1995年期间,全球贸易额增长了47%,同期的假冒伪劣商品却增长了150%(夏兴园与萧文海,2003)。”但我国在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假冒伪劣、制假售假现象,对我国经济发展已形成了严重的制约和破坏。夏兴园和萧文海(2003)指出,近年来中国假冒伪劣商品的年均产值在1300亿元左右,国家因此年均损失税收250多亿元。制假售假的危害远不止于此,随着假冒伪劣现象的升级而不断扩大。首先,假冒伪劣从轻工类产品发展到各个领域甚至发展到了食品类,不仅损害企业和消费者的经济利益,而且开始危及消费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其次,从消费品市场扩散到生产资料市场,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坑农害农事件屡屡发生。第三,从商品市场扩散到信贷证券甚至信用中介市场,假文凭、假证件、假新闻、假认证、假报表,危害不言自明。第四,制假售假日益猖獗,不断升级。生产领域中质量管理松散,缺乏严格的检验检测手段,而且造假手段越来越隐蔽,不断向高科技方向发展;造假越来越集中,有的地区甚至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集散地;流通领域中大量小型经销企业经营不规范,进货渠道混乱,是导致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的重要原因。

2.企业诚信管理制度建设不足

陈文玲(2003)通过列举一系列数字说明了诚信缺失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全国每年由于产品质量低劣或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达2000亿元;全国有16.5万户企业应收账款占销售收入的38%,是利润总额的8.5倍,达到14827亿元,因此增加的财务费用1年有2000亿元左右;目前,我国每年订立的经济合同大约有40亿份左右,但合同的履约率仅有60%左右。”央视网2018年10月15日消息,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诚信缺失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6000亿元。

如图3-1所示我国的民商事案件从1978年到2017年总体趋势一路上扬,居高不下,尤其是从2001年开始,上升的幅度猛增,2003年虽然有些许的回落,但是在2008年开始又一次出现了快速上升的态势,一直到2014年,再一次急剧上升,上升态势保持到2017年。在经济纠纷案件中,90%以上是经济合同案件。说明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诚信缺失造成了诚信这种社会资本不能对大量的经济摩擦起到润滑剂的作用。(www.xing528.com)

图3-1 人民法院审理一审民商事案件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8》

3.金融领域信用建设有待加强

我国信用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是银行信用,然而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依然高发。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2018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89%。证券市场频频爆出黑幕,上市公司对其经营信息披露滞后,而且虚假披露信息严重,尤其是财务信息,制造虚假报表夸大经营业绩,对投资人进行误导,对募集到的资金经常随意变更投向,这些失信行为阻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总之,金融领域还存在着制售假保单、骗保骗赔、披露虚假信息、非法集资、逃套骗汇等金融失信行为,社会信用建设有待加强。

(二)个人失信引发信任危机

社会个人作为经济个体,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尤其是小微企业快速拓展时期,对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济个人的诚信缺失现象也有不少,如不诚信使用信用卡,恶意透支;欠债不还的“老赖”;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不能提供对等的优良服务,存在欺瞒情况,多发于旅游、保育、零售等行业;甚至是生活中,助人为乐反而被讹诈,以专业碰瓷儿为职业等现象。在经济转型时期,本来以道德伦理诚信为基础的“熟人社会”,正在向以“契约关系”为基础的“陌生人社会”转变。然而,“杀熟现象”与漠视契约关系的个体失信现象相互叠加,使得社会整体信任水平大幅度下降。这种情况,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十分不利。因此,经济个人在工作中能否诚信履责,在生活消费中能否坚守诚信操守,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心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