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越絮语:瑟的构造、演奏方法及调弦法的地域性

南越絮语:瑟的构造、演奏方法及调弦法的地域性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史记·封禅书》中记载“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瑟有五十弦、二十五弦、二十二弦等,以二十五弦最为普遍。瑟枘则起固定弦的作用。琴瑟同为我国古乐器,合奏时,声调和谐。南越国的乐曲也应为琴瑟合奏的。在汉代其他墓葬中还出有“郑竽瑟”、“楚竽瑟”、“河间瑟”等不同地区名称的瑟。说明汉代的瑟存在有地域性,其构造、演奏方法及调弦法可能有所差别,但基本构造是一致的。

南越絮语:瑟的构造、演奏方法及调弦法的地域性

◎向晋艳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忆惘然。

这是李商隐的诗《锦瑟》,全诗缠绵悱恻,读后令人怅然若失。瑟作为一种丝弦乐器,经常出现于唐诗中,唐代庄若纳还有《湘灵鼓瑟》一诗“悲风丝上断,流水曲中长”。事实上,瑟在周代就已很流行,它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在传说中,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更早。《史记·封禅书》中记载“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瑟,弹弦乐器,长方形,整木雕成,分首尾两端。首端有首岳(放弦柱位置)、弦孔、弦柱。尾端有尾岳(放的枘位置),有四个瑟枘。瑟有五十弦、二十五弦、二十二弦等,以二十五弦最为普遍。其系弦办法是将弦头打个蝴蝶结,弦尾从首岳内穿入弦柱孔,引过瑟面,张在首岳与尾岳之间,然后穿过尾岳的弦孔,进入瑟体内部,从尾端引出体外贴瑟壁而上,分成四组,分别系在四个“弦枘”上,弦数与弦柱相对应。二十五弦瑟的四个枘所系弦数,由外而内为六、六、六、七根。调音时,由弦柱来调节。瑟枘则起固定弦的作用。

南越王墓出土了丰富的乐器,其中包括三套瑟枘,二套出于东耳室,一套出于西耳室,瑟的木胎已朽,仅存部分漆木残片。瑟枘鎏金,均为博山状,但造型都不相同。(www.xing528.com)

东耳室的一套以卷云纹为座,云上山峦矗立,云山之间有龙、熊、狮、野猪等在嬉戏。最上面为一只猴子,蹲在山峰上,旁边有两条龙,盘旋昂首,一龙张口,一龙闭口,山侧二虎一熊,奔跑于山腰间,旁有一只野猪,正从山洞中钻出半个身体。另一套顶头呈博山状,卷云纹为座,中间为挺拔峻峭的山峰,外周另有五个小峰。主峰峰峦四周有一只狮子、一只熊、一只野猪、一只猴,或蹲坐,或跳跃奔走,还有一只老虎正从山洞中钻出。这两套瑟枘座下都有主轴,轴上有瑟弦痕迹,中间空心,残留有朽木。

瑟枘

西耳室的瑟枘为博山状,山峦分为三层,高低错落。正中为群峰耸起,外围再绕两层,中间有六只野兽。近顶峰处一只豹向山峰上冲,中间一层有一只熊坐着,与熊相对的一侧是一只露出半身的山羊,最下面有一只猛虎,张开大嘴扑向一只野猪。猪弓腰怒目,准备与虎搏斗。另一侧,一只鹿回首张望,四肢跨开,随时准备奔逃。瑟枘下连方柱形筒,方筒抹角,里面有朽木。

南越王墓出土的三套瑟枘都做得非常新颖精致,且通体鎏金,显示了南越王豪华奢侈的生活。与瑟同时出土的,还有琴轸、轸钥。琴瑟同为我国古乐器,合奏时,声调和谐。南越国的乐曲也应为琴瑟合奏的。

在汉代其他墓葬中还出有“郑竽瑟”、“楚竽瑟”、“河间瑟”等不同地区名称的瑟。说明汉代的瑟存在有地域性,其构造、演奏方法及调弦法可能有所差别,但基本构造是一致的。

◆第4辑第三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