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中部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东部,从1983年起,文物部门对该遗址进行连续六次科学考古发掘。1986年5月12日,在清理78号墓时,考古人员在墓主人的左股骨两侧各发现一件穿孔骨管,每件骨管上都有7个小圆孔,形状像笛子但是没有吹口,引起了考古人员的兴趣。2001年4月至6月间,中国科技大学与河南省文物部门合作,对贾湖遗址进行了第7次发掘,出土骨笛近10支。迄今为止,贾湖遗址已经出土骨笛30多支,极具神秘色彩。
贾湖骨笛是由大型禽鸟双翅上的尺骨制作的。据鉴定这种禽鸟为鹤类,尺骨两端的关节被截去,成为中空的骨管,骨管的一侧整齐排列7个圆孔。历经风雨水土的侵蚀,骨笛通体呈现斑驳的棕褐色,却依然光亮润泽,风骨犹存,它的出土将中国古代音乐的信史上溯至9000年前。
早在骨笛发现之初,发掘者就携带其中保存最完整的M282:20号骨笛,请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专家和中央民族乐团管乐演奏家初步试吹鉴定,肯定这件器物是一件乐器,它的吹奏方法应该和至今流传于河南民间的竹篍、塔吉克族的鹰骨笛、哈萨克族的“斯布斯额”相似。没有吹孔,吹奏时要将笛子斜拿,使吹口和嘴形成一个适当的倾斜度,利用声波的震荡,使其边棱发音。
贾湖骨笛比古埃及的笛子早了2000年,是中国管乐器的鼻祖。通过鉴定,专家们认为,这支骨笛的音阶结构至少是六声音阶,也有可能是七声齐备的、古老的下徵调音阶。打破了先秦只有“五声音阶”的结论,而且发音准确,音质较好,至今仍然可以吹奏出旋律。他们还用骨笛演奏了河北民歌《小白菜》。1999年9月23日,美国著名科学杂志《自然》以简讯形式对贾湖骨笛进行了报道,并且还将由贾湖骨笛演奏的河北民歌《小白菜》乐曲发表在其网站上,并由此而引起西方众多媒体的关注和转载,产生了近乎轰动的效应。
制作一根贾湖骨笛首先需要得到一根丹顶鹤的尺骨。如今的贾湖一带已经看不到丹顶鹤的踪影,这与气候的变化有关。墓中出土了较多的骨质箭头(骨镞),看上去非常精致而锋利。要将鹤骨管制成一支骨笛,首先是去除尺骨两端的关节,形成中空的骨管,然后就是设计音孔的位置,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因为音孔的位置、孔距,直接关系到音准和音阶。这说明远古的贾湖先民,已经有数理关系的知识了。(www.xing528.com)
有学者对贾湖骨笛进行仿制复原研究,采用了类似出土钻头的工具在丹顶鹤的骨管上试验钻孔,结果发现由于骨骼非常坚硬而难以钻入,而且采用此种钻法不易控制音孔直径,还容易造成骨管的损坏。鉴于骨管材料来之不易,他最终采用电动台式钻床加钢质麻花钻头才得以钻成。看到这个故事,可以想见八九千年前的贾湖先民采用原始工具制作骨笛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除了熟练的技巧,还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恒久的耐心。
M282:20号骨笛在第七孔的内侧有一个小孔,这个小孔是做什么用的?专业人员经仪器测音表明,原来这支骨笛第七孔的音准略微偏低,于是在第七孔的上方再打小孔进行调音校正,所以此小孔应为调整第七孔发音而钻的调音孔。其实,如果不是借助先进的仪器,我们很难听出第七孔略微偏低的音准,然而在贾湖先民看来,即使是如此细微的音差,也是不能容忍的。不仅如此,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个特殊小孔除了调节第七孔的音高之外,还使整支骨笛的音阶关系和音准得以改善,并使骨笛较容易实现旋宫转调。①可以认为,贾湖骨笛上的特殊小孔,记录了中国原始音乐声学的一个技术高峰。
贾湖先民在这样相对发达的原始文化基础上,运用卓越的艺术天赋和长期的音乐实践,创造了杰出的原始音乐文明。然而,这批具有音乐天赋的贾湖先民在此生活了1200年左右的时间之后,最终由于洪水泛滥,淹没了贾湖先民的家园。从此他们背井离乡,四散迁徙,融入了其他史前文化之中。而此后的史前考古中,还没有发现大批量的骨笛出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的遗憾。
注释:①旋宫:宫音在十二律的位置有所移动,这时商、角、徵、羽各阶在十二律上的位置当然也随之相应移动。
◆第39辑第二版
贾湖骨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