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20中宁年鉴: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0中宁年鉴: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实现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要持续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拓展高质量发展的空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重大国家战略,这对黄河流域地区发展将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尽快完成河湖水域岸线划定、黄河流域自然资源调查监测

2020中宁年鉴: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突出质量提效益,创新驱动促发展,形成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一要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确保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凝聚工作合力,全力冲刺,强力攻坚,决战决胜,高质量实现目标任务。一是精准发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要强化县乡村三级书记抓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带领全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全面排查整改影响脱贫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集中攻坚,彻底解决全县12个乡镇贫困群众饮水、住房、教育、医疗保障等问题,落实特殊贫困人口兜底保障政策,完善水、路、电、网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一村一村盯着推进,一户一户盯着帮扶,一人一人盯着脱贫,不折不扣全面完成贫困人口脱贫任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要求,做好边缘户特别是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的监测和帮扶,不断提升质量、巩固成效。推广“党组织+国有企业+龙头企业+合作社(村级组织)+农户”等经营模式,健全土地流转、务工就业、入股分红、生产经营等“减贫脱贫利益联结机制”,实施好移民口粮田改造提升、贫困地区高效节水示范工程等项目,培育壮大枸杞、硒砂瓜、草畜、色素辣椒、小番茄等特色富民产业,带动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增收。建立脱贫攻坚成效监测机制,分级管理、动态监测,确保小康路上一户不落、一人不少。二是持续用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污染防治是底线任务。要扎实开展中央环保督察及自治区党委第三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回头看”,坚决把问题找准、把根源查明、把责任查实,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重拳整治环保突出问题,确保改到位、改彻底、无遗漏。打好蓝天保卫战。采取疏堵结合,全力开展燃煤锅炉淘汰及煤改电、煤改气双替代,重点实施天元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管网项目,抓好瀛海建材、兴尔泰碳化硅、裕隆碳化硅、新世纪冶炼、恒兴果汁等企业超低排放、无组织排放的提标治理,开展“散乱污”企业、机动车辆排查整治行动,严控建筑工地、裸露地表扬尘,严禁秸秆垃圾焚烧,严厉打击企业夜间偷排违法行为,全面治理矿山砂场无防尘措施生产,建成污染监测标准化站点和微型站点,实行网格化监管、常态化治理,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确保完成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和主要污染物削减量目标任务。打好碧水保卫战。对山洪沟、排水沟、园区、城镇、乡村的污染源进行拉网式排查,统筹推进饮用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农村排水“五水同治”,建成工业园区集污管网,加大县城雨污分流和污水管网改造力度,建设乡村污水收集管网和处理终端工程,提升污水治理能力,完成环境质量目标任务。加快推进一污、二污、三污再生水回用,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切实保障城乡饮水安全,做好水源地划界保护工作,规划建设县城应急水源地和备用水源地,提升城乡水源地标准化建设水平。打好净土保卫战。源头治理是土壤污染防治最有效、最经济的治理方式。要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处置,实行垃圾分类试点,探索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建设覆盖城乡的垃圾中转站点,尽快开工建设工业园区固废处理场、生活垃圾处理场和县城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场、餐厨垃圾和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等项目,完善天元锰业固废填埋场治理措施,完成白桥等城区范围内废旧物资收购站点搬迁工作,探索废旧物资等再生资源管理经营模式,提升固废处置能力,提高资源化利用率,推动实现源头减量化、分类资源化、处置无害化。大力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积极开展有机肥替代和化肥农药减量行动计划,加大农用残膜等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力度,完成重金属减排、土壤管控目标。三是凝聚合力打好风险防范化解攻坚战。紧盯债务红线,严控新增债务,严格政府投融资项目审批,严禁无预算、超预算项目支出,对政府债务要实行调整结构偿还一批、盘活投资消化一批、资产处置减少一批、债务置换展期一批、分类清理止血一批、平台转制带走一批、经营延期转换一批、依法退出解除一批的办法,确保债务总量不增、风险可控、逐年减少。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集资群体教育疏导,全力追款挽损、积极化解债务纠纷,确保不发生系统性、行业性、区域性风险。继续深入开展新一轮重大风险排查,摸清底数、找准症结,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建立评估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责任考评机制,推进综合治理,提高精准防控能力,坚决杜绝风险外溢、传染蔓延。

