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明节:盐城区域民俗文化建设研究及探索

清明节:盐城区域民俗文化建设研究及探索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明节,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说它是节气,在于清明同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二十四节气之一。2006年5月20日,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来上巳节习俗亦融合于清明节。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加,正是春耕播种的大好季节。这也是人们清明节祭祖扫墓的真实写照。盐城的少女时兴清明时节到郊外春游,此地人谓之“踏青”。

清明节:盐城区域民俗文化建设研究及探索

清明节,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说它是节气,在于清明同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说它是节日,在于清明节既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又有欢乐踏青的喜庆气氛。2006年5月20日,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有关清明最早的文字记载,出自西汉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8]《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9]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的那天定为“日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冬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定为“春分”和“秋分”。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经确立。公元前104年,由落下闳、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清明节又是如何从节气演化为节日的呢?寒食与清明日子相近,而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动又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与清明就没有严格的区别了,清明节逐渐将寒食节习俗收归名下。后来上巳节习俗亦融合于清明节。在旧时,平常不能出门的女子也可以出门游玩。

2.清明节的传说

传说之一,相传唐朝黄巢起义军屯兵盐城喻口,反贪官、杀污吏。一些地方贪官污吏便在群众中造谣,说黄巢要杀人八百万,吓得一些群众纷纷逃难。一日,黄巢恰遇一大嫂身背大孩子、手搀小孩子逃难,问其原因,大嫂说:“身背的大孩子为丈夫前妻所生,小孩子为自己所生,听说黄巢要杀人八百万,若遇上黄巢,我就放下小孩子,背大孩子逃难,因为丢了小孩子还可以再生,而大孩子不可再生。”黄巢听罢,对这位大嫂很是敬重,如实告诉大嫂:“我就是黄巢。”并且说:“我们只杀贪官污吏,不伤百姓,我肯定不会杀你。”大嫂说:“你不杀我,你手下人难道也不会杀我吗?”黄巢说:“为了保证不伤害你,你回去在门檐插柳为标志,手下人就不会伤害你了。”于是大嫂回去告诉乡亲,家家插柳,这就是清明插柳习俗的由来。

传说之二,相传介子推为了帮助重耳躲避灾难,与重耳一起流亡出走,受尽屈辱。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他,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了给他吃。历经19年苦难,重耳回国做了国君,在对那些与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时,唯独忘了介子推。经人提醒,晋文公(重耳)猛然想起,深感愧疚,即刻派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封。然而,此时的介子推已背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晋文公派人去寻找,始终没有找到。这时,有人出了个主意,三面放火留下一面,试图火起之时好让介子推自己走出来。于是晋文公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了,始终未见介子推出来。晋文公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抱着棵烧焦的柳树已经死了,便哭拜一阵。然而,就在要安葬介子推的时候,却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的柳树的树洞里面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片衣襟,上面还题着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将此藏入袖中,把介子推母子分别安葬于大柳树之下。后来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不仅把绵山改为“介山”,而且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烧山这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严禁烟火,只吃寒食。不但如此,第二年,晋文公还亲率群臣,身穿孝服,徒步登山祭奠,以表哀悼,并将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将这一天定为清明节。

传说之三,相传秦朝末年,刘邦项羽几经征战,终于取得天下。他光荣返回故乡的时候,想要到祖上的坟墓祭拜。因为连年的战争,一座座的坟墓上长满杂草,墓碑东倒西歪,有的断落,有的破裂,无法辨认碑上的文字。刘邦非常难过,虽然部下也帮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黄昏的时候还是没找到他先祖的坟墓。最后刘邦从衣袖里拿出一张纸,用手撕成许多小碎片,紧紧捏在手上,然后向上苍祷告说:“先祖在天有灵,现在风刮得这么大,我将把这些小纸片,抛向空中,如果纸片落在一个地方,风都吹不动,就是先祖的坟墓。”说完刘邦把纸片向空中抛,果然有一片纸片落在一座坟墓上,不论风怎么吹都吹不动,刘邦跑过去仔细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先祖的名字刻在上面。刘邦高兴得不得了,马上请人重新整修先祖的墓,从此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他一定到先祖的坟上祭拜。后来民间的百姓,也和刘邦一样每年的清明节都到祖先的坟墓上祭拜,并且用小土块压几张纸片在坟上,表示这座坟墓是有人祭扫的。(www.xing528.com)

