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 云
长江流域是中国文明的源头之一,这一点随着20世纪以来的人类学考古学的进步,而逐渐得到证实。楚文化是春秋战国时代由楚人创造,在长江中游异军突起的地域性文化,也可以说是中国进入信史时代之后,第一支影响巨大的文化。楚本是一支势力不大的民族,立国虽早,但兴盛较晚,形成自己独有文化的时间不早于春秋早期,下限稍延及西汉前期。其范围,则由于楚国疆域的经常变化而不易界定。就文化的覆盖面而言,楚文化不仅是楚地、楚国、楚族文化的统称,而且泛指所有在楚疆域或楚势力范围内受楚人影响的地方文化。文献中所记载的楚人信巫好鬼的习俗、神秘诡异的艺术、奇幻瑰丽的楚辞文学和自然无为的道家精神,是楚人吸收南方各族精华的结果,是楚文化的特色。这种以巫、道、骚和崇尚自然的文化特色,与中原儒家崇尚政治权威的礼教,分别成为中国南北文化的象征。而楚文化延续下来的神秘主义,不仅满足了民众的心理和宗教需求,也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长准备了必要条件。
在物质文化上,楚人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丝织、漆器技术。在冶铸业方面,先秦时代较先进的冶铸技术都可以在楚国找到。如在楚地出土了中国最早的钢制品,最早的失蜡法铸件及大型成套铸造的双音钟等。
在精神文化上,楚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巨大。楚国产生的老庄思想、屈宋的骚赋,与中原的儒家学说和《诗经》,分别成为南北文化的代表。
楚国在南方的开拓和文化融合的成就,为日后秦王朝的统一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南北文化的融合奠下了坚实的基础。(www.xing528.com)
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楚郢都,楚国被迫两次迁都,最后于公元前223年被秦所灭,但楚文化的强大势力仍然影响巨大。从考古发现看,当时有相当数量的秦人在精神领域趋同于楚人,以致有远见的人指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历史证明了这种说法。
秦亡汉兴,是政治上的巨变,楚文化在当时文化上亦有巨大影响。由于汉初君臣均是楚地平民,以致建立政权后,楚文化随之扩散,逐渐与中原文化互相渗透,并最终在思想领域(如黄老之学)、墓葬(如多重木质棺椁)、服饰(如上层的褒衣博带、楚式镜的流行)、漆器、丝织物以及绘画等影响着汉代社会。在这一方面,马王堆汉墓是一个很典型的例证。而从远在帝国边陲的南越国,也不难看出楚文化对汉代以及岭南地区的巨大影响。比如,南越王墓的结构就具有典型的楚墓风格,墓室壁画是典型的采用线勾与平涂结合的楚画,龙形玉佩、错金铭文虎节、山字纹镜、龙凤纹镜、绘画铜镜、楚式鼎等是典型的楚文化的遗留物。青玉角杯、漆木大屏风、圆雕玉舞人是受楚文化影响巨大的艺术杰作。此外,南越王墓出土的成套手工工具以及楚式铜剑直接来自楚地,是楚、越两地物质和精神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2009年3月至2009年8月由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联合荆州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楚风汉韵——湖北荆州楚汉文物展》展出的在楚地中心荆州出土的264件精美文物,自东周到西汉,反映了楚文化自秦汉一统后的自信延续。在岭南举办这一展览,就是为了让观众在了解这些特色文物之后,更深刻地了解南越王墓,了解南越王墓出土文物的多文化因素,从而了解岭南人兼容并蓄、为我所用的开放精神。
◆第32辑第一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