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县道情皮影戏渊源流播问题的争议及解决方法

环县道情皮影戏渊源流播问题的争议及解决方法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环县道情皮影戏传承、发展至今,关于其渊源、流播问题,因没明确文献记载,在县内外学界,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笔者认为,要分析和研究渊源流播问题,应该首先解决争议问题,再论证自己的观点。

环县道情皮影戏渊源流播问题的争议及解决方法

环县道情皮影戏传承、发展至今,关于其渊源、流播问题,因没明确文献记载,在县内外学界,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笔者认为,要分析和研究渊源流播问题,应该首先解决争议问题,再论证自己的观点。

1.本土起源说

现有基于地方保护主义角度,从环县道教圣地“兴隆山”[21]和环县道情皮影大师解长春及其四大弟子在环县有较大影响力的观点出发的“环县本土起源说”。《环县“老道情”千年浅谈》[22]《陇东道情皮影戏“生成”初探》[23]等文,通过环县道情音乐与道教的关系、兴隆山庙会较兴盛的事实、地理环境等特点推论出环县道情皮影戏是萌生于环县本土的民间艺术;《甘肃陇东皮影艺术》[24]一文也用“据考证”“据史料记载”等含糊的文字表述,推论环县道情皮影戏源于本土,而未给出具体史料来源。

2.异地传入说(www.xing528.com)

环县道教圣地兴隆山(又称东老爷山)

1993年版的《环县志·文化志》第三节源流这样叙述:“据初步考证,环县道情源于鱼[25]鼓道情,约于清初传入本县。清末至民国时,经民间艺人长期艺术实践,使其不断提高发展,自成一家,形成了今日之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道情剧种。”笔者支持此说法,然《环县志》并未列举考证原因,因清初社会动荡,又经历了明末农民起义,全县逃亡人口占总人口八成以上,至乾隆初年才过万人,处在恢复初期,故在传入时间问题上还需商榷。

以上论述,无论持何种观点,既没有说明考证的证据来源,也没有可以信服的理论依据,更没有表述具体的流播途经,只是依据环县现时文化生态环境和民间传说入手推论予以证明,未考证环县道情皮影戏在有可能产生或者传入时的时代背影、文化空间、人口基数等直接影响其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故笔者认为论据不充分,没有说服力,实难令人信服。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田野普查整理的资料,试从以下方面来分析推断环县道情皮影的渊源、流播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