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象棋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象棋的起源与发展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实古代的象棋应称为博或簙,玩这种棋可称为博戏、局戏或象戏。根据考古发现得知,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博戏最盛行的时期,上至天子、百官,下至普通庶民都喜爱这项娱乐活动,考古发现的博具实物全都出于秦汉墓中,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等文物也经常发现它们的图形。

中国象棋的起源与发展

◎龙 章

“楚河对汉界”,红黑双方三十二子大厮杀,这种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最普及的娱乐活动就是我国的一项国粹——中国象棋

唐人牛僧孺撰《元怪录》载,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平民岑顺在陕州(今河南省陕县)吕氏故宅过夜,梦中听闻战鼓声,并见有穿着甲胄的人来禀告,说今晩有金象将军来警戒守夜,后来仿佛看到一些几寸长的马、车、炮、卒按象棋走法在活动,醒后在宅内梦中所见处下掘,结果发现一副布满棋子的象棋枰。这段传说是迄今所见现代中国象棋在历史上的最早记载,从叙述看,当时象棋棋子情况和行棋方法已和现代象棋接近,相信现代中国象棋的雏形最晩应出现在唐代。

文献记载,唐以前也有象棋。《楚辞·招魂》曰:“箟簬象棋,有陆博些”,汉儒刘向的《说苑·善说篇》也云:“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但这二段文献提及的象棋与现代象棋在概念上有根本的不同,指的是用象牙制作而成的棋,故朱熹和李善在注释这两段文献时都指出:“象牙为棋也”。其实古代的象棋应称为博或簙,玩这种棋可称为博戏、局戏或象戏。

根据考古发现得知,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博戏最盛行的时期,上至天子、百官,下至普通庶民都喜爱这项娱乐活动,考古发现的博具实物全都出于秦汉墓中,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文物也经常发现它们的图形。一般说,博具要由局、棋、箸或焭组成。局是用一块方形或长方形的木板制成的,边长在30—60厘米之间,髹漆,多数有四个底足,局的面上或用红漆绘出或阴刻或用象牙条镶嵌出“『”、“』”、“凸”曲道12条。

棋子一般为十二颗,大小在2—5厘米之间,形制主要为三种,其一形状大小相同颜色不同,如可分为六黑六白;其二颜色相同但形状不同,为六颗长方形,六颗方形;其三大小不同颜色也不同,如两组棋子各有一大五小,大棋称为“枭棋”,髹红漆,小棋称为“散棋”,髹黑漆。

箸为一细长的半边竹管,中空部位填金属粉或其他物质加固,外髹漆,断面呈新月形,整根外形则像吃饭用的细长竹筷子。长度一般在20—25厘米。箸的数量一般为六根,因此往往又把投六箸的博称为六博。有人也笼统称博为六博。

焭又称琼,是博的另一种投子,凡没有箸的博必用焭。根据考古发现,焭是一种球形物有十八面体,一面刻有”骄”字,相反的一面刻有“”字,其余各面刻有一至十六数字。(www.xing528.com)

秦汉投箸博具

博的玩法由于失传已久,现在不可确知,但可以肯定,它和现代象棋有很大的不同。现代象棋通过双方轮流行棋,最后以攻杀对方“将”或“帅”为胜。而博则是投箸行棋,也就是说二人对局时,局面上除置棋各人六颗外,局旁边置一投抨,供投箸用。开博时,先由一方投箸,即先手拿起六箸经枰上一掷,然后根据投箸出现的结果在棋局上的曲道行棋。而在行棋过程中,则和现代象棋吃子一样,双方都可吃掉对方的棋子,并且博也以一方“枭棋”(相当于现代象棋的“将”“帅”)被杀分胜负。

投焭的博法与投箸有所不同,双方对局坐定后,一方先投焭,待焭转停下来,而以最上面所刻的字行棋。这种博法与现今仍流行的投骰子博法相近。如果最上面刻的是“骄”字,投子一方就把棋竖起来,称为“骄”棋或“枭棋”。枭棋可以食对方的棋,食棋则可以得筹,以得筹多者为胜。因此投焭的博具往往还有二十颗直食棋和四十二根筹,这是六博所没有的。当然博法还有多种,限于篇幅,这里不详谈。

博的发明很早,上古传说“鸟曹作博”,但鸟曹其人和年代均不可考。《史纪·殷本纪》载:“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羞辱之。”由此可知,博的出现似乎不晩于商代。首先出现的可能是投箸的博,目前考古发现汉以前的博具均属投箸式,而投焭的博具最早见出于西汉前期,然后两者并存了很长一段时间,到了魏晋时期,投著的博消失,只剩下投焭的博仍流行。隋唐时期虽仍有六博之戏,但与秦汉六博已大相径庭,再后更失传。

广州地区汉墓也曾出土过博具,20世纪50年代在先烈路龙生岗一座东汉前期墓曾出土过一件残漆木博局。复原起来局的中间有四个四叶花纹,十二曲道,但不见棋子和箸。1983年发现的南越王期墓也出土有残具两套。博局一大一小,大的髹褐色漆,方形,漆木部分已朽,不过4个铜边框尚全,拼接起来知局的边长60厘米。局上饰有13块金箔片。博局下有4个鹰爪形铜支座,支座中空,内套合有象牙,可惜象牙已朽坏残碎。小博局的情况和大博局相似,方形,也操褐色漆。根据曲尺形铜边框复原,边长约49厘米。局的中间報有银圆片4块。估计底座原有四足,因朽坏无存。除博局外,墓中还出土有一副十二颗长方形棋子,形状大小相同。六颗属墨绿色青玉棋子,六颗属浅白色水晶质棋子。用玉和水晶作棋子质料,这在考古上尚属首见。现在这十二颗珍贵的六博棋子连同博局的金花筒片正陈列在南越王墓博物馆展览楼内,供游人鉴赏。

汉画像石上的六博

◆第1辑第三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