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乐点,又称“锣鼓点子”“锣鼓经”或“锣鼓谱”(念者为“经”,看时为“谱”)是由干鼓、战鼓、大锣、小锣、铙钹等打击乐器奏出的节奏性音乐,俗称“用家具”。环县道情皮影戏的锣鼓点子和其他戏剧一样,无不渗透和贯穿在整个情节发展之中,无论唱、念、做、舞,都离不开它的辅助支撑,倘没有以锣鼓点子的节奏音响带动和贯穿全局,皮影的表演就会失去控制,这也是司鼓的位置为什么十分重要的原因。环县道情皮影戏锣鼓点子同其他剧种(特别是舞台剧)相比,由于纸亮面积不大、影人活动的范围小,所以很简洁,也因为文戏强、武戏弱,所以打击乐相比还很不完善,有一部分甚至是借鉴秦腔和陇东社火的锣鼓点。
表4-7 唢呐曲牌简介
续表:
续表:
(一)打击乐点的分类
打击乐点的分类较多,有按大锣(或战鼓)的点数多少分为一锤、二锤、三锤、四锤、五锤、十四锤、十三锣、倒八锤的;有按其所配合的对象分为小垫、豹子头、慢列、双锤、翻山鹞、番喽子、大喽子、龙虎架子、鹤架子、蛇架子、神架子、菩萨祭子的;有按其所垫衬的不同场面分为闪断桥、抢锤子、勾锤子、拥锤子、列锤子、一串铃、扑灯蛾、刀穗子、绑杀场、板歌、道姑令、文打架、旦打架、菩萨祭子的;有的是同一名称又分为软硬(如软三锤、硬三锤、软五锤、硬五锤等)、全半(如全豹子头、半豹子头)、单双(如双五锤等)、紧慢(主要是速度差别)的。总体上根据其作用可分为念白锣鼓、动作锣鼓、板头锣鼓、曲牌锣鼓和开场锣鼓五类。念白锣鼓主要用于人物上场、道白、对诗、报名、问答等环节;动作锣鼓是专门用于配合角色上、下场及身段、台步乃至武打等动作的表演;板头锣鼓是加在各类板式唱腔之前的锣鼓点子。环县道情板式唱腔大多数由叫板而起,所以板头锣鼓运用并不多见,某些慢板前至多加上由干鼓独击的“打”或“尺打尺”,如大开板、还阳板等。但也有几种板式唱腔却非要用锣鼓点子起板不可,而且有一整套击法。曲牌锣鼓是指与唢呐曲牌配合击奏的打击乐点。
打击乐点在结构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开始前有一个由干鼓单独演奏的“底锤”,主要起开始、指挥作用;二是在结束时收锤(一般为一锤)。(详见表4-8)
(二)打击乐点欣赏
本节共收集打击乐点128例,分别为2004年皮影普查时录音和2019年专题录音。请扫描左侧二维码收听或下载。
扫码收听打击乐点录音(www.xing528.com)
表4-8 锣鼓点子简介
续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