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盐城海盐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可行性分析成果

盐城海盐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可行性分析成果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盐城发展史就是一部海盐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盐城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海盐发展史,盐城海盐文化则是中国海盐文化的一个缩影。此应为汉代宫廷御用,墓主可能是一盐官,显示其与朝廷皇室有着亲密交往的特殊关系。石闸以鸳鸯造型组合,更见古代先民治水的智慧,是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盐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时西溪为当地海盐仓储中心,此塔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海盐运输的指航标志。

盐城海盐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可行性分析成果

(一)盐城发展史就是一部海盐发展史

从某种意义上说,盐城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海盐发展史,盐城海盐文化则是中国海盐文化的一个缩影。盐城位于苏北沿海中心,在北纬32.85°~34.2°和东经119.57°~120.45°之间,沿海北起灌河入海口,南抵东台南坝港,全长582千米。淮河在其北端入海,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型气候。这一带是不断淤长的泥沙型海岸,海拔高度一般在0~5米。纵横交错的沟渎、平坦的滩涂、广阔的水域和茂盛的芦苇、茅草丛林构成基本地貌,是进行海盐生产得天独厚的地区。考古发现,距今5000多年前,有先民来此开发,他们以捕鱼、狩猎为生,因海浸又迁徙他乡。周代,海岸线逐步稳定,便有先民来此搭灶煮盐。初为淮夷地,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吴、越、楚。汉武帝时期元狩四年(前119)便因盐而置盐渎县,东晋义熙七年(411)改名盐城县。唐代在盐城专设“盐监”。宋时盐城境内有盐场9个,朝廷在境内西溪专设盐仓,名相晏殊、吕夷简范仲淹先后任盐官于此,明代境内盐场发展到13个,明清随着海岸东移,当地盐产日广;到清乾隆时期,淮盐的行销进入了黄金时代,当初的盐场、盐仓逐渐成为当地的城市、集镇,这也是成就扬州繁华的主要支撑。虽然清末民初,海岸线东扩,海水渐淡,产量不稳,张骞为发展新兴产业在这里发动了“废灶兴垦”,开发土地种植棉花,盐城海盐产业主导地位逐渐让位于农业。但海盐产业仍是当地重要产业,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为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夺取全国政权做出了重要贡献,盐城至今仍是江苏最重要的海盐产地。

(二)盐城海盐物质文化遗产折射出盐城悠久辉煌的海盐史

几千年来,进行海盐的生产、运销一直是盐城人民生活的主体,150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浸透了盐卤,各种历史文化遗存无不打上海盐文化的烙印。

1.古墓葬

盐城已发现60多处(群)古墓葬,其中宋元以前的古墓葬主要集中于古代沿海一线,汉代墓葬有30多处(群),北起阜宁羊寨,南到大丰刘庄。这一带仅有零星石器时代晚期和周代遗址,到了汉代出现众多汉墓,直观地反映出战国以后盐城地区借海盐之利迅速发展起来的历史。仅盐城周围就有5处较大规模的汉墓群。其中三羊墩的1号汉墓不但陪葬物较丰,而且墓中出土2件漆盘,标有“上林”“大官”字样。此应为汉代宫廷御用,墓主可能是一盐官,显示其与朝廷皇室有着亲密交往的特殊关系。汉代以后的古墓葬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因盐业生产兴盛发展的历史,特别是位于建湖庆丰的元新兴场典史崔彬墓,从其墓志可以看出,崔彬年轻时即进入新兴场担任官吏,先后在新兴、伍佑、刘庄三场任职30多年。墓葬为石、砖、木三层套椁墓室,随葬品丰厚、精美,体现了当时场署管理人员富有的生活状况,为研究当地盐场的历史留下了宝贵的实物佐证。

