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的成立[22]标志着我国现代意义的民俗学研究开始起步,影戏被纳入其中,中国影戏的研究始于此。根据笔者多年查阅相关资料,并未见到20世纪20~50年代初关于环县道情音乐的研究资料,也没有相关研究人员信息的记载。据悉陕甘宁边区政府曾对环县道情音乐进行整理,但笔者并未亲见相关记载,更未收集到些许可用资料,这些抑或因为战争早已佚失了。环县道情皮影戏真正走进人们的视野,并受到关注和研究,始于1953年4月,环县道情皮影艺人史学杰等参加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此后,才逐步受到甘肃省文化局、庆阳专区和环县文化部门的重视,并安排专人进行搜集整理。环县道情音乐的专门研究人员实际非常有限,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先后有高士杰、邸作人、高建邦、郭晓文、王正强、张玉卿等为数不多的本省、本土专家学者收集整理编印了部分研究资料。进入21世纪,一些从事相近专业的教授、研究生也对环县道情音乐进行了部分零星研究,并发表了相关论文。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对环县道情音乐的研究共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末80年代初和21世纪初三次研究的重要时期,共有4部专业介绍研究环县道音乐的著作。20世纪50年代,甘肃省文化事业管理局派高士杰、邸作人等学者对环县道情音乐进行了专项搜集和整理,并于1953年10月出版了《陇东道情研究资料》一书。该书为环县道情皮影戏发展研究史上第一部专业介绍环县道情音乐演出形态、板式、唱法的研究性资料。1958年,经众多戏曲工作者共同努力,将传统的环县道情音乐进行大胆的革新,并搬上舞台,后定名为“陇剧”。十年“文革”时期,针对环县道情音乐的研究工作基本停滞。至70年代末,针对环县道情皮影戏的研究重点放在了剧目的改编、移植、创新方面,针对道情音乐的研究整理工作很少,资料非常有限,更未编印相关研究资料。1979年,由环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高建邦整理、编印了《陇东道情音乐》[23]。该书从源流、音乐的基本形态、板路结构及乐器配置等方面对环县道情音乐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收集记录了大量的唱段谱例。1988年,由庆阳地区文化局研究人员郭效文编写了《陇剧音乐浅释》;1999年,由著名戏曲理论家王正强编著了《陇剧音乐研究》[24]等专业介绍陇剧音乐的书籍资料。鉴于陇剧音乐与环县道情音乐渊源流变的关系,两书中也涉及到环县道情音乐的一些相关内容,但由于不是描述的重点,只作了简单的叙述。21世纪初,随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前期曾称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深入开展,对环县道情音乐的调查研究逐渐深入。2002年,环县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中国皮影之乡”,并于同年8月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环县皮影艺术节”;2004年初,环县成立了环县道情皮影普查组(后于2005年10月升格为正科级事业单位,专门负责环县道情皮影戏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传承工作),并于同年抽调专业工作人员进行了长达10个月的道情皮影戏普查工作,工作人员走访了全县所有47家戏班,收集了大量的原始材料。在道情音乐方面,由张玉卿同志负责汇编了《环县道情音乐集成》[25]一书。2006年9月,在“第二届中国环县道情皮影民俗文化节”前夕,出版发行了《环县道情皮影志》[26],该书共分为八章二十五节,从大事记、剧目、道情音乐、皮影、风格流派、人物、保护传承改革开发、杂记等各个方面,更为详细全面的介绍了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其中关于道情音乐方面是张玉卿同志在《环县道情音乐集成》的基础上整理完成的,是目前对环县道情音乐较为翔实的记录。2015年10月,由环县道情皮影保护中心编辑出版了庆阳非物质文化遗产荟萃《环县道情皮影戏》[27]一书,该书由笔者承担执行主编,对环县道情皮影戏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论述。该书对《环县道情皮影志》的错误之处进行了修正,并依据个人观点对《环县道情皮影志》的部分观点进行了辩证,但在环县道情音乐的陈述和研究上,依然采用了张玉卿同志的观点,笔者并未做出更改和提出个人观点。自2004年以来,亦有部分论文对环县道情音乐进行了叙述与论证。笔者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了不完全统计,发表的关于环县道情皮影的论文约有109篇,关于环县道情音乐的论文有约有15篇。其中以黄虎的《悲情嘛簧·灯影人生》[28]和晏晓东的《环县道情皮影戏板路唱腔音乐研究》[29]研究论文较为全面详细。(www.xing528.com)
综观六十余年的研究历程,由于历史原因及各方面条件所限,环县道情音乐虽有研究成果,但多停留在资料收集、整理和粗线条、表层结构的评述上,并未有较深层次的研究成果出版问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