二要持续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拓展高质量发展的空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重大国家战略,这对黄河流域地区发展将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要积极主动谋划编制重大项目。围绕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结合“一带两廊”空间布局、“十四五”规划编制,主动研究国家和自治区政策走向、资金投向,密切跟踪对接,谋划编制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建立并完善项目库,储备一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项目资金,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项目,切实增加有效投资,夯实经济发展基础,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要大力实施国土绿化工程。坚持生态修复为重,把治水与国土绿化、矿山治理、防沙治沙湿地修复等结合起来一体化推进。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改造提升高速公路林带林网,对县城、园区、南北滨河路、乡村主干道路沿线等区域进行绿化,打造城乡绿色景观体系,建设美丽村庄、生态园区、绿色工厂,推进城镇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力争城市绿地率达到38%,森林覆盖率达到15.8%。继续大力实施禁牧封育、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巩固林草植被保护成果,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坚持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科学规划涵养林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对黄河两岸护岸林、湖泊湿地等进行全域化保护、整体性修复,力争土不下山、泥不出沟、沙不入河。要协同抓好河道沟道治理。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尽快完成河湖水域岸线划定、黄河流域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等工作,严格执行黄河岸线保护制度。开展“保护母亲河,携手清‘四乱’”行动,对影响河道安全的设施一律关停、建筑一律拆除、人类活动一律退出,重点加大清水河、南北河子和枣园沟、红柳沟、罗家沟、张裕沟等河道沟道治理力度,确保水功能区和国控断面、区控断面、市控断面水质普遍达标,黄河干流Ⅱ类及以上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要加强防洪防汛能力建设。编制清水河治理、黄河标准化堤防加固维护、山洪沟险工险段治理规划,争取项目资金,抓好黄河新渠稍段、北滩渠口段、鸣沙长鸣段等险工险段治理,对中小河流岸线进行加固维护。实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完善黄河防洪防汛防凌工程治理体系,提升河道行洪防洪能力,保持河势稳定,维护岸线安全。要切实做好节水文章。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抓好农业、工业、城镇节水。农业节水方面,通过水价调节机制,促进灌区种植结构调整,大力推广节水灌溉项目,重点实施喊叫水和马家塘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4万亩;工业方面,要以水定产、以水定项目,加强污水处理及循环利用,开展水权置换,取缔自备水源井;城市方面,要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开展节水型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确保全县用水总量控制在下达指标以内。(www.xing528.com)

三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能。要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深刻转变,努力在创新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一是以观念创新汇聚合力。面对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束缚、观念禁锢和利益壁垒,没有思想上的破冰,就难有实践中的突围。当前,中宁正处在转型升级的隘口、高质量发展的关口,新旧矛盾交织,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更是前所未有,靠老办法没有出路,靠守摊子没有前途。必须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观念的大转变,以思想观念更新引领发展实践创新,从制约我县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思路层面破题,找准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短板、禁锢和壁垒,着力破除与新时代要求、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的思维定式、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真正以思想观念上的创新引领和推动中宁高质量发展。二是以科技创新培育发展动力。持续用力推进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健全完善鼓励科技创新的投融资机制和激励政策,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打造科技创新孵化器,设立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引进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支持天元锰业、中晶半导体、华宝、全通等公司申报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天仁枸杞、永寿堂中药饮片、宁夏辰宇环保等公司创建自治区级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专家服务基地等研发平台,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把中宁工业园区建成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主动招才引智,注重引进带资金、带技术、带团队、带成果的高端人才,探索产学研教融合模式,加快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人才队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三是以业态创新释放发展潜力。围绕冷链、交通物流、新材料新能源、特色种养、生态旅游等产业,着力推进“互联网+”“新材料+”“旅游+”等模式,促进种养业、制造业、服务业跨业融合,大力发展文化休闲、养老育幼、医养康养、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产业,培育定制消费、智能消费、信息消费、时尚消费,形成一批经济增长点、消费新热点。四是以环境创新催生发展活力。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重要节点优势,努力推动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不断提升发展水平。优化开放环境。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相统一,立足中宁资源禀赋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利用国内外知名展会、高峰论坛、推介会等活动,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促进资本、产业、技术、管理、人才等要素交流合作,提高中宁对外影响力、竞争力、吸引力。优化营商环境。