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草原上群栖的斑马和羚羊,大抵每群都有负指导责任的老兽。森林里面的猿类也是这个样子。北冰洋附近的海岛上,夏季繁殖的各种野兽,每一头雄兽负责保护统治数十头雌兽。栖息中央亚细亚高原的马、驴等野生种,常常数十数百的集合在一起,便于在追逐水草的时候,可以防御狮子、虎、豹等猛兽的袭击。正像小鸟作季节移徙的时候,恐怕受鹰、鹫等猛禽的袭击,所以必须合群飞行。但是成功巨大的团体搜求食物,那又很不容易。中央亚细亚的马和驴,往往因为误入食草稀少的原野,以致数百数千的死亡。北美的紫燕,早春急于北行,忽然遭遇寒气袭击,每每全群冻死。这样,大群的生活,比较一匹一匹单独生活更为危险了。
考察群栖动物的食饵,如小鱼、昆虫、野草等,都是在同一处所比较有大量存在的东西。肉食兽类中,也有因为狩猎上的必要,而数几头协力合作的;但不会有极大的集团,这完全是被搜寻食物的困难所限制着的缘故。可作食饵的动物,同时密集于一处,在自然界中比较地稀少;反之,可作食饵的植物,每到丰盛繁衍,因为这个缘故,草食动物常常容易经营群栖的生活。
植物性食料,虽然丰富,但动物数量常常无限增加,所以群栖动物仍然不免有过剩的忧虑。因此,热带草原间的羚羊类,每每有遗弃群中老兽的举动。栖息在自非洲至阿拉伯边界沙漠中不毛之地的狒狒类,不像他种猿类,作树上的生活,而群栖于岩窟或石块的小丘中,采食沙漠中一种特产的植物。它们的生存竞争,异常剧烈。它们动作敏捷,大齿尖锐。能够对小型的猛兽角斗。它们有啮死衰老亲猿的特殊行为,这不外乎想节省食料所引起的习性。在人类中也还残存着遗弃老人于山林间,或沉浸于海中的历史;西洋当罗马时代,尚有这样的风俗。 (www.xing528.com)
不把衰老的个体除去,而弃掷或杀死所生的卵和雏,也是从节省食粮的原理引起的习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