2.古建筑、古遗址

昔日海盐产销中心留下了大量古建筑、古遗址。

(1)古海口栈道。古海口栈道位于东台西溪镇。西起镇犁木街东端,东止老海道桥(旧时海大口子),全长1600多米(俗称“三里路”)。史载,古海口栈道始建于西溪镇期间,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当时盐民、渔民下海作业,肩扛担挑,运盐送草,在滩涂沼泽地带行走十分困难。于是建造了这条西溪集镇通往海口的人造土栈道,这条栈道是海盐生产史的重要见证。

(2)范公堤。范仲淹在天圣六年(1028),筑成海堤,北起刘庄场(现大丰市境内),南至栟茶场(今如东县),底宽9.2米,顶宽3.1米,高4.6米,全长90500米。从刘庄场向北至庙湾场(今阜宁县),后人陆续修筑防海大堤总长230000多米,统称“范公堤”。现草堰境内一段,约2000米还保留着古堤的原貌。

(3)桥闸。在西溪、丁溪、草堰、庙湾等处许多建于宋、明、清代的桥闸,主要为了抵御海潮,排泄积水以利海盐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些不同时期桥闸的建筑的风格,也反映出受到不同地区文化的影响。大丰草堰石闸(又称“鸳鸯闸”)是范公堤上十八闸中遗留下来的珍品。草堰正闸与丁溪闸、越闸等构成草堰独特的闸文化。这座石闸建在北宋天圣五年(1027),闸身坚固,闸底用杉木密密打桩,上覆石板,闸身均用巨石垒砌闸孔,两侧的闸垛上凿有石槽。该闸是苏北里下河地区古代用于泄洪排卤、抵挡海潮、控制水位、调节水系的重要水利设施,也是兴化水入海的咽喉之处。石闸以鸳鸯造型组合,更见古代先民治水的智慧,是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庆丰桥。建于南宋淳熙年间,明崇祯时名士杨大成募修,清乾隆年间重修,道光九年(1829)再修。桥上砖石混砌,并列无锁石,为单曲拱桥,桥身连同桥坡纯弧形巨石构架支撑拱门。是盐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永宁桥。河东两处正面踏坡通古街,南通河东沿岸茶馆、酒肆、八鲜粮行;河西三处正面踏坡直通西方庵,南北通向夹河沿岸商店林立的繁华地带。是盐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4)北极殿。古镇草堰有一座古刹北极殿,始建于何年已无法考证。此殿规模宏大,山门前为飞檐琉璃瓦照壁,山门上嵌有白玉石横额,上镌“北极天枢”4个贴金大字,前殿内供有四大金刚塑像。穿过天井是正殿,中间供奉北极真武大帝,东厢供雷祖,西厢为僧房,殿后为上、下两层藏经楼。北极殿不仅年代久远,而且是吴王张士诚的起义之地,因而声名远播。张士诚死后,北极殿成了人们祭拜“地藏王”(实为“祭张王”)的地方。北极殿附近还有一座王姑墓,是张士诚之妹张士英之墓。

(5)泰山护国禅寺。随着海盐业的发展,唐宋以来,西溪的宗教盛行,寺庙遍布,香火旺盛。在面积不太大的古镇上,寺庙庵堂竟然有几十处。坐落在西溪晏溪河南、通圣桥下,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的泰山护国禅寺迄今已近800年,是中国佛教协会公布的江苏省名寺之一,东台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藏有隋唐兵器等众多文物。

(6)海春轩塔。东台西溪处的海春轩塔,建于北宋。时西溪为当地海盐仓储中心,此塔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海盐运输的指航标志。

(7)古民居。在富安、安丰、东台、草堰、白驹等历史上的重要盐场有着10多处(群)明清古代民居,其建筑风格以江南和徽式建筑为多,是明清时期江南、安徽等地盐商,为顺应盐政改革而来到海盐生产经销前沿,建造的民宅、商店、钱庄等。它们都是反映海盐之利带动当地经济繁荣及促进文化交流的实物见证。

