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阜地区因为是历史上形成的冲积平原,人们过去生活主要以农耕和渔猎为主,故而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出行,很多因生产生活所需和亲朋之间礼尚往来而成行。此地人的出行风俗,主要有如下几种。
回娘家 此俗多为出嫁闺女所为。此地闺女回娘家,在盐阜地区的历史上通常有被动和主动两种情况。一种是约定俗成的地方风俗,比如带孩子回娘家“晾尿汪”,二月二“龙抬头”回娘家吃馒头,五月端午节后回娘家“吃粽子”,六月初六回娘家“歇夏”,八月十五中秋节后回娘家吃月饼,这些均是女方娘家为主动,主要是按照地方风俗带闺女回家,以体现父母对女儿的关爱。另一种情况是闺女主动回娘家。闺女主动回娘家,大多不外于两种情况:一种是借助农闲,主动回娘家帮助母亲做做家务或针工杂活,以体现女儿的孝敬;一种是闻听父母身体不舒服,主动回娘家进行伺候和照应。这两种情况,均充分体现了做闺女的对父母的一片真情。同时,也证明了盐阜人为什么喜欢把闺女比作“小棉袄”。此俗现在仍很盛行,特别是一曲《常回家看看》,不仅道出了老年人的心声,也让许多青年人加深了对父母心情的理解,从而更主动地承担起孝敬双亲的责任。在此地,过去无论被动回娘家,还是主动回娘家,通常闺女回娘家时都要自带一个小包袱,手拿铜尺,在娘家力求为父母多做一些针工线活。
走亲戚 这是加强血亲和姻亲之间感情沟通和联络的一种地方风俗。此地人认为,是亲戚就应该经常互相走动,谓之“面皮越擀越薄,亲戚越走越亲”。当然,盐阜地区的走亲戚,并不是两下跑跑为了好看,也不是为了凑热闹,都是有特定内涵的,主要是为了增进了解和感情。通常情况下,除了正常的礼尚往来以外,有这么几种情况肯定是要主动上门的:一是对方家庭遇有不幸,都会主动登门进行安抚和慰问;二是对方家庭不和睦或者是遇到不顺心的事,感到苦恼和苦闷时,都会借走亲戚之名,上门进行认真疏导和规劝;三是得知对方家庭生活困难,或者经济拮据,也都会主动上门解囊相助,或者是帮助其想办法;四是闻听对方家庭与邻居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为防意外,也会主动上门,以亲戚的名义进行化解和协调;五是时间长了,主动上门问问情况,若对方主动提出一些问题与之相商,也会毫不保留地直抒己见。除此以外,大凡田间青蔬瓜果新上市,也会主动挑选一些,借助走亲戚以此相送。
“走亲戚”,虽为亲戚之间互相往来和走动的一种形式,但充分体现和反映了盐阜人互相帮助的一种精神,把往来置于情理之中,既使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又能使人受到理性的启发,日久也就成为盐阜一俗。
访故旧 盐阜人很重感情。在日常交往中,他们不仅注意结识新朋友,同时也从来不忘老朋友,特别是对一些曾经有恩于自己的老领导、老同志、老朋友、老熟人,或者是老师、老邻居,他们都会利用闲暇时间或者是节日主动登门看望。由于这种看望多带有感恩和报答的意思,因此,前往时通常都会事先备置一些礼品,既作为故旧相见的见面礼,也作为个人的一种心意表达。宾主相见,分外亲切,既询问近况如何,又畅叙友情。询问近况,主要对其近来生活及健康状况进行全面了解,以便更好关心;畅叙友情,主要是通过往事重提,来促进感情的进一步交融。即使有些故旧已经离开了人世,他们亦会通过走访和看望这种形式,把自己的一腔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对逝者进行缅怀,对其遗孀和子女进行安抚与慰问,从不做“人在人情在,人死两分开”的无情之事。也正因为盐阜人非常注重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这一份真情,所以很多人都认为盐阜人诚实厚道,很乐意同盐阜人打交道、交朋友。盐阜人自己也将其视为一份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倍加珍惜。
赶庙会 这是盐阜人过去出行参与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庙会”,在盐阜地区过去是一个集祭祀、经营和演艺于一体的集会。它通常是在节日或者规定时间内,在寺庙里边或者在寺庙附近的集市进行。赶庙会,此地的风俗是不管男女通常都先要到庙里去敬香、祈祷或许愿。其中,男子多以去文庙朝拜孔子为主,祈求孔子能使子孙才思敏捷、文采过人。如果是女子赶会,一般为两个女子结伴而行,以便互相照应。当然,人们出行赶庙会,不仅仅是为了参与各种祭祀活动,以表虔诚,为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人畜平安,还常常借用这个机会来购买自己所需的生产和生活用品,同时,亦可尽情地观看各种手艺人精巧的手工技艺,诸如捏泥人、剪纸花、糊灯笼等。有时还顺便看看各种艺人所表演的各种各样的“杂耍”,可谓一举多得。所以,每逢庙会,此地的男男女女只要有空,一般都会争相前往,即便在过去较为封建的时代,由于有这个风俗,一般长辈也从不阻拦。
