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县道情皮影戏目前在演的剧本情况来分析,常见的结构模式可以归纳为如下两种情况:
1.交错式结构
交错式结构一般以两个相同或相似的叙事线索同时展开,交错叙述,随着剧情的逐渐发展,两条线索逐渐归并或交错达到戏剧冲突的高潮,继而进入新的叙事篇章。整个叙事过程中,要么两条线索均为文戏,交错归并后的线索为文武兼有,要么两条线索一文一武展开叙述,要么在整个过程都是文武兼有。其形式多样,主要有文武交错、爱情交错、忠奸交错、孝道交错、善恶交错、阴阳交错等类型,在整个剧目中,一般以一种交错形式为主,多个交错类型兼有,共同推动剧情发展。
例如:本戏《九连珠》就由两条线索交织讲述。线索一,讲述孪生兄弟书生荣春汉上京赴试途中被虎冲散后,被父亲的结拜兄弟收留来展开故事情节;线索二,讲述武生荣春霄在被虎冲散后,与景秀玉一见钟情来展开故事情节;线索三,讲述因兄弟俩相像,多次被误认的故事情节;线索四,讲述兄弟俩同朝效力,外御强敌,内除奸党的故事。这一结构形态中,线索一与线索二相平行、交错叙述,连接线索三,线索三将两条线索交错糅合,将故事情节推向小高潮。线索四,是线索三的延续发展,达到故事的高潮。整个叙述过程中,每一个线索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渐次展开,线索一二为文戏,三四为文武兼有叙述。
又如:本戏《贤孝图》围绕“孝”展开。线索一,以小生张志堂之妻柳氏虐母展开;线索二,以小生王有义之继母毛氏逼媳自尽展开;线索三,以张、王二人金榜题名后,知悉原委,将柳氏、毛氏以律追责展开叙述。
在环县,还有一本较为特殊的套本戏剧目——《刘全进瓜》(又名《罗通扫北》)。所谓套本戏,就是在同一次演出中,将两个内容各异的剧目套在一起,一场一场轮流演出。笔者曾采访多名艺人关于《刘全进瓜》和《罗通扫北》两剧的原有形式,但艺人们均表示师父传承下来就是这个样子,原本失佚。后经笔者多方查找,方得两本戏剧的本来面目。《刘全进瓜》原为陕西中路秦腔本戏《十万金》(别名《大上吊》《李翠莲游地狱》《李翠莲上吊》)中的同名折子戏,讲述刘全入地狱为阎君进献北瓜后,与其妻李翠莲相认,遍游地狱的故事。《罗通扫北》原载《甘肃传统剧目汇编·陇东道情》第二集,讲述唐太宗时,书生李忠义助罗通征剿北番黑水国的故事。环县道情皮影戏选取《刘全进瓜》“进瓜游地狱”的文戏部分与《罗通扫北》中罗通与番将交锋的武戏部分套本演出,形成文武线索交织并行,渐次展开,剧终以李翠莲借公主尸体还魂,罗通凯旋,同受王封的故事结局结束。经笔者了解,套本戏的演出在秦腔舞台剧及陕西关中皮影演出中故来就有,且被陕西关中皮影艺人视为“绝活”,而《刘全进瓜》套本戏源于关中何地,已不可考,为什么流至环县独有一本亦不得而知。笔者借此提及,以引其他同志同究。(www.xing528.com)
2.重复式结构
重复式结构以相同的程式性叙事线索重复出现,重叠叙述,此类故事多以喜剧形式展现,文戏居多。一条故事情节或事件重叠叙述两到三次后达到戏剧的高潮,点明主旨。
例如:折子戏《王七怕老婆》中,王七之妻受到婆婆训骂,待王七回家后将婆婆训骂的言辞又重复诉于王七听,王七为讨妻欢心,为其妻许下各种愿望,被其母在门外听到,王七母回到老王处又重复将这段许愿言辞表与老王听。这些唱词均带有幽默、滑稽的成分,这种重复性结构常用于剧中主要情节的重复表达,通过重复包袱而制造噱头,以达到喜剧最佳的表达效果。而在正剧中,相同的言辞再次出现时,一般会以相应的唢呐曲牌代之。当然,如果正剧中有喜剧的场次,则这种重复性表达是完全可以存在的。
在环县道情皮影戏中,这两种结构模式是普遍存在的。有的剧本也可能是两种叙事结构同时存在,重复性叙事可能出现在交错式叙事结构的某个场次中,也可能出现在不同的叙事单元中。两种常见的结构程式总是以具体多样的、更繁复的表层形态出现在戏剧文本之中。从艺人的传承和记忆经验来看,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必然会形成诸多便于记忆的程式性表述方式,反过来程式性的表达方式又为艺人记忆更多的文本带来便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