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情”之名唤于何人,限于史料,已无从可考。但唤于何时,为何唤之“道情”,却大致可循。早在东汉末年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出现,隋唐以后,“道情”一词逐渐被广泛使用。《三国志·魏书·钟繇传》注引《魏略》载:“孙权称臣,斩送关羽。太子书报繇,繇答书曰:‘臣同郡故司空荀爽言:人当道情,爱我者一何可爱!憎我者一何可憎!顾念孙权,了更妩媚。’”[1]延安大学教授刘蓉在其文章《德才性情之辨兼论道情产生的思想渊源》[2]中认为荀爽的“人当道情”是在当时“性”与“情”论辩时,争论圣人有情与圣人无情时提出的,应是“道情”一词于文献中的最早出现。后在隋唐各类诗词中屡见不鲜,如唐白居易《闲咏》:“早年诗思苦,晚岁道情深。”但此“道情”非彼“道情”,含意不同,并非我们现在所研究的道情。据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七记载:“淳熙十一年(1184)六月初一日,车驾过宫”,“至内殿起居,太上令小内侍扶掖”。“遂同至飞来峰看放水帘。时荷花盛开,太上指池心云:‘此种五花同于,近伯圭自湖州进来,前此未见也。’堂前假山、修竹、古松,不见日色,并无暑气,后苑小厮儿三十人,打息气唱道情。太上云:‘此张抡所撰《鼓子词》’”[3]。这说明到南宋时,“道情”这一名称已被普遍应用。由此可以推知,“道情”这一名称真正用于道教音乐的道情,应在两宋时。
文渊阁《四库全书》收录的宋《武林旧事》卷七
明代戏剧理论家程明善著作《啸余谱》中亦称道情为“黄冠体”,所谓“黄冠体”即黄冠道士所唱的歌体,此说解释了“道”字。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4]云:“道家所唱者,飞驭天表,游览太虚,俯视八弦,志在冲漠之上,寄傲宇宙之间,慨古感今,有乐道徜徉之情”,又云:“神游广漠、寄情太虚,有餐露服曰之思,名曰‘道情’”。元朝燕南芝庵《唱论》中述道:“三教所唱,各有所尚,道家唱情,僧家唱性,儒家唱礼。”在中国古代社会,情、性、礼正体现了道、佛、儒三教的所推崇的主要思想内容。这里的“情”并非完全是《太和正音谱》中所述的“乐道徜徉之情”的情调。据道教《洞玄经》[5]所述:“种种无名似苦海,苦根不离善根存,但凭人间元通力,跳出轮回无苦门,道有无情度有情,一切方便是修真”可知,道教所宣扬的是人之都存在的七情六欲,作恶、行善、生来、死去均有苦,情是万苦之源,人们要以己之力去修真,磨灭情欲,修真的过程是从有情向无情的升华,做到清静、无为、自然,即可摆脱人世之苦难。故而,“情”便成了道教说教的中心思想,情及情的升华成为道教宣传教义所要表现的内容,故曰道情。(www.xing528.com)
艺人使用渔鼓、简板伴奏
道情历经发展、流传演变,其名称也随之发生变化。《武林旧事》卷七中“后苑小厮儿三十人,打息气唱道情。太上云:此张抡所撰《鼓子词》”。武艺民在《中国道情艺术概论》[6]中说:“在宋代,道情也叫鼓子词,这两种艺术的音乐体制和演唱形式是一样的,二者仅演唱内容有所区别,凡属演唱道教故事(或有关内容)的称道情,演唱其他内容的叫鼓子词。”1981年版《中国戏曲曲艺词典》[7]道情条目释义云:“南宋时开始用渔鼓和简板为伴奏乐器,因此也叫‘渔鼓’。”关于渔鼓,《稗史汇编》[8]载:“宋靖康初,民间以竹,径二寸,长五尺,冒皮于首,鼓为节奏。”明郎英《七修类稿》[9]卷二四载:“渔鼓起于宋。”由于道情演唱时使用渔鼓,湖南、湖北、山东以及陕西汉中等地就将道情叫成渔鼓。福建省又称道情为“梆鼓咚”或“嘭嘭鼓”。四川又称道情为“竹琴”。武艺民在《中国道情艺术概论》中说:“四川‘竹琴’艺人杨庆文老先生说,清代末年四川尚无‘竹琴’这个名称,那时就叫作道情,之后才有了这个名称。竹琴指的就是渔鼓,四川也叫竹筒,过去唱道情时,总有这样四句开场诗:耳忽听琴声摇动,却原是果老仙在玩竹筒,果老仙玩竹筒要分贵重,丝与竹乃八音尺调不同。竹筒(渔鼓)被称之为‘竹琴’即由此而来。”
综上,“道情”一词虽产生于汉末、三国时代,但作为道教艺术的名称于两宋时。在宋代,道情已不仅仅为道教服务,道情开始进入民间,群众利用道情讲唱民间故事,也出现一些职业艺人,便在大江南北流传开去,其名称也不断发生变化,其形式也在逐渐丰富,变化多样,形成了至今流传于广大地区的不同称谓的道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