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印度丰收女神像考证:揭示南越絮语

古代印度丰收女神像考证:揭示南越絮语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佚名旅顺博物馆藏的一众古代印度石雕佛像中,以一尊丰收女神像颇为引人注目:女神倚坐于高台座上,座两旁刻石柱。尽管有上述诸多不同,但通过细节上的比对,我们仍可以认定馆内所藏之犍陀罗丰收女神雕像制作时借鉴了得墨特尔形象,该说具有相当的可靠性。(原文题为《馆藏古代印度石雕丰收女神像考证》,载自《旅顺博物馆学苑》郭富地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12月,作者系王卫平,有节选。

古代印度丰收女神像考证:揭示南越絮语

◎佚 名

旅顺博物馆藏的一众古代印度石雕佛像中,以一尊丰收女神像颇为引人注目:女神倚坐于高台座上,座两旁刻石柱。头光右边残,边缘阴刻有一道单弦纹。头戴高冠,额发中分,发辫垂于肩部。眼凹鼻直,嘴小而唇单薄,面庞丰腴,乳房高耸,腰肢纤细,婀娜多姿。右手上举,左手握一束禾穂,脚踏束腰台座。上衣下裙,身躯曲线优美,衣裙纹理简约。该像高193厘米,底座宽11.9厘米,以青灰色片岩雕刻而成,当为公元2—4世纪贵霜王朝时期的作品。

关于这位女神说法有待继续考证,看法如下:

其一,得墨特尔(Demeter),古希腊丰收女神,通过将馆内该件藏品与法国卢浮宫收藏之得墨特尔雕像进行比对,发现二者形象甚为相似,同为“头戴高冠,额发中分,发辫垂于肩部”;另外,二者衣裙纹理虽不尽相同,但简约的风格如出一辙。

此外仍有不同之处,两者相比较,法国卢浮宫所收藏之得墨特尔雕像脸型呈长椭圆形,眼窝更为深凹,尽显西方人之特征,且表情更为严肃,而馆内该件丰收女神雕像脸型更接近于圆形,表情恬静,更显随和,具有犍陀罗雕像的典型特点;另,前者以雌狮为坐骑,身绕一巨型蟒,而后者以高台为座,手持禾穂,等等。这些显然是因其掌管的领域不同及所具有的神力不同而被赋予了不同的道具而已,即所谓的适应性,这点很容易理解。中国社会所信仰的诸神当中,一神兼管诸多领域的情况也不在少数,以东南沿海地区相当盛行的妈祖信仰为例。其为历代船工、海员、商旅、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但发展至今,已经不仅仅是“海上女神”,其神力兼及求子、驱疫、祈晴、求雨等领域,甚至作为战神出现。而且,同为妈祖信仰,在其传播至北方诸地之后,造型方面也有了相应的变化,以适应当地民众的欣赏需求。因此我们说,希腊神话中的丰收女神在被引进犍陀罗地区后,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造型形象方面进行某些适应性的调整也是有必要的,有助于其得到当地民众的认可,从而得以传播、发展。

尽管有上述诸多不同,但通过细节上的比对,我们仍可以认定馆内所藏之犍陀罗丰收女神雕像制作时借鉴了得墨特尔形象,该说具有相当的可靠性

其二,堤喀(Tyche),其在希腊神话中为命运女神,而在贵霜帝国统治下的犍陀罗地区,也有一位被视为丰收女神的堤喀(Tyche),其手持丰饶角或谷物的形象,为当时雕刻作品重要的表现题材之一。关于犍陀罗地区的丰收女神堤喀(Tyche)与希腊神话中的命运女神堤喀(Tyche)究竟是否为同一人,众说纷纭,尚待商榷,有人甚至直接称呼堤喀(Tyche)为希腊的丰收女神。另有人认为,希腊丰收女神得墨特尔在贵霜王朝的“万神殿”中有四种化身,即:丰收女神阿尔达克修、印度婆罗门教的诃利帝母、犍陀罗佛教的鬼子母(Hiriti)以及希腊犍陀罗丰收女神堤喀(Tyche)。这样一来,这位女神堤喀(Tyche)的身份便显得更加扑朔迷离,但是在犍陀罗地区确实存在一位丰收女神堤喀(Tyche),为人们所崇敬,这一点确信无疑。(www.xing528.com)

其三,阿尔多克修(Ardochsho),其为中亚特有的丰收女神,常以手持盛满葡萄的丰饶角的形象出现,其形象曾出现于贵霜帝国所铸造的货币上。

1959年,在新疆民丰尼雅的古代精绝国遗址中的一座东汉晩期(公元2世纪前后)夫妇合葬墓里出土的两件夹缬蓝白印花棉布残片,堪称中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棉布。该残片中心部分已缺失,仅见右侧人足、狮尾及鱼龙纹图案,左侧一32厘米见方的方框中绘有一位半身袒胸女神,侧身斜视、表情恬静,头饰圆光,颈、臂戴有理珞,手持盛满葡萄的丰饶角。关于该女神的身份,学界众说纷纭:或为希腊犍陀罗丰收女神堤喀(Tyche);或为希腊神话中大地女神该亚(Gaea)与丰收女神得墨特尔(Demeter)的混合体;或为古波斯的丰收女神安娜希塔(Ana'hi'a);另有学者孙机将其与贵霜王朝胡弗色迦(Huvishka,公元167—179年在位)金币上的女神像进行比对,认为其为中亚特有的丰收女神阿尔多克修(Ardochsho)。

馆内该件丰收女神雕像手持禾穂的造型,在以堤喀(Tyche)或阿尔多克修(Ardochsho)为表现题材的作品中也经常应用。然后是细节上的比对,尼雅遗址所出土的该件棉布残片上的女神形象同为“额发中分,发辫垂于肩部”,至于脸型与馆内所藏该件丰收女神雕像更为相似,与西方人那种有很强的立体感的脸型略有差距,符合印度人“圆脸圆眼睛”的审美观念。

就我个人而言,希腊丰收女神得墨特尔(Demeter)在贵霜王朝有四种化身之说值得采信,因此更倾向于该件丰收女神雕像藏品为希腊丰收女神得墨特尔(Demeter)的形象及神力传播至该地区并得以被借鉴与再发挥的成果这一观点。

(原文题为《馆藏古代印度石雕丰收女神像考证》,载自《旅顺博物馆学苑》郭富地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12月,作者系王卫平,有节选。)

◆第27辑第二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