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生活在社区之中,社区环境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学校教育不能替代的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扩大和补充。因此,我们在推进班级建设的过程中,要学会借力社区,充分挖掘并利用好社区环境中的教育资源,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
虽说社区生活不是班级生活的组成部分,但它会成为班级生活重要的教育资源,当我们把社区生活作为教育资源引入班级生活时,要把握好开放与聚焦的关系,更多聚焦于学生社会性、公民意识的培养,基本道德判断能力和良好道德行为的习得。
发挥班级生活与社区的交互作用,要特别关注如何将丰富、多样、鲜活的社区资源充分运用,实现其教育价值。针对高年段学生,还要有意识地研究学生如何关注、研究、参与、促进社区事务的发展工作,提高学生主动介入社区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联系参观,参与公益行动、社区服务,为社区更好发展积极献言献策,担当责任。
常州市清凉小学立足本地资源,积极开发并实施常州名俗游学课程。一年级孩子通过“看画品做”的形式了解常州名小吃;二年级孩子通过“逛看摄配”的形式了解常州好玩的地方;三年级孩子通过“走看搜写”的形式了解常州的弄堂;四年级孩子通过“走访画写”的形式了解常州的桥;五年级孩子通过“搜看学作”的形式了解常州的物产;六年级孩子通过“读诵扬写”的形式了解常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在常州“非遗”名人身上发生的传承故事,如常州民俗传承人季全保老先生,留青竹刻的传人于常青先生等。通过活动,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自然,参与社会,培育学生作为常州人的责任担当和家乡情怀[6]。
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多年来一直组织学生开展公民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的“小”事中发现问题,确立鲜活的课题,如关注社区健身器材的维护、思考季子公园的进一步开发、关心独居老人的生活状态……通过走访,分析相关法律法规,得出意见,带着建议,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报告,走访人大代表递交行动方案……活动中学生的责任感得到激发,社会公德心,小公民素养得以培养[7]。
案例链接33
小蚂蚁践行记[8]——现代小公民参与式学习的实践研究
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二小学 裴旭璐 牟凌霞
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二小学是一所配套老新村的普通小学,创办于1989年,学校总面积9321平方米,有18个教学班,847名学生。其中,70.8%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新市民家庭子女。学校秉承着“为人的健康、快乐、和谐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从2007年起,把“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德育的重点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学校历时三年的省级立项课题“儿童视野中学校礼仪文化的建设研究”更是把文明礼仪教育推向深入,“儿童本位的学校礼仪规范体系的研制”“儿童礼仪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儿童参与主题礼仪活动设计的研究”“学校礼仪文化向家庭社会辐射的策略研究”等,为现代小公民参与式学习的实践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小公民参与式学习,旨在整合各类社区资源,为学生创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成长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培养他们自信、负责、独立、坚持的品格,让他们争做有能力、有担当、有爱心的社区小公民。
一、社区小公民培养目标
社区小公民培养目标总结为以下“五小”。
举止文明,遵守秩序的守法小使者;
宣传环保,爱护环境的环保小卫士;
团结友爱,善于合作的邻里小伙伴;
责任担当,自理自立的自主小能手;
热心服务,富有爱心的社区小标兵。
二、社区小公民实践活动
在推进小公民实践活动中学校着力打造“1234工程”:签订1份学校和社区共建协议书;设立2位辅导员,聘请社区“五老”作为社区服务专职辅导员,邀请学校大队辅导员担任兼职辅导员,共同负责社区活动的指导工作;成立3个社区实践基地,即社区书画苑、丽华老年公寓和丽华第三幼儿园;策划4大系列活动,即志愿者服务活动、手拉手活动、礼仪宣传活动、主题文化节活动。
1)系列活动一:“社区小雷锋”志愿者服务
组织一支志愿者服务队,每月一次走进社区开展微公益活动,如义务清扫小区卫生。活动中,小志愿者们深入社区,清扫楼道,擦拭单元门、扶手等,以一己之力为社区营造整洁优雅的环境。
2)系列活动二:“爱心小天使”手拉手活动
