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虚境、实景、虚实相生:解读文学课程中的风景规律

虚境、实景、虚实相生:解读文学课程中的风景规律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我们秉持着这样一种如诗如歌的思维方式来构思过往的情感与事件,我们的故事就会讲述得生动鲜活,并且一定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故事中,当天晚上,“我”的心在莫名的悲凉当中遁入幻觉。此处作者详细描写具体的幻觉场景,以期使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大大丰富作品故事的意象,也就是说,作者描写了这样的幻觉,营造了“我”的饥渴的艺术氛围,读者当然就会相信并融入了“我”的饥渴的世界当中去。

虚境、实景、虚实相生:解读文学课程中的风景规律

阅读《藏书之梦》,忽然想起一句:“无处安放的灵魂”。如果我们秉持着这样一种如诗如歌的思维方式来构思过往的情感与事件,我们的故事就会讲述得生动鲜活,并且一定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

也就是说,有的时候,我们只要寻找到一个诗意的突破口,故事的角度就能选择到位了。

我们来追溯作者构思当初,一定是坐拥书城回望过往时光,那些曾经震撼心灵的往事便如电影般一幕幕闪现在眼前。

尽管作者要写的是关于书的故事,但首先进入他的视线里的,却是人。

所以,故事开篇,一个人物出场,一个问题凸现,一条大鱼近在咫尺。

这既是生活中的幸事,又是人生的难题,几百元的天文数字,如何能够召唤到手?

带来这个重磅消息的人刚刚走上舞台却又稍纵即逝,留下的是毫无来由的惊喜与沉重的叹息。(www.xing528.com)

有人会说,没有这个消息不是少了很多烦忧吗?但是你不知道一个书虫内心世界在任何时候都是躁动不安的。

这个时候,作者既要把故事讲述得一波三折,又要娴熟地运用艺术表现手法,将故事中的人物、故事中的事件,描述得富有艺术感染力。

所以,虚写在这里就派上了大用场。所谓虚写,关涉到幻觉梦境联想、心理活动、侧面描写等等多个方面,它的目的在于补充丰富作品的表达,从而增加作品的内涵,使作品本身含蓄蕴藉。

故事中,当天晚上,“我”的心在莫名的悲凉当中遁入幻觉。此处作者详细描写具体的幻觉场景,以期使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大大丰富作品故事的意象,也就是说,作者描写了这样的幻觉,营造了“我”的饥渴的艺术氛围,读者当然就会相信并融入了“我”的饥渴的世界当中去。

当然,仅仅有虚写还不够,还必须以实写加以进一步补充,所谓虚实相生,是说“虚境”需要“实景”来表现,而“实景”又需要“虚境”来衬托,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实现和完成主题塑造。

有营造艺术氛围的开头,当然也有营造艺术氛围的结尾,它们的描写方式相似,但它们的目的各有各的不同。我们要想文章结尾更多一些艺术的渲染,更少一些直白的寡淡,不妨在氛围营造上多下点功夫,注意,是艺术氛围营造,艺术的,具有丰厚内涵的那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