跑码头 这是此地生意人的出行所为。此地一些生意人很注意本地资源的充分利用。他们通常会把本地各有特色的地方产品聚集起来,然后用船只将其销售到各地去,同时将其他地方的产品,特别是本地紧缺的产品,再用运输船只顺便带到本地来进行销售,从中赚取利润。此地人叫其为“闯江湖的”,也有的叫“跑码头的”。由于他们是为做生意而出行的,而且又走水路较多,因此,为了招财进宝和求一路平安,通常要选日子,有的常常还会以猪头三牲敬供河神、船神,在家里亦要焚香祈祷,以求神灵保佑。跑码头的人很辛苦、很灵活,也很讲诚信,不管生意做成与否,从来不会忘记自己的承诺,回来后都要向家堂菩萨上一些香火钱,以表自己经商人的诚信。
看社戏 所谓“社戏”,是此地人过去利用寺庙戏台,或者在露天搭台用来迎神赛会的一种演出。由于这种演出多为祭祀时对神灵的承诺,带有还愿性质,同时又是一种文艺演出,因此,为了表明人们的诚意,一般人家除了留下老人看门外,无论男女还是大人小孩,都会争相前往观看。这种出行多半是自发的,当然有时也是有组织的。对此,有的是全家同往,有的则是邻居相邀结伴同行。这种演出,有的在白天开场,有的在晚上进行。在此地演出场次最多,也最受观众欢迎的,就是淮剧《白蛇传》,蛇精白素贞为救丈夫许仙,发动虾兵蟹将水漫金山,大战老和尚法海。由于这出戏把爱情置于天地、山水、神仙和宗教及人与人的矛盾冲突之中,剧情跌宕起伏,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时至今日,只要上了一定年纪的人,若是兴致所至,没有人不会唱一段许仙“自从去到金山后”的唱词的。
由于社戏通常是在地方遇有灾害的情况下,地方庄主在祭祀时做出的承诺,因此,在地方风俗上不仅要求地方人尽量参加,而且要按人头或田亩筹资,以不断神灵香火。为此,此地人看社戏更多也是为了表达虔诚之心。(www.xing528.com)
赶集 这是此地人过去进行物质交换的出行风俗。所谓“赶集”,就是忙着到附近的集市上去出售自己生产的产品,或者是进行简单的物质交换,购回或者是换回自己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此地有兴集的风俗。为了便于人们进行物质交换,过去此地一般在方圆二十里左右就要兴一个集,而且附近每个集的逢集时间又是相互错开的。通常五天逢一节,有的选择“一六”集,有的选择“二七”集,有的选择“三八”集,有的选择“四九”集,也有的选择“五十”集。此地集市上销售和交换的产品多为农副产品。在集市上专门设有粮行、草行、牲畜行、家禽行、纺织品行等。具体的由开行的对买卖双方进行合价,开行的只拿一个手续费用。逢集期间,集镇上大多经商的人家,也借此机会面向大众销售花布、日杂、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等。所以,此地每到逢集,集市上通常都是人山人海,好不热闹,满街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成交拍板声,构成乡村集市特有的主旋律。
由于集市上买卖双方的需求不同,有时候有些产品在一个集市或一次集市上是不能销售完的,也有的是不能称心如意地购进的,为了早卖完或早购进自己所需的产品,人们通常是跑完这个集,又要忙去奔另一个集,故而也就有了“赶集”之俗。
赶考 这是过去读书人的出行所为。在科举制度下,此地设有学宫,多以乡试、会试为主,主要选拔童生和庠生,然后再赴淮安府或泰州府(盐城历史上曾经分属淮安府和泰州府)应试考秀才,直至考举人和进士。民国以后,提倡新学,但此时公学和私学并举,一般人只能在就近的地方读小学和私塾。那时候,教育并不普及,即便是县一级初、高中也是很少的。好在过去学校实行自主招生,并没有统一的招考时间,所以一些求学心切和想深造的学生,常常阅读各地学校的招生简章,赶赴各学校参加招生考试。有的人唯恐有误,常常是备足经费赶了这场考下场,一个夏天能连赶几场。待到发榜时,也常有同一个人同时被几个学校录取的情况。出行在外忙于赶考,很是辛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地的考试制度和全国一样,普遍实行地方统考,而且日益规范。但“赶考”出行之俗在本地仍很流行。人们仍然常常把孩子参加统一考试叫作“赶考”,并保留着传统的风俗习惯,即在孩子临行前,各家家长都要为他们包一些粽子或蒸一些糕点让他们食用,希望他们能“高中”榜首。