“爱心小天使”手拉手活动是一项引导学生传递爱心,互帮互助的教育实践活动。学校的“小蚂蚁爱心社”成员和福利院的孩子、社区孤寡老人手拉手,通过上门慰问、互通书信、邀请参加活动等形式定期开展互帮互助活动。
3)系列活动三:“我爱中国节”主题文化节活动
学校充分挖掘传统民俗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选取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与社区携手开展“我爱中国节”主题文化节活动。如春节开展老少书法家同台献技,写福字送春联活动,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重阳节开展“我为爷爷奶奶做一件事”“我陪爷爷奶奶聊一次天”“我为爷爷奶奶送个小礼物”等敬老爱老献爱心活动,同时为社区里的“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献上一场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给他们送去欢乐和笑声。
4)系列活动四:“文明红丝带”礼仪宣传活动
学校将“啄木鸟在行动”特色礼仪活动延伸到社区,由学生采用数字化手段对居民文明素养展开调查,拍摄社区中不文明的现象,设计话题;对居民进行采访,搜集过程性素材,制作成微视频。通过资料收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分析问题不能解决的原因,将改进的方案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组建“文明小百灵”演讲团,走进社区,对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进行现场演讲,同时发放文明倡议书。
在这种以社区生活为基点的小公民学习之中,学生将更充分地理解自身的小公民权利和小公民责任,并在思考和解决社区公共问题中为社区公共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我们的公民教育活动有了生活实践的根基。
三、多元实施小公民评价
(1)构建体系。我们从儿童的视角把握评价尺度,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注重过程性评价,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在学校、家庭、社区的行为表现,研制《小公民行为规范》。我们以勤劳朴实、团结合作的小蚂蚁——丽丽、华华作为卡通礼仪形象,根据小公民的五个培养目标,构建了“小蚂蚁实践活动评价体系”。
(2)制作“护照”。我们专门设计制作了“护照”,指导小公民参与社区活动和社会活动。“护照”上印有小公民基本信息和使用说明,以及6个实践基地分布情况、联系人、开展项目及项目参与方式等。“护照”由学校负责发放,小公民凭“护照”到各实践基地参加活动,有效期为1年。
(3)达标争章。在争章活动中,每个学生胸前都佩戴一枚独有的“小蚂蚁”徽章,有专属二维码,它是记录学生在小公民实践活动中行为的工具,以此增强学生的小公民行为意识。每个活动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都有清晰的目标,达成目标、表现突出的学生通过二维码扫描获得一枚印有小蚂蚁图像的徽章作为奖励。它们分别是尚礼蚁、环保蚁、友爱蚁、责任蚁、爱心蚁。
(4)发布成果。获得奖章的学生可以自主申报,把相应的成果发布在晓黑板APP上进行“小蚂蚁领军之星”评选,学校根据学生的申报资料,判断其发展状况,给予反馈,并提出发展建议。同时,通过访谈、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家长评价、社区评价等方式,让评价充满生命的质感。
(5)实践之旅。暑期中,小蚂蚁领军之星将参加“小蚂蚁幸福之旅”——小公民实践体验活动,进一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四、打造现代小公民参与式学习的课程资源
(1)打造小公民学习实践数字网站。网站资料分四个板块:实践活动、公民素养、礼仪规范、志愿服务。线上线下同步互动,实现了小公民社区课程管理的全员参与。通过网站,做到学校、学生、家长和社区之间教育信息的最佳匹配,进而为学生健康成长构筑一切可能。
(2)设立小公民教育实践基地。我们与常州市福利院、常州市消防中队、常州市丽华二村社区、常州市光华学校、常州市聋哑学校、常州市天宁区合心公益法律服务促进会等6家单位长期合作,同时携手常州市建筑安全体验中心、常州市交通安全体验中心,定期开展合作活动。以上单位都是我们的小公民教育实践基地。
“现代小公民参与式学习的实践研究”项目的创建,给我校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让社区成为孩子们锻炼的舞台,让活动成为孩子们充分展现个性的平台,使孩子们回归精神家园,守望美好生活。
案例链接34
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创建班级特色活动
常州市焦溪小学 朱晓英
地方文化是地方精神财富的结晶,容易使人产生亲切感和归属感,充分挖掘地方的文化资源,并应用于德育中,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必然措施。我们以此为载体建设班集体,引导学生成为地方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更成为文化精神的践行者。