落实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减税降费、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等政策,统筹用好纾困基金、风险补偿、担保贴息等措施,实行一企一策,尽最大力量帮助企业稳健发展。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依法保护投资企业权益,完善政银企协同机制,建立健全企业信用承诺制度,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让民营企业活力充分迸发。优化市场环境。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完善市场综合执法机制,强监管、优服务、提质量、保安全,更大程度地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内需潜力。加快构建现代市场治理体系,破除市场准入、审批许可、招投标、投融资等不平等门槛和限制,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创新招商方式。紧扣国家和自治区产业布局,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环渤海湾等发达地区,采取互联网招商、企业招商、产业链招商、中介招商、驻点招商、团队招商、园区招商等模式,重点引进电子信息、文化旅游、智能装备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的项目,力争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

四要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下大力气转方式、优结构、换动能,打造沿黄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推动乡村振兴和“一带两廊”规划落地落实,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一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以实施绿色改造、智能改造、技术改造为切入点,推动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提升整体效益,厚植发展优势,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强筋骨、增底气。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围绕铝基、锰基及其配套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推动天元锰业60万吨电解金属锰二期、18×30000kVA密闭式硅锰矿热炉、50万吨锰渣制酸、晟皓铝合金线缆制造、永寿堂5万吨枸杞辐照灭菌等项目建成投产,放大聚集效应。紧紧围绕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一批上下游、多业态中小微企业新兴产业,借力“云天中卫”,引进培育数字信息技术等新经济企业,力促爱特云翔智慧科技产业园项目投入运营,为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搭建平台。推动信息技术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引进智能化生产和智慧互联企业,力促天元48万吨电解金属锰智能化生产、上海电凯智能植物工厂、宁夏环保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建成运营,示范带动过程自动化、装备数控化、管理信息化推广应用。围绕新能源产业,采取“新能源+”模式,推动延运微风发电、常阳光伏发电、东方电气光伏发电等项目尽快建成投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工业对标十大行动,鼓励化工、冶金、建材等产业引进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实施技术改造,重点抓好天元锰业15万吨电解金属锰熔炼、锦宁铝镁碳渣循环化利用等技改项目,推动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稳妥淘汰落后产能,依法关停、取缔落后生产设备、工艺、生产线,处置“僵尸企业”,盘活闲置资源,倒逼企业练内功、降成本、增实力。提升园区支撑能力。把工业园区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抓手,加快园区优化整合和改革创新,持续推进“区域评”“联合评”改革,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全程代办、跟踪服务机制,理顺财税管理体制,改革人事薪酬制度,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建设园区安全生产风险监测和环保检测预警系统,实行一张图、一张网监管,提高园区监管能力;优化园区布局,创新土地供应模式,建立“亩均效益”为核心的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制度,通过资金扶持、转移支付、综合奖补等措施,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采取差别化土地政策、水价电价、排污指标等,倒逼企业创新发展、集约发展。牢固树立“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按照“产业链接循环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基础设施绿色化”的思路,对园区内供水、供电、环保等基础设施进行绿色化、循环化改造,推动企业间能量梯级利用、余热余压综合利用、废物交换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闭路循环、高效利用,构建企业小循环、园区大循环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格局。深化园区低成本改造,推动物流一体化、整体化和系统化,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创新投融资机制,为企业与金融机构搭建对接平台,通过落实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政策、简化贷款手续等措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序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扩大直供电交易,实施上海电凯110千伏和宁华工贸35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完善园区电网,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二是加快农业提质增效。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整合资源、强化保障,以市场为导向,以提升农产品质量品质为核心,加快推进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调优种养结构、调大经营规模、调强加工能力、调长产业链条,努力实现从卖原料向卖产品、小产业向全链条、创品牌向创标准转变,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枸杞产业方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提出的“要让全国人民都吃上宁夏枸杞”重要指示精神,勇担使命,多措并举,深入推进枸杞产业整合发展,打造集研发、种植、加工、营销、文化、生态“六位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推动从产业链向价值链方向转变。