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影与音》主要作品研究对比

《影与音》主要作品研究对比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前所述,《陇东道情研究资料》是环县道情皮影戏发展研究史上第一部专业介绍环县道情音乐演出形态、唱板、唱法的研究性资料。《陇东道情音乐》是由环县文化馆高建邦同志主持编印的油印本,是自《陇东道情研究资料》出版26年之后全面介绍环县道情音乐的资料性书籍。

《影与音》主要作品研究对比

如前所述,《陇东道情研究资料》是环县道情皮影戏发展研究史上第一部专业介绍环县道情音乐演出形态、唱板、唱法的研究性资料。该书以一个班底演奏的音乐资料,以板腔体戏剧的视角,从“几点不成熟的研究”“唱板”“曲(谱)牌”“打击乐器”“解说”等五个部分进行了叙述。共收集唱板32例,曲(谱)牌41例(其中弦乐曲谱15例,唢呐曲牌26例),打击乐器10例(包含“慢塌板”“紧塌板”“飞板”“打瓜”“二女打架”“开场”及“18种锤”[30])。该书并未对环县道情皮影戏的性质定性,也未对唱板、打击乐器进行分类,在唱板、曲(谱)牌的搜集、整理和名称的运用上也仅采用一个班底的说法,这样做虽说难免有些偏颇,但在20世纪50年代那样一个艰苦的年代,能有这样的收获已实属不易,更多的应是体谅。

1953年,甘肃省文化事业管理局出版的《陇东道情研究资料》。

1979年10月,环县文化馆油印版《陇东道情音乐》。(www.xing528.com)

《陇东道情音乐》是由环县文化馆高建邦同志主持编印的油印本,是自《陇东道情研究资料》出版26年之后全面介绍环县道情音乐的资料性书籍。该书架构与《陇东道情研究资料》相似,主要区别有三点:一是对陇东道情更加详尽、全面的概括论述;二是“陇东道情皮影戏音乐初步研究的几点意见”一节分为“源流”“陇东道情音乐的流派”“调式”“变革音”“道情音乐的节奏及其基本演唱法”“道情戏板式的转换”“道情乐器的配置及其定弦定调法”“道情戏的演唱形式”“乐队中奏的各种对环”“两个特殊板式的各种唱法”等十个方面,全文一万余字,从源流到音乐特点做了比较详细全面的介绍;三是以经典传统的代表性道情皮影戏剧目为重点研究对象,共收录了《蛟龙驹》《卖道袍》《白玉楼》《九华山》《刘全进瓜》《王七怕老婆》《竹林会》《曲江打子》《十大条款》《白蛇传》《花亭相会》《五行山》《反天宫》《石敬瑭拜刀》等十四部戏剧的唱腔选段29例,以及陇剧音乐《枫洛池》《旌表记》唱段若干。这些唱段基本包含所有板腔体唱腔和曲牌体唱腔板式,每个唱段的乐谱都完整记出所用的打击乐、各类过门音乐、曲牌音乐等,未有省略,更为难得的是全谱记出了折子戏《王七怕老婆》;收录弦乐曲谱14例,唢呐曲牌50例(其中22例为民间红白事活动吹奏的唢呐曲牌,并不在道情戏剧演出中使用),打击乐点44例,打击乐使用例谱5例。该书对唱板、曲(谱)牌的搜集、整理和名称的运用上进行了初步分类,按其“东、南、北”三个流派的分类,收集采用了“北路”梁世仓、魏元寿、刘德、赵建祥、梁永泰,“南路”敬廷玺、史学杰和“东路”沈俊岳、苟治甲等9名前台艺人的唱腔唱段,使道情音乐的记录更为全面,为后人的学习研究提供了方便。但令人遗憾的是该书只是油印本,且只作为内部资料交流学习,并没有正式出版发行,现存世量极少。因年代久远,环县文化馆、环县图书馆图书资料库收存的也已佚失。笔者也是辗转问询多人,从张玉卿同志处得借一残本,好在只是陇剧音乐唱腔部分残损,在此对张玉卿同志的支持表示感谢。笔者有感于高建邦老师为道情音乐研究整理工作的细致入微、一丝不苟态度,不由让人心生敬畏,值得我们缅怀和学习。

《环县道情皮影志·道情音乐》是目前对环县道情音乐最为翔实的记录,该部分资料是站在全县47家道情皮影戏班的普查资料和全体普查队员的集体普查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对“环县道情皮影戏”的戏剧性质进行了具体定位,在板路、曲牌、打击乐及演出方法等从“唱腔音乐”“曲牌音乐与锣鼓点子”“表演形式”三大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类和叙述。共收集板腔体唱腔21例,曲牌体唱腔12例,留谱音乐4例,曲牌音乐44例(其中丝竹曲牌7例,唢呐曲牌37例),锣鼓点子49例。笔者基本赞同张玉卿同志关于道情音乐论述的整体观点,且后文所述均以《环县道情皮影志·道情音乐》为基础资料叙述,但在部分论点、分类方面,笔者自有考量,将在后文明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