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情节能让读者产生共鸣?怎么样才能引发读者的兴趣?
我们可以从这一课中的两篇文章来寻找突破口。
一是《书之梦》,二是《绿叶对根的情意》。这两篇文章的共同特点是“讲故事”。当然,作者并没有一味讲故事,而是将叙述、描写、议论融合在一起进行讲述,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说到的表达方式,解决了表达方式问题,文章就会变得丰富、厚重,变得有了情调,有了看头。
先说《书之梦》。
贯穿文章始终的一条线索是梦,什么样的梦呢?诚如文题所示,是书的梦。有读者可能会问,这哪里是什么梦,分明就是现实的生活嘛,不过是过去的生活。
是的,作者写的就是过去的生活,当我们回望的时候,有一种恍惚的、虚幻的感觉,因为,那些事情放在今天,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从这个方面看,这不就是梦是什么?
故事中梦的另一个意义在于:少年时代,作者希冀拥有更多的书籍,因为不可能,因为仅仅是一种憧憬,所以就成了梦。(www.xing528.com)
怀揣着这样一种欲求不能的心境来做文章,是有可能让读者产生共鸣的、这正是我们人生的悲剧意义之所在——也可以说是宿命吧,这话也许不恰当,却可以思考——当我们描写并揭示人的关于憧憬的悲剧故事,我们带给读者的心灵震撼,是非常巨大的,它主要表现在对故事中的人物的同情、悲悯与反思,它能激活读者心目中的向善、崇美的人性的优点。
因此,作者将“我”与书的离合贯穿故事始终,并将此与时代的变迁相融合,也就是将“我”的人生置于时代的浪潮中,当然就能跌宕出生活的起起伏伏,以及生命的悲欢与离合。这样来构思故事,基本没有人造痕迹,而是一种自然的流露——情感的自然流露和人物关系的自然流露。
文章是以“我”的书籍三进三出为基本故事框架的。一进是“我”省吃俭用才拥有了那么多的书,“我”竟然还拥有“图书管理员”的荣耀感,其骄傲与自豪的感觉溢于言表——这是“一起”;其后,写“我”遭遇了“文化大革命”,在渲染“革命风潮”的氛围中,描写母亲的胆小,为后文中母亲的卖书埋下伏笔。当“我”不得不卖书时,有一个细节刻画得震撼人心,“我一本本地清理,一本本地抚摸”,注意“抚摸”这个词的精妙程度,被抚摸者就像富有生命体征似的,享受着、亲历着那种富有温度的肌肤之亲,这是何等逼真的温情!终于,整整一板车书拖到废品收购站。作者的梦想与憧憬就这样破灭。这是“一伏”,起伏之间,足以见出生活的变故、生活的悲剧所导致的心理上的沉郁。在此基础上的又“一起”是在遇到朱伯伯之后,承蒙这位长辈之赐,“我”终于有了再次获得小山一样的书籍的机会,有趣的是,此次的获得,是以板车运输的形式,这就与故事前面所描述的那辆板车相互呼应,于是就有了反衬效果,带给读者的是寥廓的思考空间,也就是说,前后板车相同的意义本身并非一个“同”字,而是在这“同”的后面所蕴藏的深刻的悲剧意义,它是由社会矛盾冲突所造成,并非人物自身的性格弱点。而悲剧之所以能够激活人的激愤精神,完全在于人物被压抑被束缚所激活出来的一种抗争与反抗。这一段写的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伏”。似乎我们便要跟随着作者的笔力走向幸福人生。但是,故事显然还没有就此收束,后面所描述的另一个“起”,完全在于作者多舛的命运安排。当故事高潮到来之前,作者极力渲染再次拥有更多书籍时的激动心情,并以书名排列的方式进一步烘托这种渲染,使后文中的高潮显得更具视觉的撞击力。为了“我”能得到两双袜子,母亲竟然卖掉了“我”所有的书籍。最后一个“伏”,竟然是以这样一种悲剧呈现的方式掀起情感浪花。故事结尾,作者仍然没有忘记渲染的重要性,他让自己置身于以白雪为背景的寒冷的冬天,让这种奇妙的氛围营造熔铸了悲剧的冲击力。
可以想见,在作者笔下,关于书的起起落落,获得与拥有,是怎样撞击着我们灵魂的情感堤坝,让我们的泪水,毫无功利意识地流淌下来,文章主题也因此上升到了美学的高度。
如果说《书之梦》是作者多年前的梦幻之旅,那么,《绿叶对根的情意》则是梦幻旅途当中美妙的音符,诚如作者所说,这二者之间,冥冥中有一种缘分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