(8)避潮墩。昔日沿海滩涂上曾有近百处避潮墩,现仅存10多处,是盐民为躲避海潮救生的特殊建造物,显示了海盐生产的艰辛、危险和盐民们团结、冒险的精神。

3.反映海盐生产历史的工具

盐城出土了大量历代海盐生产工具,其中有唐宋时期的盘铁、宋元时期的切块盘铁、明清时期的切块盘铁和清末民初的锅丿及其配套的工具。同时盐城文博工作者陆续征集到了板晒、池晒、滩晒用的板框、竹管、石碾、翻耙、翻板、风车等。这些文物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出海盐生产技术演变过程,为盐城独有。

4.古河道

盐城水网密布,是著名的百河之城。串场河是盐城古河道的重要代表,该河是古代以盐城为中心的苏北沿海中部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产物。串场河北起阜宁城畔的射阳河,南达南通市海安境内的通扬运河,全长170多千米,串联着近20个历史悠久的城市、集镇。在这片广袤的滩涂上,自春秋战国,从“海中之洲”上星星点点的煮盐亭灶,到一个个煮盐集镇的形成,都与串场河相关联。串场河及其沿线的文化遗存,无一不是海盐文化的产物,串场河更是它们重要的形象代表。

(三)盐城海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价值高

盐城历代民情风俗、文艺作品反映了海盐文化对当地人民生产生活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盐城进行的多次民间文艺调查和非物质文化调查的成果中,涉及海盐生产、运销、盐民生活内容的占到相当大的比例,不少海盐非遗项目列入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

1.奇特的海盐生产技术

盐城境内先后发现有唐代烧盐盘铁、宋代新兴场烧盐遗存、宋元时期切块盘铁、清末熬盐锅丿、灌东盐场晒盐八卦滩等一批从唐代到民国初期的海盐生产工具、遗迹、遗址。明代《天工开物》及盐城县志均有记载,勾画出了中国海盐生产技术从传说中的“煮海为盐”到“淋卤煎盐”,再到“晒海成盐”的独特历史演变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煎盐亭灶皆废,盐场引进了许多现代生产工具,并不断地革新技术,海盐生产已走上了现代化的轨道。灌东盐场,每年产盐20多万吨,庞大的吞吐量在灌河码头进进出出。射阳盐场、新滩盐场等盐场规模也相当可观,至今盐城仍然是海盐生产的重要基地

2.奇妙的地名文化

几千年的海盐生产、运销历史,在盐城境内留下了许多独特的地理名称和建筑,它们间接地反映出海盐生产工具、方式、组织形式、运销及特殊需要等方面的特色。据不完全统计,盐城境内有700多个显示海盐文化特色的地名。(www.xing528.com)

场。指盐场,是古代设立的一种产盐的专门机构,以海盐生产组织为名称,始设于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如新兴场、伍佑场、东台场、何垛场、丁溪场、小海场、草堰场等10个盐场,即历史上著名的“淮南中十场”。后因场署周围居住的人多了而形成了村庄,场名便成了地名,如当今的富安、安丰、梁垛、东台、何垛等,所不同的是在原盐场名称后面去掉了“场”字。因当时各盐场是沿范公堤而建的,所以,由“盐场”而得名之地均分布在原范公堤沿线。

亭。《旧唐书·食货志》载:煎盐处为“亭场”,即取卤制盐的地点为亭场。由于东台为重要盐区,至宋代已亭场林立,故东台又在一些文人的笔下有了“东亭”这个名称。

团。自汉代,煎盐工具使用的是巨大“盘铁”,一副盘铁分四角,每角又分数块,分户保管,使用时再用铁栓拼成一盘,彼此牵制严防盐民私煎、私贩。到了唐代,废盘铁,改用又高又大的铁锅,铁锅虽比盘铁有所改进,但仍比较笨重。所以,这一时期的盐灶都比较大,每灶都有亭户数家,轮流共煎,亦称“团煎”“团煮”。直至明万历年间,官府改造煎具,制造统一轻便的小型铁锅丿,推行小灶制,从此,传统的“团煎”改为“散煎”。但带“团煎”之意的地名仍沿用至今,如大丰市的新团、西团、大团,东台的正团、中心团、杨家团、新团、南垛团、西海团等。由于“团煎”之时,境内盐灶分布在范公堤沿岸及其以东附近,所以带“团”字的地名大多分布在今东台市、大丰市境内。

