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郁
17世纪中叶,中国历史的变幻令人眼花缭乱:公元1644年3月,李自成“毡笠缥衣”进入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明帝国灭亡。正当李自成陶醉于胜利的喜悦之时,清朝八旗劲旅以飓风之势向李自成扑杀过来,李自成一败再败,终于4月退出北京西走。八旗军乘势南下实现了对全国的统一。入关伊始的大清帝国统治者,生机勃勃、富有作为。入关后的摄政王多尔衮,统治清帝国有百余年的康熙、雍正和乾隆,皆躬亲务实、注重时政。由于新兴的清王朝的统治者与明的长期对峙,对明王朝的种种政治弊端有洞若观火的观察。所以他们入关后能够革除明末政治中的痈疽之害,抛弃历史的包袱,以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吸收汉文化及异域的先进文明,使汉文化和满文化在不断冲突中走向融合。于是,中华文化在清代又进入了繁荣壮阔的鼎盛时代。
帝国的繁荣,使这个时代的皇室对奢侈品的追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强烈。特别是在金银器的制作工艺、富丽奢华、器物设计等方面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皇室瑰宝——故宫清代御用金银器展》中的金银器是从故宫博物院院藏的金银器中遴选出的100件精品。故宫博物院所藏金银器主要为清宫遗存,可分为礼器、祭器、册宝、生活用具、金币、首饰、宗教用器、刀具、礼品、镶嵌等,数量多,品种全,是清代金银器的主要作品集合,显示了宫廷生活的方方面面。此次展出金器80件、银器20件,是这些器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清代宫廷使用的金盆、金爵杯等。宫廷宗教用品中主要为金塔、金佛像、佛龛等。这里特别要提的是金发塔。据史书记载,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乾隆帝的生母崇庆皇太后病逝于圆明园长春仙馆,乾隆帝为表示对已故母亲的思念,在其母去世不到一个月时,即下诏制作金塔一座,专盛皇太后御发。
塔由下盘、塔斗、塔肚、塔颈、塔伞及日月6部分组成,各层均于适当部位嵌珠宝、绿松石、珊瑚等。塔肚内供佛,后置一盛发金匣,金匣正面饰六字真言、匣墙有八吉祥纹饰,下配白檀香木座。塔下承以紫檀木莲花辦须弥座,塔座前正板上贴有“大清乾隆年敬造”款。(www.xing528.com)
发塔共用黄金三千多两,约合今天215市斤。由清宫造办处承做,并派遣大臣福隆安、和珅等重臣督办。金发塔设计式样经乾隆帝钦定,而后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赶制而成,安放在崇庆皇太后生前居住过的寿康宫东佛堂内。金发塔以盘纹焊接和锤胎錾花工艺制作,纹饰精美,造型高峻而灵巧,既见证了清廷礼仪用品的奢华与威严,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清乾隆朝金属工艺的水平。
室内陈设及日用品中以酒具、餐具数量最多,都极为精致,如金执壶等,这类器物应是皇帝所用,此外还有杯、碗、盘、箸、叉、餐刀及成套的金餐具。金饰件以首饰为主,主要作品有手镯、扁方、头簪及各类戒指、累丝香囊等,属于小型器物。清代宫廷常以金器为礼器或赏赐品。故宫藏有乾隆年所制金累丝如意,一套60柄,上有干支年号,整整一个花甲,是这类礼品中的珍品。银器则以执壶和银盒为主,工艺极为精细。这些金银器物,包含了清代制作金银器的多种工艺,主要有铸造、錾花、锤揲、累丝、镂空等,金嵌珠宝工艺在明代已很发达,而故宫所藏清代的嵌珠宝金银器,在设计、工艺、镶嵌品种上较明代工艺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些金银器可以体现出清代金银工艺的整体水平和使用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出的这100件金银器,除了在首都博物馆开馆之际作过短期的展览之外,仅在国内为数极少的几个城市展出,这次我们有幸能够得到故宫博物院的支持,才能在广州举办这次展览。本次展览将从文物艺术价值、使用价值、工艺造型特别是历史文化内涵等多个方面,全面展示皇室用品的精美瑰丽、神秘沧桑。触摸历史跳动的脉搏,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第40辑第一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