3.清明节的习俗

盐城民谚云:“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就天气而言,这一天则最忌讳天阴、下雨、刮风。俗信以为清明不明即为荒年之兆,“清明要明,谷雨要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因为此地人认为,刮风则兆示年景偏旱,下雨则对庄稼生长不利。“麦子不怕四季水,就怕清明一夜雨。”这也是此地人对长期生产实践的一个总结。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加,正是春耕播种的大好季节。

老盐城人的习俗一是扫墓祭祖。俗话说:“新坟不过周,老坟清明节。”为了表明后人对已故亲人的缅怀,一般人家在清明节前两三天都要上坟填坟,将坟墓整理一新,俗称“铎(duó)青”。待及清明时节,各家各户都要上坟烧纸,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如系新坟,家里人还要把酒菜拿到坟前进行供奉。此情此景正如唐诗所云:“南北山头多墓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这也是人们清明节祭祖扫墓的真实写照。人们除了进行家祭和到自家先人坟上烧纸以外,有的还会向邻近的坟墓焚纸作揖,进行祈祷:“我家亲老子(亲妈妈)在这里安家了,请各位多加关照,如有不到之处,请谅解,小的会给你老人家送纸钱的。”这些似为祖上做敦亲睦邻的工作,很有人情味

二是插柳。无论大家小户这一天都要在自家屋檐下插上柳树条,谓之“消灾避难”;这一天,还有上坟插柳,成年妇女头戴柳叶花和在河边植柳的习俗,谓之“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

三是踏青。盐城的少女时兴清明时节到郊外春游,此地人谓之“踏青”。此日,男人们都必须上坟,不能混入少女的人群之中,否则视为不正经。当然男人们亦有自己的一方天地,男孩子去沟边河坎拔茅针,青年男子大多会借此机会与游玩的男孩子一起放风筝或比试看谁风筝放得高来取乐。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唐代诗人高骈《风筝》诗云:“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在此地风筝不仅白天放,而且晚上也放,有的还会在风筝的拉线上挂上串串灯笼,被人们视为“神灯”,煞是好看。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此地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秋千最早叫“千秋”,汉代以后成为清明及其他如端午节、寒食节等节日的民间游戏。除此之外,还有牵钩(拔河)、蹴鞠、射柳等户外活动。

四是吃青团。清明时节雨纷纷,各种植物开始抽芽萌发,青草开始染绿大地。先民自然能在万物生发中发现吃的机会,于是做出了青团这种时令美食,配上时鲜蔬菜等,美美地将春天装进了肚子里。白居易诗云:“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酒香留客在,莺语和人诗。”老盐城人也有吃艾饼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流传下来的这些习俗,亦应客观看待,不可拘泥。尤其是对先人的缅怀和纪念,主要是为了表达后人的心意和孝道。因此,只要牢记先人恩泽,常怀感恩之心,无愧自我,即便有些形式未到,也大可不必自责,或是刻意为之。扫墓祭祖固然是清明节的重要主题之一,但也要赋予其新的内涵。扫墓的方式应当更文明、更健康,符合新时代要求,并非只有烧纸等传统的祭奠形式。鲜花祭奠、植树祭扫、网上祭祀等文明祭祖的形式正在兴起,走出传统悲情,让清明节真正“清明”起来。“树木千尺根于土,人生之本源于祖。”每到清明时节,海内外华人纷纷回乡扫墓祭祖,慎终追远,寻根问祖。清明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机会,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