灶。特指旧时煮海水煎盐所用的盐灶,由土垡砌成,灶台圆形,四周开灶门,用以烧草,上置煎盐的锅丿煎具。北宋开宝七年(974),西溪设盐仓监管盐场后,各场煎盐均为官盐制,为防盐民私煎,曾规定每场设盐灶10座,每座有灶民20户,按场造册,划3~5灶为1甲,每甲设1名甲头,专门监视盐灶起火、停火,督催灶民纳盐归仓。于是,每座盐灶便有了各自不同的名称。后来,有些盐灶周围住房多了,发展成村庄,灶名便成了地名。一般以灶户的姓氏、称谓或绰号而命名者居多,如沈灶、包灶、朱灶、陈家灶、张家灶、孟家灶、刘家灶、袁三灶、练七灶、李四灶、野花灶等。另一种是以灶所处的东西南北中的方位命名,如南张家灶、北张家灶、中张家灶、东顾家灶、西柳家灶等。再有一种是以灶排列的顺序号命名,一是单纯顺序号,如头灶、一灶、三灶、六灶,最多编号为十六灶;二是顺序号前加姓氏,如朱家一灶、丁家五灶、何家十灶;三是顺序号前加方位,如东七灶、西八灶。也有以事物命名的,如福灶,相传宋开宝年间,虽累遭水灾,该灶却丝毫无损,有福兴旺盛之兆,故得名。安丰原有座盐灶,被海水冲毁后重建,因而取名“新灶”。“货郎灶”则因邻户是一家挑货郎担做生意的而得名。灶名起用于宋代,至明代,因盐区东移至范公堤以东附近,所以,带“灶”字的地名也随盐区的逐步东移而由范公堤逐渐东移至今头灶、六灶、南沈灶一带。

丿。这是煎盐用的一种敞口的铁丿锅,直径1米,深7厘米。兴用于明万历年间,当时废大灶改小灶,统一推行轻便的锅丿煎具,灶台置前丿后锅,一灶一锅两丿或三丿,锅预热盐卤,然后再将热卤入丿,经猛火直烧,结晶成盐。至清代,盐区再度东移至今黄海公路附近,新增盐灶周围居住的人也日渐增多,形成了村庄,这些村庄便以姓氏加一个“丿”字命名,以示该姓氏的人曾在此烧过盐。如曹丿、华丿、潘家丿、孙家丿等。

仓。这是贮存盐而命名的地方。指盐区积贮盐民所煎之盐的盐仓。西汉时吴王刘濞在今泰州设置海陵仓,用地积贮如皋蟋溪地区所煮海盐。唐开元二十二年(734),扬州设仓,堆存转输通、泰场盐。北宋建隆年间,泰州盐区(东台原属泰州)仅设仓一处。至明洪武元年(1368),泰州盐运分司下辖各盐场均建仓储盐。凡灶户所煎之盐一律经报数、过秤、登记、捆包、验收后入仓堆存,待转输运销。一时间,盐城境内设仓若干。至今仍带有“仓”字的地名有一仓、三仓、四仓、五仓、西仓、西溪仓、便仓等。

总。“荡为草源,草为盐母”,各盐场把沿海草荡划分为与海岸线垂直的若干长条块,高价出租给灶户煎盐,时称长条块为“总”,如头总、五总、八总、十总、十二总、十八总等。这些地名以当年茂草丛生的今许河、新街、唐洋等地居多。

垛。盐民煎盐灶烧火用的是柴草,每逢秋冬季节,盐民们将租得的海滩草荡里的柴草收割,堆成一个个巨大的草堆,又称“草垛”,以便来年煎盐用,一些地名便由“垛”而得名,如梁垛、何垛、园垛等。