一、以班级环境布置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班级是学生在校主要活动场所,班级环境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能渗入班级的各个角落,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因此,我很重视班级环境布置,努力将其打造为彰显地方文化特色的名片。我所在的焦溪小学坐落于焦溪这座具有1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焦溪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充足的旅游资源,光荣的爱国传统和从这里走出的许多杰出人物,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地域人文教育资源。我在教室里专门布置了一面墙壁,介绍焦溪的人文历史和地方风情。班级小干部在老师的指导下,还将部分地方传说和典故整理成册。这些传说和典故可感可知,可见可读,又富有哲理,在学生中广泛传阅。学生们也在阅读与学习中与这些地方文化形成一种有机的互动,在价值观念、思想修养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实践体验活动让地方精神绽放异彩
地方文化资源能够为学生的德育发展提供广阔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通过体验式教育,触动心灵,实现修养的提升。我精心设计实践活动,寓教于乐:
1.探寻“历史渊源”,接受文化熏陶
我把焦溪老人潘文才请进课堂,宣讲本地名人季子的故事,再带领孩子们查阅季子的生平,从中挖掘传统文化精华,弘扬焦溪名人的孝贤传统。
我带领学生走进焦溪古街的各个角落,指导学生用眼睛,用镜头捕捉古街一个个“新”景点,一座桥、一瓢水、一块石、一座房,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去感受焦溪古街的文化气息,传承焦溪的古老文明。
我还与学生一起走进焦溪古宅“是家大院”,了解博学鸿儒——院主人是仲明,感受他严谨治学的精神。通过此类种种,让学生亲身感受与体验,内心不断受到触动。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一个个俨然成为小小历史学家、小小考古学家、小小记者。一张张古村照片,一份份古镇手抄报,一个个关于古迹来源的资料以及一件件地方名人轶事都以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展示在众人面前。
2.依托“地方资源”,开展特色活动
焦溪地处农村,焦溪人民勤于种植。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果树,焦溪葡萄,焦溪蜜梨闻名省内。我们以“责任”和“合作”为班级特色的长线主题,引导学生跟父母一起下田,学种果树,学干农活,并让他们在学校果林认领两棵梨树,让学生自己来管理。
学生利用在家学到的种果树方法,对认领的梨树悉心照顾。从秋末初冬上肥到清明之前传粉,接着又疏果、治虫,直至夏末成熟,学生们自己动手,亲身实践,任劳任怨。他们细心观察梨树的长势,相互交流种植的方法,不敢有一丝懈怠,生怕一不留神,就影响了梨子的收成。这一过程中,他们还用观察日记和摄影等形式记录下劳动中的点点滴滴。
这样的活动虽然是在“土”上进行,但“土”而不俗,因为孩子们在合作种植的过程中不仅体验到了劳动的辛苦,农家的喜乐,加深了对家乡劳动人民的感情,更在活动中培养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3.组建“宣讲小队”,传承地方文化
文化本身是在发展和变化中的。为使地方文化的生命力增强,我们在引导学生践行地方文化精神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在校园和社会上积极传播优秀的地方文化。通过自愿报名和推荐积极分子组成“地方文化宣讲小队”,负责班级网站地方文化的宣传板块和民间优秀地方文化寻访,定期把自己的所得用手抄报或者演讲的形式与同学分享。(www.xing528.com)
文化与人是密不可分的,人从一出生,就置身于一个地方的文化氛围之中,人对地方文化的意识是不自觉的,地方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教育熏陶作用,并最终影响着人形成一定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以及精神理念等。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并有机融入班集体建设,可有效助推班级特色的打造。
案例链接35
寻访常州“智造”,邂逅“了不起”的中车——红领巾寻访“常州智造”案例
常州博爱小学 钮小媛 王舒嘉
古往今来,大国博弈,博的是重器。抚今追昔,常州智造,造的是常州工业的筋骨和脊梁。常州智造,是全国产业集群发展的一道风景线。江苏常州作为长三角地区重点发展示范城市,其智能制造有哪些亮点?博爱红领巾带您走进“寻访常州‘智造’,邂逅‘了不起’的中车”活动。
一、设计背景——好奇心,大问号
2017年5月,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在江苏常州发布《2016—2017中国智能制造年度发展报告》(以下简称《年报》)。《年报》显示,常州是我国轨道交通、输变电、光伏、农机、工程机械、纺机、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的重要生产基地。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地处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是我国铁路客货运内燃机车的重要研发、制造、维修和服务基地。