确保2020年枸杞产业综合产值实现新的突破。加强科技研发,充分发挥枸杞创新研究院和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作用,不求所有、但求所需,优化合作方案、厘清研发路径,联合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开展枸杞功效的重大基础研究和功能性产品研发,促进成果转化,突破技术瓶颈,推出一批精深加工新产品,推动枸杞产业多元化、高端化、个性化发展。对标《中宁枸杞标准》和道地药材认证标准,改进种植、加工操作规范规程,推动标准化生产,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严格投入品监管,全面实施“五步法”绿色防控技术,持续推进GAP、道地中药材、绿色、有机等认定认证,争创国家现代农业(枸杞)产业园。中宁枸杞产业集团要扛起引领中宁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大旗,充分发挥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龙头带动作用,引导县域内枸杞企业抱团发展、协同发展、融合发展,坚决杜绝压级压价、相互打压、产品同质化等恶性竞争;积极引进央企国企参股入股,做大做强枸杞产业集团,引导枸杞加工企业协同化发展,提升枸杞产业综合竞争力。加强市场营销,健全完善枸杞价格调节监管机制,持续推进“百城千店”建设,开展认购式、订购式、特供式、会员制等新型营销(模式),加快物联网应用,实现枸杞线上旗舰店和线下实体店互动融合。做足做好鲜果销售文章,着力在保鲜技术、产品包装、冷链运输上下功夫,进一步扩大枸杞鲜果市场份额,真正使枸杞成为保健养生的时尚水果。强化市场监管,加快质量检测中心建设,完善中宁枸杞大数据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功能,健全枸杞质量监管体系,推行枸杞市场准入合格证制度,严厉打击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和假冒伪劣枸杞,确保质量安全,让群众放心消费、安心消费。大力推广使用中宁枸杞商标,统一形象包装物,严格商标准用审批和质量安全追溯标识管理,规范“中宁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绿色食品等标识使用,开展“双打”专项行动,进一步提升“中宁枸杞”中国驰名商标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加强品牌保护,强化对外宣传,办好第三届枸杞产业博览会和第二届枸杞产业科技创新大会,通过广播电视、政府网站、微信微博公众平台,拍摄专题片、短视频APP,举办推介会、展会、成果发布会等形式,加大中宁枸杞对外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对中宁枸杞的认可度,扩大中宁枸杞品牌影响力。培育发展枸杞文化产业,加快《中宁枸杞志》的编著工作,讲好中宁枸杞故事,传承弘扬中宁枸杞文化。硒砂瓜产业方面,重点推行绿色标准化生产管控标准,严格执行硒砂瓜种苗种子经销备案、生产经营档案管理等制度,把好种苗种子质量关口,严厉打击生产经销带毒种子、带病种苗,实施病虫害综合防控措施,大力推广测土配方和有机肥使用,推进机械深松和轮作倒茬,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态环境,切实提高硒砂瓜品质。草畜产业方面,坚持草畜一体化发展思路,落实牛产业发展规划,支持宁特农业集团公司发展优质牧草种植、基础母牛繁育、饲料加工配送、肉制品加工、粪污资源生产有机肥、冷链运输、终端销售等全产业链项目,构建“基础母牛+银行+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大户配送等方式,多种形式发展草畜产业,辐射带动群众建设家庭农场、家庭牧场,带动农民增收。支持天宁牧业、兴垦、牛一、延运建设现代化奶牛、肉牛示范牧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坚持建一个企业、创一个品牌,通过产销对接、农超对接等,拓展畜产品销售市场,使草畜产业成为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创建自治区级现代农业(草畜产业)示范区。功能农业方面,顺应未来农业向功能农业发展的趋势,充分挖掘县内硒资源富集优势,以富硒枸杞、富硒硒砂瓜、富硒苹果、富硒红枣、富硒蔬菜等为主打,在开发农产品保健养生功能上下功夫,做大功能农业,做响富硒品牌。加大药食同源食品的开发力度,着力挖掘一批高附加值的功能性食品,以“功能食品+功能农业+康养休闲”等模式,统筹推进设施蔬菜、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等融合发展,形成“一乡一品”特色产业。抓好生猪稳产保供,坚持粮经饲协调、种养加一体,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年出栏生猪30万头以上。三是加快服务业提档升级。以推进服务业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特色化为发展方向,重点推动枸杞产业、商贸、信息、物流与旅游一体化融合发展,拓展新领域,培育新热点,形成服务业发展新格局。要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快华夏特钢铁路专用线、华夏物流铁路专用线翻车机、天元公用型保税仓库、五三六处铁路专运线货场建设,依托中宁东站,发展以冶金、建材等为主的大宗物流,带动物流园区拓展中转集散、分拨配送等功能,建设综合型物流配送平台。推促乐家商贸仓储物流、路航生鲜肉冷链物流、永寿堂枸杞冷链加工等项目建设,引导企业发展仓储保鲜、物流配送等商贸服务业态,完善商品物流体系。开展服务业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市场培育,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服务品质,培育一批城市商业街区、商业网点和夜间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要着力发展电子商务。依托电商产业园,支持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拓展业务领域,促进电商与物流、商贸、农业农村融合发展。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加大电商人才培训力度,规范农村电子商务运营,建设乡村物流配送中心,力争实现农村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点全覆盖,创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县。要积极融入全域旅游。抢抓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大保护大治理机遇,坚持旅游与乡村振兴、脱贫产业、黄河文化、枸杞文化、田园风光等深度融合,引进一批文旅投资,沿黄河两岸既种农田又种风景,既发展特色产业,又建设美丽乡村、休闲农庄。启动建设舟塔特色示范村、石空枣林、南山公园、黄羊湾古村落、华腾牧场、白马星月湖等旅游景点,做好双龙山石窟、天湖、等旅游景点前期规划工作,大力发展以生态、康养为主,融合现代农业、旅游观光、体验采摘、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特色康养基地;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村落、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做好资源整合和基础设施配套、服务配套,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精品,争取纳入全区旅游重点线路,创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