做客 所谓“做客”,此地人也叫出行做客,俗称“出客”。出客大多是因为亲戚朋友家庭遇有大事,诸如孩子生日满月、儿女婚嫁、老人祝寿、家有丧事、子女参加工作等,按照地方风俗,以家庭友好使者的身份前去祝贺,或者是凭吊,或者是庆祝,以表亲友之间的一份真情。作为客方,主家对其到来一般都非常客气,通常在其到来时都会以茶水相待。按照此地风俗,若主家上圆子茶或枣子茶,作为客人是不能全部吃完的,正常情况下应留一些,以表礼貌,也作压碗所用,否则就会被人笑话。若是参加别人家喜宴,一般膘团席中的肉团子每人三只,只能少吃,不能多吃,这也是此地规矩。当然,盐阜人的出行风俗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些,还有多种情况。但是,按照盐阜地区的风俗习惯,不管是哪种情况,只要出行在外,有三点是必须要做到的:一是家不问贫富,衣不问好丑,但必须注意端庄、整洁、干净、朴素、大方;二是不管是在人前还是在人后,都要注意仪表和举止,力求讲话得体,行为大气,与所参加的活动和氛围相协调;三是注重礼节礼貌,热情待人、严于律己,想人所想、帮人所帮、急人所急,这或许也是盐阜人出行在外能与他人相生相容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正常出行 “晴带雨伞,饱带干粮。”雨伞和干粮,这是盐阜人过去出远门必须带的两样东西。因为出远门毕竟不同于在家串门子,有一段赶路的过程。有道是“天有不测风云”,加上过去也没有天气预报,赶路的人最怕的就是遭雨。所以,有雨伞的带雨伞,没有雨伞的则戴草帽和斗笠(此地人叫斗篷),以防天有不测。就一般农家而言,多数人还是戴草帽和斗笠。因为草帽和斗笠既可以防雨,又可以遮太阳,走热了还可以当扇子扇风,走累了亦可以用草帽和斗笠当垫子用来坐下歇脚。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出行多骑自行车,为了防止外出遇雨,多带折叠式雨伞,晴、雨两用,极为方便,草帽、斗笠、蓑衣等物已淡出了现实生活。“饱带干粮”,因为过去沿途饭店较少,一般人经济也不宽裕,通常也不会在途中买饭吃,故而出门前常会自备一些干粮。干粮视家庭经济状况而定,在此地常见的有干面饼、米面饼、炒面、饼干子、面皮子,也有的会带些馒头(滨海、阜宁、响水等地称“大卷子”)、煮鸡蛋和煮熟了的山芋等。这些干粮通常放在包袱里面,斜背在肩上,可以连吃两三天。也有的会将干粮放在袋子里,并用木棍挑着扛在肩头,一看就知道是个赶路人。当然,也有少数人喜爱喝点老酒,用来解乏或者提神,他们的做法是,通常用葫芦或者瓶子装点散酒背在身上,随时可用。
雨雪天出行 过去没有现在这样的条件,雨雪天出行,都是不得已而为之。通常的做法是脚穿钉鞋和高木屐,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所谓高木屐,就是将木板锯成与脚大小相当的板块,在板面前后处打上相对称的四个圆眼,用布带穿进去,再在木板下面前后各钉上两块木块,然后提起布条将其绑在穿有鞋子的脚上。这种高木屐雨天防潮,雪天防滑,是盐阜人在社会实践中的一种发明。如果下雪天出门远行,一般人除了多穿一些衣服御寒以外,有的随身还会带些干粮或者老酒,以增添能量和驱寒。后来,有了雨伞和胶鞋,此地人雨雪天出门多穿防滑雨鞋、胶底鞋和高筒靴子,手持雨伞或身披塑料布以防雨雪。
夜晚出行 此地人过去夜晚出行,通常会带上一根棍,照明主要靠纸糊的灯笼或马灯,即一手拿棍,一手持灯笼或马灯。灯笼和马灯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照明、壮胆、避“邪”;棍的作用,一方面,主要考虑是道路不平,用此当手杖;另一方面,是防疯狗和驱赶毒蛇。由于此地为平原,青纱帐比较多,过去亦常有野兽出没,因此,这两样东西一样也不可少。据说,一般野兽都怕火,所以也有人在走晚路的时候,常常会从人家火炉里抽一根烧红的木棍拿在手上用来壮胆,如果路遇野兽,野兽见到火光自然就会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手电筒的普及和道路状况的改善,一般人外出夜行已不再使用马灯了。
此地人出行与人相遇,都会主动打招呼,相互问好。如果是同行,一方总会把另一方谦让到前边走。如果是过独木桥或者是路基不踏实的地方,一方又会将另一方让到后边走,并且会招呼“当心啊!”“慢点走”,以此互相关照。如果年轻人与老年人同行,年轻人会主动帮助老年人提行李、拿东西;如果是男女同行,若非女方所求,一般男的不会主动帮助妇女提东西,以避嫌。这些均为此地人出行的基本礼节和行为习俗。此外,如果在出行过程中遇到人家带新娘,都会主动为新郎和新娘让路。因为新娘坐花轿是人生第一回,且是新人,均不会为难对方。如果遇到出殡的,同样会主动让路。因为此地有“死人为大”之说。这些充分体现了盐阜人行为举止的文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