拥有百年历史的“中车”对于博爱小学二年级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有学生的爸爸妈妈每天在那里上班,课余饭后总能听到他们饶有兴致的议论。细细聆听,听到了许多“机车大人物”,这些“大人物”是谁?他们为中国轨道交通做出了哪些突出的贡献?他们的发展给常州乃至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力?于是,我根据江苏省少工委编著的《少先队活动课辅导用书》,结合“寻访常州智造”活动,开始了符合二年级学生特点的一系列探索、研究和寻访活动。
二、设计意图——细要点,明目标
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对“百年中车”的发展有基本了解,为中车在历史长河中的贡献点赞,为中车的工程师们为国家的发展所付出的艰辛点赞;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身边的美,在为他人他物点赞的同时,也能发掘自身的作用,为常州的发展、城市的建设贡献一己之力;同时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对常州发展的关注,使他们做到爱人爱己爱生活。
三、活动准备——红领巾,在行动
学生们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主结成实践共同体——“中车小博士”“中车小达人”“中车小记者”“中车小号外”,分组进行学习实践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记录并呈现所见所感所思。
“中车小博士”沉浸在书籍、网络资料的搜寻中,认真学习、收集“百年中车”发展历史;“中车小达人”寻访中车博物馆的“大功臣”,沿着它们走过的足迹,寻找中车对国家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中车小记者”采访在中车工作的叔叔、阿姨,寻找了不起的“中车人”;“中车小号外”通过网络和新闻了解中车最新发展资讯。
四、活动过程——红领巾,齐分享
以“寻访常州‘智造’,邂逅‘了不起’的中车”为题的寻访主题队会是其中成果展示和分享提升的重要部分。
(一)“了不起的火车头”——了解中车沧桑历史
“中车小博士”小组的代表根据之前搜集的资料,以图片展示的方式,向全体队员阐述了中车的发展史。在中车的厂房顶上,有一个“火车头”的雕塑,这是2005年,中车戚墅堰厂成立百年时设计建造的,是公司建厂100周年的缩影。整个雕塑主体象征着一种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和开拓创新的精神。通过一张张图片,队员们看到了中车从1898年的风雨中走来,经历120多年的沧桑,成为我国内燃机车的重要研发、制造、维修和服务基地的过程。通过“小博士”的介绍,学生们纷纷为崛起在多事之秋的中车,顽强奋进发展成为国家龙头企业而点赞。
红领巾牵手“火车头”:积极向上、顽强奋进、勇往直前。
(二)“了不起的大功臣”——分享中车发展贡献
课堂上,“中车小达人”不虚此行,走进机车博物馆,通过照片和视频播放为大家请来了中车发展的“大功臣”。它们静静地伫立在中车博物馆,看起来锈迹斑斑,经过了风吹日晒,浑身散发着浓浓的机油味儿,但它们却是为中国运输的发展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功臣”,在中国铁路运输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这些“功臣”中,学生们首先认识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龙号机车,1881年,一台黑黝黝的“巨兽”开始在唐山到胥各庄之间的铁路上奔跑,这台机车的英文名叫Rocket of China,中国工人给它起名“龙号”。自有了它,“运输之力,陡增十倍”。
其次是“东风11型机车”,曾经用于铁路首次大提速,拉开了中国铁路大提速的序幕。还有中国与美国GE公司合作生产的“传动内燃机车”,曾为中国货运立下了汗马功劳。“小达人”娓娓道来,学生们啧啧称赞。
小小红领巾牵手“大功臣”:默默奉献,无私付出,为时代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了不起的中车人”——分享中车工匠精神
课堂上,“中车小记者”表演起了《夸夸了不起的中车人》快板说唱。通过有趣生动的快板说唱,向大家引荐了一位重要的客人——张忠。
张忠叔叔是队员们寻访到的一位“了不起的中车人”。这位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中车电焊工高级技师,曾获得常州市首届“龙城工匠”奖。他有敏锐过人的耳朵,能听出焊接的所有情况,听出电压、焊缝之间互动的微妙声音。张叔叔虽然是一个初中生,但做一样钻一样,几十年如一日奋斗在机车制造的最前沿,他用焊机把自己的生命和机车的生命紧紧焊接在一起。张叔叔告诉学生,目前,中车已对世界上1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整车出口,而这些都应该归功于一大批敬业的“中车人”,因为有了他们的敬业爱岗,中车才能走过120多年后,依然焕发着时代的魅力。
