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县道情皮影戏的源流探析—《影与音》

环县道情皮影戏的源流探析—《影与音》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中”自古以来是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为此,笔者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引述如下,以资探索环县道情皮影戏的渊源流播问题。

环县道情皮影戏的源流探析—《影与音》

1.从环县的文化归属来看

如本章第二节所述,环县的历史文化发展与关中文化息息相关。“关中”自古以来是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而萧关,一直为关中西北边地著名关隘,其名应该与关中之名相附相生,是关中地区北部屏障,是宁夏平原关中平原南北交通的天然通道和纽带,是古代塞外游牧民族南下关中地区的必选之路,萧关在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环县历史文化的追溯,又综合对比环县文化在风气习俗、婚丧礼仪、迷信淫祀、民歌俗谚、语言风格等诸多方面与关中文化的异同,我们认为环县文化应为关中文化的一个分支,是关中文化在关中西北边陲的延续和发展。

2.从环县的人文地理环境来看

如本章第一节所述,环县自古“山童水劣、世罕渔樵”“三代下风俗之差,为近古者也”,千余年来一直是其地理环境和人文风俗的真实写照,耕作原始,民风彪悍,风气习俗近于古时,文化底蕴不够深厚,不能为这样一门优秀的民间艺术提供诞生的人文环境

3.从环县千年来的建制沿革和人口变迁的历史来看

长期以来,环县一直为“节钺”之地,“徙民实边”,人口迁移流动大,建制和人口变化频繁。自隋至民国的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中,人口最多时为金代和清同治时期,超过或达到五万人,人口最少时为清顺治前,仅“实在丁一千三百七一丁”。人口的频繁流动,带来的是民间文化的急速消逝或流走,即使早期有皮影戏活动,也无法实现传承发展。五万余人的人口基数,也不足使一门戏剧由萌芽发展到成熟。

4.从环县皮影造型特点和雕刻技艺的发展历史来看

笔者通过田野普查发现,20世纪60年代以前,环县皮影演出所使用的皮影都购自陕西礼泉定边等地或由来自陕西的皮影雕刻艺人雕刻制作。其雕刻风格整体上既有陕西东路皮影的小巧、细腻,也有陕西西路皮影粗犷、豪放的特点(西路皮影整体比东路皮影略大,即环县民间艺人所称的“尺线子”与“寸线子”之别)。另外,环县籍雕刻艺人王秉荣亦是师从陕西华县、渭南等地的艺人,至1962年才回乡带其侄孙王治民学艺。试想,如果一门经过千百年发展成熟的戏剧长期在环县本地活动,定会促生与之相适应的附带产业的兴起,并有大量的从业人员。[26]故而从侧面证明,环县道情皮影戏不是在本土萌生和发展成熟的。

5.从环县道情音乐道教音乐的特点来看

环县道情皮影戏是以板腔体为主(或称板式变化体),间以曲牌体(或称曲牌连缀体)的戏剧,演出以板腔体唱腔为主,曲牌体唱腔多用于特殊唱段或特殊剧本。环县道教音乐主要以小锣、手鼓、铙钹、碰钟等打击乐器伴奏,一人独念或多人齐念的念唱为主,以平腔平调居多的诵经唱法,没有环县道情音乐特有的“嘛簧”或类似的“帮腔”演唱,且极少有弦乐伴奏。两者音乐结构等方面有很大区别,只是诵、白形式相近或相同。另外,环县道情皮影戏的从业人员也并非出自道士[27]。环县红白事上所奏的唢呐曲牌与道情皮影戏使用的唢呐曲牌有相同或相近之处,但并不相互通用。在丧葬活动中,唢呐全程参与其祭祀流程,但并不参与道教音乐的演奏,民间庙会的祭祀活动也没有唢呐的参与。在笔者看来,环县道教音乐对环县道情音乐的发展有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性的,甚至还没有环县唢呐对环县道情音乐的发展影响广泛。故而,环县道情音乐不可能脱胎于环县道教音乐,并发展至现状。

