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典诗词营造意境,拓展散文思维空间

古典诗词营造意境,拓展散文思维空间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听听那冷雨余光中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同时余光中先生深谙中国古典文化,古典诗词的境趣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文中被赋予生命的冷雨中。要学习化用古典诗词营造意境,拓展散文思维空间的方法。与蒋捷处境相似的余光中面对萧萧秋雨,想到自己“饱经风霜”的一生,难免发出“悲欢离合总无情”的感慨。情境契合的化用才能让读者自然而然地步入古典的情境,也增加了文章的文学韵味。

古典诗词营造意境,拓展散文思维空间

课后阅读朱自清先生不同时期的散文作品,如《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白水漈》等,多角度感受其散文的魅力。

(一)牛刀小试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练习。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儿温暖的感觉了。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雳,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儿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林沐浴之后特有的腥气,也许那尽是蚯蚓和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

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儿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王禹偁在黄冈,破如椽的大竹为屋。据说住在竹楼里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这样岂不像是住在竹筒里,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反而令人耳朵过敏吧。

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有删改)

学法指引

《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先生的经典作品之一,正如《荷塘月色》之于朱自清,它们都较集中地体现了作家的创作风格。该文主要呈现了流落台湾的大陆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借冷雨抒情,雨声中流淌的乡情,把游子身处台湾,不能回大陆团聚的情绪浸润倾诉。同时余光中先生深谙中国古典文化,古典诗词的境趣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文中被赋予生命的冷雨中。

要学会品味语言艺术的方法。如长短句式特点:“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这是一个短句,简洁明快;“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这则是一个长句,层层递进,表现出雨的连绵不断,气势非凡。又如叠词:“先是料料峭峭……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把雨的形态、声音、质感呈现了出来,激发了读者联想,进而转化为审美情感,并身临其境,透过这“冷雨”,深切感悟作者的内心世界

学习化用古典诗词营造意境,拓展散文思维空间的方法。例如,化用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少有才名,28岁时进士及第,但两年后,元便攻破了南宋的都城临安。南宋灭亡后蒋捷遂隐居竹山不仕。他饱受流离之苦,诗文中多是国家灭亡,故园难回的伤怀。与蒋捷处境相似的余光中面对萧萧秋雨,想到自己“饱经风霜”的一生,难免发出“悲欢离合总无情”的感慨。情境契合的化用才能让读者自然而然地步入古典的情境,也增加了文章的文学韵味。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由“雨”自然联想到“方块字”特有表意的形旁——“雨”部,再联想到与“雨”相关的汉字——“霜、雪、云、霞、雷、电、霹、雳”,这些寄托着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的汉字,勾起了作者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作者借对汉字的联想,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赤子之心。

B.对于听雨,作者觉得“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是因为在岛上听雨就更多了一种怀乡之痛在里面。

C.“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该句中的“谁”就是指的余光中自己。

D.本文作者在不同地方听雨,体味不同地方。不同人生阶段听雨,则让雨珠串起了作者湿淋淋的人生感悟,抒发了游子那如雨般绵绵的思乡之情。

2.从语言艺术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3.作者写到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分别听出了怎样不同的感受?

(二)独闯天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练习。

西地平线上

高建群

这几年,我每年都要去一趟新疆。中亚细亚地面上独特的地貌,奇丽的风光,每每令我惊骇,叫我明白了“世间有大美”这句话,绝不是一时偶然而发的诳语。而在所有雄伟的风景中,落日大约是最令我震撼的了。我见过许多次的落日,这里只简约地记述三次。

我们的车在甘肃的定西高原盘旋。天已经有些暗淡了,头顶上甚至隐隐约约地有几颗星星。汽车转过一个垭口。这时,眼界突然开阔起来,在苍茫的远方,弧状的群山之巅,一轮血红的落日像一辆勒勒车的轮子,静静地停驻在那里。

它没有了光焰,颜色像我们写春联时用的那种红纸。柔和、美丽、安谧,甚至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像民间剪纸。它大极了。面对这落日,我们全都在那一刻惊呆了。我们的车停下来,倚托着一棵树,架起机位,直拍到这落日消失。

落日在沉入西地平线以下那一刻,是跳跃着、颤抖着降落的。它先是纹丝不动,突然,它颤抖了两下,往下一跃,于是只剩下了半个。在停驻了片刻以后,它突然又一跃,当我们揉揉眼睛,再往西看时,它已经消失了。一切都为雾霭所取代,我们刚才见到的那一场奇异的风景,恍然若一场梦境。(www.xing528.com)

第二个带给我巨大影响和深刻记忆的是在罗布淖尔荒原上看日落。

中午一过,太阳刚偏西,就变得不怎么显明了。像一枚灰白色的五分钱硬币,容易被人忽视地停驻在西边天空。罗布淖尔荒原上的大地和天空,混沌一片,也是灰蒙蒙的。

我们向死亡之海罗布泊行进。这里是无人区,没有任何的生命存在,荒凉空旷如同月球的表面。四周瘴气雾霭弥漫,我们感到自己如同走入地狱,走入鬼域。为了打破这压抑,越野车司机放起了《泰坦尼克号》的用萨克斯吹出来的音乐,这音乐更给人带来一种梦幻般的死亡感觉。

整个下午,太阳就这样不死不活地在我们的车屁股的地方照耀着。说是白天吧,但是恍然如同晚上;说是夜间吧,在我们匆匆的回头中,分明有一个物什,在西天半空悬着。

最辉煌的罗布泊的落日出现在黄昏。那一刻,我们的越野车已经来到距古湖盆二十公里的龟背山。当时,在我们不经意的一次回头中,突然看见在一平如抹的西地平线上,一轮血红的落日停驻在那里。

它是那样鲜艳、温柔。我们,我们的车,还有刚才那死气沉沉的罗布淖尔荒原的黑戈壁,此刻都罩在这一片回光返照中。我们互相看着对方的脸,每个人的脸都泛着红光。我们感到自己像在画中。

萨克斯管吹奏的《泰坦尼克号》的音乐,这时候适当其时地在放着。在那一刻我突然掉下泪来,我感到,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啊!