坝。这是为防止偷运私盐而设立的关口。在东台市的安丰古街、大丰草堰镇古街都有“坝”的称谓。

墩。这是盐民为躲避海潮、海啸而堆砌起来的高墩。最初他们以沿海的土丘(经考古调查一般都为汉代墓葬)为基础加高而成,后来专门组织人工堆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些人口聚居的村镇,如盐城市区的头墩、三羊墩,亭湖的青墩,射阳的鲍墩,阜宁的沟墩等。当年煎盐用的盘铁,点卤成盐用的皂角等均在地名中找到踪迹,如滨海有铁盘洋、天盘,响水有皂角村、皂角等自然村组的地名。民国时期沿海各场掀起废灶兴垦高潮,这个时期垦区新设的地名就有盐垦公司的印痕。大丰市的地名就是源于1917年张謇创办的名为草堰场大丰盐垦股份有限公司。裕华镇地名源于1922年陈仪创办的名为裕华垦殖公司。新丰、阜丰、德丰、成丰、广丰等地名均源于大丰盐垦公司各工区的名称。通商镇是从1919年张謇创办的通燧垦殖和1930年赵汉生创办的商记垦团两盐垦公司各集一字而得名。以上这些“咸”地名,作为地域文化中的“活化石”,如今已深深镌刻在盐阜大地上,成了一个别致而有趣的文化符号。诸如此类因烧盐而得名的地名像闪烁的繁星,随时空隧道有规律地分布在盐城境内的范公堤畔。

3.奇异的集镇文化

随着海盐生产的发展,境内有了贯穿南北的范公堤、串场河,其间庙湾、新兴、伍佑、刘庄、白驹、草堰、小海、东台、安丰、梁垛、富安等十多个盐场,已逐步形成为今天的重要集镇或县城。这些集镇有着它们共同的特色,是海盐集散管理文化的集中反映。首先,在布局特色方面,串场河一般都从该镇西侧绕弯而过,镇中心有一夹河道一般是南北向,两边码头林立,其东侧一般都为临时仓储,西侧有巷道(设有坝,以验证据)通向串场河畔。所有产地来船,必须进入中心河道,由此北上淮安,南下扬州,现东台安丰、大丰草堰(包括丁溪场)都保持着原有格局样式。其次,在夹河两岸,则有长长的古街,或石板铺就,或青砖密砌,两边各时期的各具风格的苏式、徽式民房建筑与横跨夹河之上形式多样的桥梁,显现出由于海盐业的繁荣而带来的各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4.独特的民间风俗

盐城自古以来就是盐业生产中心,境内以盐民为主,因而保存了大量的与盐民日常生活有关的谚语、俗语及民间文学,在《盐城民间文学集成》《江苏省盐业志》等书中有着相当的辑录。沿海居民还保留了一些特别的风俗,如海盐产区历来祭祀的有盐宗——传说中发明“煮海为盐”的夙沙氏,龙王——保佑风调雨顺,盐民无灾无难,获得丰收。在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祭灶”而不是“送灶”,因为盐民煎盐是依靠灶火的,所以不同于普遍的“送灶”风俗;每年的正月初六为盐婆生日,是盐民们祭拜盐神的重要日子等。

5.惊世的哲学思想

盐民哲学家王艮、朱恕的出现,是海盐文化对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贡献。明代,出生于东台安丰的盐民王艮(1483—1541),通过对王阳明哲学思想的学习研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长期的独立思考,提出“百姓日用即道”的哲学思想,在盐民中广为宣讲,当地的“东淘精舍”就是他的主要讲学场所。在淮南地区的大丰草堰有以朱恕为代表的弟子追随,成了盛极一时的盐民哲学家,其学说形成著名的“泰州(当时东台安丰属泰州)学派”,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6.不朽的文学作品

以吴嘉纪为代表的盐民的诗作是中国诗坛上海盐文化的一朵奇葩。当地已搜集到反映海盐生产、盐民生活的各类文艺作品300多件(篇),以诗歌为多。其中既有民间歌谣如《盐丁叹》,也有文人墨客的诗作如孔尚任的《过西团》等。李汝珍在盐城草堰场留下了《镜花缘》,施耐庵在白驹留下了《水浒传》,与弟子罗贯中撰写了《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等。

