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由国内竞争演变为国际竞争,医院要想在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中稳定队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一)抛弃传统人事管理旧观念
1.只用人,不养工
传统的人事管理“只用人,不养工”,忽视了对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因此,在人才使用过程中往往感到后劲不足,观念滞后,工作缺乏创新性。
2.管住了人才就是留住了人才
传统的人事管理常常把人才视作单位的固有财产。人才引进后,首先想到的就是采取何种办法控制人才,使其服从管理、听从指挥,因此人才到单位报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与单位签订合同,而且为管住人才在合同内容上费尽心思。这种引才方略常常使被吸引的人才感到合同就是卖身契。从报到的第一天就与单位产生了对立和不信任感。
3.有钱不怕招不来人才
“金钱”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在知识经济时代,大部分人才并不把“金钱”看得那么重要。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为获取高薪而“跳槽”的仅占9%。相反,寻求富有竞争力的事业目标、以人为本的宽松环境,则占“跳槽”人才总数的78%。
人事部门履行医院人才综合管理的职责,但人才的使用和管理与科室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与科室和医院的大环境有着直接关系。科室出现人才流失后,往往不是首先从自身管理上找问题、想办法,而是把责任推给人事部门、推给社会,认为这是人事部门的事。是一个社会问题,科室无能为力。
5.传统的人才短缺观
部分医院一方面在外界大肆宣传人才短缺,另一方面在医院内部又压制人才流动,导致医院内部人才配置和人才使用不合理。例如,部分科室在人才结构上出现了严重的倒三角现象,高级职称人员多,中、初级职称人员少,工作中出现指挥的人多,干活儿的人少。出现这种现象,已不是人才短缺问题,而是管理的问题。
(二)树立人才管理新理念
1.人才社会所有观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医院的管理者在人才的选拔、录用和使用上,要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合理调配和管理。加强医院之间、医院与国外同行之间的智力交流,扩大兼职高级卫生人才和客座教授的范围和人数,充分利用和开发院外卫生人才资源。
2.以人为本的观念
传统的人事管理只注重对事的管理,忽视了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现代人事管理则强调对人才的培养和开发,把人才看作是一种可开发性资源、一种增值性资源,需要不断地投入与提升,才能保持其自身的价值,并通过有效开发,实现资本增值。
研究探索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对充分调动医院各类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人才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想方设法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并根据不同科室、不同岗位、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切忌一个模式、一刀切。
3.“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观念
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作为医院的管理者,应该意识到形势的严峻。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外合资、合作医院、民办医院等都将逐渐增加。国外医药等相关企业进驻我国后,不可能从国外派遣大批卫生人才来我国,而将希望寄托于人才本土化。这是跨国集团的一贯策略和人才掠夺手段。他们将凭借高薪酬、高福利、高归属感等优势大举进攻我国卫生人才市场,争夺优秀、拔尖儿的骨干人才。面对外国企业的挑战,我国的医院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应战准备、在医院骨干人才的去留问题上有何对策等,这些问题都是医院管理者需要深思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留住人才从“进口”抓起
人才管理包括“进、管、出”三个环节。三个环节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构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
传统人事管理更侧重“出口”的管理,在人才“出口”问题上投入了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相反,在人才“进口”问题上则显得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科学化程度不高。以致出现专业不对口、结构分布不合理、大材小用、人才积压等现象。先天的缺陷带来后天的人才流失。(www.xing528.com)
现代人事管理注重对“进口”的管理。医院补充人才,首先要在科学定编、定岗的基础上,根据岗位人员空缺情况,提出人才需求计划,制定规范的岗位说明书,选择招聘渠道,成立招聘小组,面向社会招聘,并按新的人才管理模式,与被聘用者履行聘用手续,委托社会人才中介机构进行人事代理;在正式上岗前要进行岗前培训,介绍单位的发展史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单位的文化建设等;培训结束后,用人科室要举行简短的欢迎仪式,主持人要将新员工介绍给大家,同时勉励大家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进口”的每一个细小环节都体现着医院的文化建设,能给新员工留下难忘的印象,同时也影响着新员工今后的发展。
(四)改革用人制度,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按照“三部委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要求,建立全新的全员聘用制度,要克服论资排辈,大胆启用年轻人才,打破终身制,搞活用人机制,提高医院或科室的人才管理整体水平,使优秀的拔尖儿人才脱颖而出。
(五)建立新型的分配制度
生存需要是人们的最基本需要,而经济是基础,要留住人才,首先要打破传统的分配制度,建立全新的分配体制,充分发挥工资的激励作用。
(六)建立职业化的卫生管理干部队伍
鉴于人才流失和竞争的严峻形势,医院的管理者必须把培养职业化的卫生管理干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培养一批专职卫生管理干部,保证医院管理干部和业务干部各负其责。同时,将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指标作为考核管理干部的重要内容,增强管理干部的爱才之心,识才之眼,求才之渴,用人之能,容才之量,护才之魂,育才之责,使人才队伍建设步入健康的发展轨道。
(七)推行“走动式”管理模式
走动式管理是指管理者不在固定的地方办公,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在有效的工作时间内深入到单位的各个部门、各个岗位走走、看看、听听、问问,对一线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走动式管理能克服官僚主义,建立有效沟通,提高办事效率,解决实际问题。
(八)建立人才流动预警系统,加强人才安全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人才流动预警系统,加强人才安全管理,显得越来越为迫切。作为医院的主要管理者,应将人才安全问题列入工作的重点,制定必要的管理措施,保证科室与医院有关职能部门及时有效的沟通,使医院主管领导能及时掌握医院人才的思想动态和工作动态,有效遏制人才的流失,最大限度地减少医院因人才流失而带来的损失。
(九)采取综合措施,留住骨干人才
医院除了要有一个优秀的最高管理层外,还需要有一支能与高层管理者同心同德、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中层管理队伍。如果医院的主要管理者能留住20%关键岗位上的中层骨干,则其就能留下近80%的人才。加薪对留住关键岗位的人才固然重要,但对所有骨干人才而言,加薪未必就是最佳的上策,从国外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看,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进行科室再设计,为骨干人才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按照“三部委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精神,医院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对科室进行再设计。通过科室的再设计来调动骨干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提高骨干人才的福利待遇。适时为骨干人才提供国内外培训和进修的机会;优先提拔、使用骨干人才;设立“荣誉”专家基金,对达到规定服务年限和取得突出成绩的骨干人才授予“荣誉”专家称号,晋升院内工资;组织免费度假;每年免费查体;为骨干人才购买高额保险并为其子女(18岁以下)每月补贴一定数额的教育经费等都不失为良策。
(3)适时进行岗位轮换。根据医院的发展,对一些重要岗位和新岗位优先调用适宜人才,使其充分发挥才干并感受到组织的信任和重用。
(4)对于重大问题,充分听取骨干人才的意见。让骨干人才真正感觉到自己是医院的主人。
(5)医院主要领导要放下架子,建立有效沟通,不定期地走访骨干人才,与其谈心,解决其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拉近与骨干人才的距离。
(十)建立人才储备库
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首先要有人才储备的意识,充分利用开会、出国等机会,猎取各学科合适人选。并可以采取借调、兼职、聘请客座教授等形式,与其建立密切联系和合作,一旦医院出现人才跳槽,可解燃眉之急。
(十一)建立公平的业绩评估体系
在传统的人事管理中,由于没有一套科学公平的业绩评估办法,导致分配不公,干好干坏一个样,严重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对医院的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建立公平的业绩评估体系,首先要设置既切实可行又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目标,其次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工作业绩,这是调动人才积极性的前提和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