兴隆山道士进行诵经活动

6.从环县道情皮影戏使用的语言来看

环县本土方言属于我国汉语官话方言,中原官话次方言区秦陇片[28]。笔者通过田野普查了解到,环县道情皮影戏在演出过程中,除大量使用本土方言以外,还夹杂有关中片方言的成分,尤其年长的皮影艺人表现更为突出。虽然秦陇片方言与关中片方言的词汇、语法等整体上有很多相近甚至相同的地方,但在某些具体用词的声、韵、调等方面还是有很明显的差异。[29]故而笔者认为,若为本土成长的民间艺术,一般不可能夹杂域外方言来演唱,只能用域外艺术本土化来解释。

7.从环县道情皮影戏所演出的剧目、剧本来看

环县现有约180本道情皮影戏剧目,按题材大致可分为神仙道化戏、民间生活小戏、历史故事和传奇公案戏、新创移植戏等四类[30],除少量的神仙道化戏、民间生活小戏外,以历史故事和传奇公案戏居多。根据笔者调查,这些剧目大多为包括陕西李芳桂[31]的《春秋配》《紫霞宫》《火焰驹》《清素庵》等剧目在内的碗碗腔剧本和《蝴蝶杯》《蛟龙驹》《葵花镜》《八件衣》等秦腔、弦板腔、灯盏头腔、华阴老腔等剧种的移植剧本。这些作品无一是环县本土作者的作品,从而佐证了环县道情皮影戏乃域外传入的剧种。(www.xing528.com)

8.从环县道情皮影戏演出的戏剧民俗来看

从演出前的祭祀、请戏习俗、演出程序、戏俗忌讳及行业暗语、禁忌等诸多方面来看,环县道情皮影戏都与关中影戏有相同或相似之处,笔者认为,道情皮影戏应是随着关中人口的向外迁移、流动,从关中地区流入并扎根于环县的。

9.从文献资料的记载情况来看

关于环县道情皮影戏的流播途经,清乾隆《环县志》和《庆阳府志》均没有记载。为此,笔者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引述如下,以资探索环县道情皮影戏的渊源流播问题。

《合水县志·风俗》“祈报”条原文

《陕西省志·文化艺术志》第五章戏剧载:“关中道情又名“长安道情”,流行于关中各地。关中道情有围桌坐唱、广场踏席、皮影演出等三种演唱形式。……嘉庆以后,关中西府[32]、东府和长安各地,都有道情演唱。”第十一章木偶皮影载:“王文皮影班清同治元年(1862)礼泉县皮影戏名艺人王文创办。开始唱道情,后改唱弦板腔。”[33]咸阳市志》载:“据考证,皮影戏‘弦板腔’,起源于宋代。清嘉庆五年(1800)前后,‘弦板腔’与‘道情’同台演唱,而后独台演出,形成独特剧种。”说明道情皮影戏彼时亦在咸阳地区相对盛行。[34]乾隆二十六年(1761),合水知县陶弈曾编写的《合水县志·风俗》“祈报”条载:“每岁二月二日城南药王庙会,远乡士女毕集……五月十三关庙会。凡会必演剧,卖茶酒……其村中自为祈祷者,多用影戏。”[35]永寿县志·文化》载:“永寿地区主要剧种为秦腔,其次为眉户戏、关中道情。……关中道情源于陕西道情。声腔以板腔体为主,兼用联曲,有以帮腔形式演唱的特点。”[36]

《吴旗县志·文化艺术志》载“皮影戏按声腔系统可分为两大派系,一种称东路皮影,30年代末传入吴旗,……唱腔为陕北碗碗腔……一种为西路皮影,50年代初由甘肃省庆阳地区的魏仲堂、罗正英等传入吴旗,唱腔为陇东道情。”[37]《富县志·文化志》第二章载:“古今流传在境内的戏剧,从表演形式区分,有古装传统剧,现代服装现代戏,以及皮影、木偶、秧歌剧等。从唱腔上区分有秦腔、眉户、碗碗腔、陕北道情、陇东道情,以及河南豫剧、山西晋剧等。”[38]

据高建邦主编的《陇东道情音乐》[39]第一部分源流考证:“环县是流不是源。……陇东道情的前身是渔鼓道情,而渔鼓道情源于长安,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也有许多支流汇入。”并通过举例说明“从陇东道情音乐的曲调构成也可以看出,它是陕西的一些地方剧种(弦板腔和关中道情)的曲调构成是有血缘关系的。”“陇东道情的‘对环子’和弦板腔的‘对环子’基本一样,有许多留谱也一样。分析这些曲调,就可明了它们原为一曲的两个变体。……因环境的改变,后来接受溶化的东西不同,故有两个变体,后来成为两个剧种。可见,陇东道情源于陕西长安关中一带是没有问题的。”