7.闻名中外的名人传说

北宋年间先后出过西溪盐仓监的三任盐官,他们是晏殊、吕夷简、范仲淹。他们在西溪时都创下了政绩,先后入京为相,史称“西溪三宰相”。在同一个低层职位,陆续产生三位名相,这在古今中外都是罕见的,他们在盐城留下了大量传说。张士诚、沈拱山、施耐庵、卞元亨、陆秀夫、陈琳、西溪三将军等也留下了闻名中外的传说。

8.传世的民间艺术

地方戏剧淮剧——表现海盐文化的典型剧种。淮剧原是江淮地区的一种傩戏,当地贫民(包括大批盐民)的困苦生活为其唱词的主要表现内容,唱腔多为带有悲剧色彩的哀怨的民间小曲,为“门叹词”和“香火戏”所吸引和应用。明代开始,由于海盐运销制度的变革,许多徽商来到盐城地区,作为京剧艺术的主要前身的徽剧也开始在盐城沿海一带流传。清代以来,徽剧与唱“门叹词”“三可子”、香火戏的艺人同台演出称为“徽”夹“淮”,以后又逐步发展成江淮地方小戏,并在唱腔音乐、演出剧目和化装服饰等方面逐步丰富起来,为淮剧的形成和后期发展为完善的地方剧种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名扬天下的盐城杂技——盐城十八团产生也与海盐文化密切相关。盐城民间的龙舞、荡湖船、花担子、河蚌舞、彩球舞、九狮图、花鼓、莲湘等也各具特色,多姿多彩。

9.珍奇的民间工艺

盐城民间工艺品种类繁多,异彩纷呈。唐代以来即有发绣、木雕等稀世珍品;明清时东台曹氏木雕、唐氏羽扇、西团发绣、安丰木芙蓉织品,建湖周氏冶铁铸造、李氏花炮,滨海、阜宁的面彩塑都誉满江淮,有的还作为贡品为皇家御用。新的时代推动了民间工艺新一轮的创新和发展,如今,盐都老虎鞋,东台的发绣、葫芦画,射阳的农民画、刺绣,建湖的花炮,阜宁的玻璃工艺品、面塑,滨海、盐都的柳编,盐都、大丰、射阳的长毛绒玩具,滨海的红木雕刻,大丰的麦秆画等,不仅成为地方的特色文化品牌,而且不少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一些民间精品还走出国门远销外国。

(四)政府保护措施得力民众主动参与保护

盐城市政府高度重视保护海盐文化遗产,2001年,大丰草堰古盐运集散地保护区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后,2005年省政府又批准了该保护区的规划方案;盐城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镇各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9处。2008年中国·盐城海盐博物馆的建成开放,连续五届海盐文化节的成功举办等,让海盐文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同。如今,全国各地来海盐馆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交口称赞。盐城市以中国海盐博物馆、海盐历史文化风貌区、大丰草堰古盐运集散地、东台西溪、富安、安丰等海盐文化保护区、射阳盐垦文化区等为平台,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盐业企业的合作,与有关部门密切联系,积极组织做好海盐文物、资料的调查、征集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海盐文化的研究,继续举办海盐文化节、海盐文化研讨会等相关活动,努力开发范公堤、串场河沿线海盐历史文化资源,加大宣传、保护、利用力度,不断丰富海盐文化内涵,打造盐城海盐文化名片。由于盐城市各级政府对盐城海盐非遗保护措施得力,民众主动参与保护,盐城市以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为抓手,带动盐城海盐非遗保护工作的整体开展,已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盐城海盐非遗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盐城已编辑出版普查资料汇编10册,汇编项目802个,排查非遗线索14427条,基本查清了全市海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和传承现状。市、县两级非遗第一批名录全部建立,建湖县、亭湖区还公布了县(区)级第二批名录。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海盐非遗项目3个,省级31个,县级128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