我要告诉你的第三次日落,是我在阿勒泰草原遇到的。那次实际上并没有看到落日,落日隐在背后去了。我只看到了火烧云,那火烧云,灿烂地、热烈地、夸张地烤红了西边半个天空,烧红了大地上的一切物什,给我留下一个惊骇的印象。但是,我明白这一切的制造者仍是落日,是落日在云的背后挥舞着魔杖

我们是从一个叫“顶山”的地方,向西走时,遇到那一次落日的。顶山是一个荒凉空旷的地方,典型的戈壁滩地貌。西天那吞没一切的大片火烧云,是太阳坠入云层以后,突然出现的。我们汽车的方向是正西,因此,我们感到自己正向那一片红光走去。

那辽远的西地平线的地方,火烧云映照的地方,被历史学家称为欧亚大平原,被地理学家称为小亚细亚。在那炫目的红光中,我看到一些匆匆的背影,正向历史的深处走去。曾经在东北亚草原上游荡过许多年的匈奴民族,就是在某一个早晨或黄昏,循着西地平线远去的。还有另外一位叫成吉思汗英雄,在那炫目的红光中,我也看到了他的背影。正是在此处,我脚下的这个地方,他召开了誓师大会,而后,兵分两路,一路打通伊犁河谷,一路翻越阿尔泰山最高峰——友谊峰,西征花剌子模,尔后进入欧洲,进入非洲。火烧云持久地停驻在西天。直到太阳已经落下去很久了,还将最后的一抹光辉像扫帚一样扫向就近的云彩。直到最后,又贪恋了一阵后,西边天空终于恢复了它平庸的色彩。

这是我三次见到西地平线上落日的情况。我不敢独享那一幕,所以将它诉诸笔端,带给更多的人。也许我会写一本叫《西地平线》的书,来记录我这几年西部行旅的感受。末了要说的话是,“雄伟的风景”和“世间有大美”两句话并不是我的,前者是一个日本画家叫东山魁夷说的,后者则是中国画家张大千,在看了敦煌壁画以后发出的一声感叹。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说:“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这句话也是作者对自己的一种安慰和鼓励,来死亡之海不是为了寻找死亡,而是为了挑战死亡,发挥生命的极限。

B.文中在第二次描写落日的情景时,是以方位顺序来描写的,同时采用了对比和烘托的手法,写出了落日的辉煌壮丽。

C.作者在文中用较多的篇幅来写成吉思汗,是为了与壮丽的落日交相辉映,深化文章的内涵并且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深层次思考。

D.文中说西边天空终于恢复了其他平庸的色彩,作者说天空平庸是为了反衬落日的壮丽和惊世骇俗。

2.作者是怎样描写第一次落日的情景的?

3.请简要分析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名师点拨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这篇文章中,西部作家高建群正是将这“大美”诉诸笔端,让我们真正领略了“雄伟的风景”。高建群的作品着力营造一种生命中最为壮丽的风景,同时也会融进他对生活、对生命的深层次思考。

在阅读这篇《西地平线上》时可以首先通过提纲挈领法抓住三次落日的共同特点:“世间大美”“雄伟的风景”。抓住这一特点,才能将三次落日结合到一起,挖掘出这篇散文的“神”是作者对生命无比深切的体验和对大西北深沉真挚的热爱。文章描写落日时,将其放置在了一个极为开阔的背景当中,浓墨重彩绘形绘色,展示出了一幅雄伟壮观的景象,苍茫的远方,弧状的群山之巅,一轮血红的落日如何美丽安谧;然后描写落日沉没的过程,生动地描绘了令人震撼的落日景象。日落带给人的震撼。与艺术大师对人间顶级辉煌的文化奇观的感叹与落日形成辉映,丰富了西部落日美的内涵。阅读这篇文章,更让我们明白,用积极的姿态去热情地拥抱生活,发现世界,生活也会回赠给我们震撼之美!

(三)剑指高考

阅读前面的选文《西地平线上》,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记叙了作者在三个不同的地点欣赏到的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景象,抒发了他“世间有大美”的感受。

B.文中描写在甘肃的定西高原上的落日景象时,近于静态的描写,落日给人的感觉是柔和、美丽、安谧的,落日的消逝过程呈现出一种梦幻的美。

C.作者描写了在罗布泊欣赏到的落日景象。这是一次对落日的虚写,文中落日并没有直接出现,人们见到的只是落日制造出来的火烧云。

D.本文在写景中穿插历史史实的记叙,既生动地描绘了令人震撼的落日景象,也有成吉思汗西进的远望。

2.作者听到萨克斯管吹奏《泰坦尼克号》音乐时为何掉泪?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作者描写第二次日落,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自己在辉煌落日前对死亡全新的感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