《关中影戏叙论》载:“作者(梁志刚)在关中西府田野调查时了解到:不知从何时起西府的影戏班子每年三次赴数百乃至上千里之外的甘肃天水兰州一带演出,而且每次演出都需2至4个月的时间。……宝鸡的影戏老艺人韩有芳听师傅、师爷讲,清代,每年都有许多陕西西府影戏班子在农闲时到甘肃天水等地演出,自己2006年以前还年年前往演出。”[40]这说明只要有民俗环境、市场需求、经济效益,影戏艺人们是不辞路途艰辛的。关中西府的影戏班能够西去数百乃至上千里到甘肃天水、兰州等地演出,且是常事。那么关中影戏班流播至庆阳、环县、宁夏等地,也更在情理之中。

笔者曾于2004年全程参与了环县道情皮影戏田野普查,在田野普查时了解到:20世纪20年代前后,陕西皮影演唱艺人屈李刘和陕西礼泉县石鼓赵村一何姓(外号“跛骡子”)艺人曾来到环县车道镇、毛井镇一带收徒传艺,演唱皮影戏。他们的皮影和箱具皆从陕西带来,其中屈李刘影箱传于其徒谢德贵,谢德贵传于其子谢正礼,谢正礼又交县博物馆收藏。“跛骡子”的影箱于民国九年(1920)在宁夏海原演出时毁于地震,他本人也在地震中罹难。陕西皮影艺人能到环县来授艺演出,更在环县生根发芽,说明彼时环县道情皮影戏不仅在环县有,在陕西礼泉等地也有,也说明环县道情皮影戏是来自陕西关中地区的民间艺术。

定边道情皮影戏大约在清朝末年在定边县白于山区最为流行,……定边道情皮影戏从清朝末年流行至20世纪50年代,白于山区有六个皮影社,分散在姬塬、冯地坑、罗庞塬等地,主要活跃在山区和宁夏盐池、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一带。[41]姬塬、冯地坑、罗庞塬等地均与环县秦团庄乡、耿湾乡毗邻,2005年环县道情皮影普查组经过实地考察,确认定边道情皮影戏与环县道情皮影戏确为一脉相承

10.从环县道情皮影戏艺人传承情况来看

解长春(1841-1915),环县虎洞镇人,被尊为环县道情皮影戏的“奠基人”。解长春入私塾一年后缀学,10岁从其堂叔(姓名不详)学艺,13岁组班演出。在田野普查时,曾访得耿湾乡牛底沟牛箱主(生卒、学艺经历均无考)为解氏同时期或稍后年间的道情皮影表演艺人。解长春也是随其堂叔学艺,曾于同治年间的陕甘回民起义期间,被迫离乡背井,只身逃奔至定边,续弦成家,加入当地的皮影戏班,继续演唱皮影戏,落户陕北30余年,其所有弟子都是在陕甘回民起义平息后收得。经过陕甘回民起义,环县人民深受战争带来的痛苦,环县人口由同治元年(1862)前约50000人锐减至同治十二年(1873)约5000人,大量从艺人员死伤逃亡,也是这段历史无法追溯的主要原因。以上情况说明环县本地在清道光年间(1821-1850)以前已有道情皮影戏在演出且很兴盛,且并非只有解氏一脉。通过对环县人口的变化情况对比推断,环县道情皮影戏应是在清乾隆(1736-1795)、嘉庆(1796-1819)年间环县人口迅速增长的近百年时间流入,在道光、咸丰(1850-1861)年间发展壮大,虽经受了嘉庆期间6次明令禁止[42]和多次战争洗礼,仍顽强地生存在这片贫瘠的黄土地上。

综合以上信息,笔者认为,环县文化为关中文化的一个分支,是关中文化在周边地域的延续和发展。环县道情皮影戏作为环县独有的特色文化,是关中影戏的一个分支,其声腔属关中道情西凉调的分支,在清乾隆、嘉庆近百年间,经陕西咸阳礼泉、永寿、长武的泾河流域和甘肃庆阳马莲河流域流入环县并发展壮大,并向北流播至陕北定边、吴起及宁夏盐池等地,并在各地生根发芽,形成不同流派的道情皮影戏,流传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