红领巾牵手“中车人”: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传承这份“工匠精神”,争做新时代好队员。
(四)“了不起,中车”——分享中车荣誉成果
“中车小号外”给队员们带来了一条最新的消息:2018世界内燃机大会暨展览会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作为我国铁路客货运内燃机车的重要研发、制造、维修和服务基地,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受主办方邀请,代表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独家参展,展出了R6280ZC型船用柴油机模型、HXN5B型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NDJ3型准高速内燃动车(和谐长城号)和出口肯尼亚的DF11、DF8B型内燃机车模型,吸引了众多目光。
接下来是一场场“别开生面”的隆重的颁奖仪式呈现:“京沪高速铁路工程”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HXN3B型4400马力交流传动调车内燃机车”获得特等奖、“CRH3型系列动车组自主化齿轮箱”获得全国一等奖、CRH380A动车组荣获“中国好设计”金奖……
令人激动的是,课堂上,“中车小达人”还带来了中车董事长邹叔叔的采访寄语。他在寄语中激励队员:中车坚持“国家需要至上、行业发展至上”原则,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努力实现“中车创造”与“中国创造”,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一定要学好知识,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家乡发展,为祖国立足世界而努力。
红领巾牵手“中车荣誉”:满满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了不起的中车!了不起的常州智造!了不起的中国!
五、活动效果——红领巾,大社会
活动圆满结束,同时引发学生思考:中车为常州的城市建设、为国家的轨道交通做出了了不起的贡献,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能为家乡的建设做些什么呢?
(1)宣讲我最行:结合常州地铁、轨道交通的发展,争做交通宣讲员,给低年级小朋友,给家长们进行地铁、机车知识宣讲,建议大家少开车,选择坐公交车上学,缓解交通压力,传递点赞正能量。
(2)资讯我关注: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经常在班里讨论机车建设的最新动态。只要报纸上有地铁、高铁等轨道交通的相关讯息,大家就热火朝天地讨论开了。
(3)争章促潜能: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也把活动争章与中队争章联系在了一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小博士”获得了“博学章”(博闻强识、敏锐好学);“小记者”获得了“勇敢章”(敢于在采访活动中表现自己,敢于和他人沟通);“小达人”获得了“创意章”(有创意、有思考)。通过争章,学生们发现了自己的潜能,看到了自己的进步,证明了自己的成功。
轨道交通,机车发展,让我们家乡的发展有了深度。通过寻访,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国家发展的速度与高度。而所有人为之所做的付出和努力,更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温度。
六、活动收获——小课堂,大印象
每一次活动都是学生们一个重要的成长节点。寻访活动结束了,收获最值得品味。
(一)关注生活,主题自来
孩子们日常的生活是少先队活动课的丰富宝藏。当谈到寻访常州“智造”时,二年级的孩子们大多关注机器人等内容,在关键处得引导他们触摸生活、聆听生活的声音,最终我通过常州地铁轨道交通的发展,确定了“寻访机车发展”的目标,提炼出主题品质。在活动中,有舞台能展示,有快乐能体验,有本领能习得,有感悟能获得,这既是少先队活动课的现实起点,也是学生们成长发展的可能起点!
(二)体验过程,时尚表达
活动过程中的积极体验比简单的结果呈现更让学生们难忘。辅导员把活动的大舞台交给了学生,学生们成为活动的主人,视频编辑、人物采访、快板说唱、颁奖设计等时尚的表达让学生们爱上了活动、享受着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展示出了真实的自我。
(三)齐聚资源,打开课堂
诸多教育主体的共同参与能使教育的力量最大化。在我们身后有一支少先队活动的协作者和家长志愿者队伍。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多种途径搜集资料、落实采访对象等都是比较困难的任务。大家的共同参与,恰恰在困难处给予了孩子们及时的帮助。这一切最终形成了合力,齐聚了资源。
【注释】
[1]高琦琳.农场实践我参与[J].辅导员,2017(5):26.
[2]许嫣娜.小学是什么颜色的?——谈“新基础教育”引领下期初学生活动的变革[J].人民教育,2016(3):104-107.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15〕10号)[EB/OL](2015-10-16)[2019-02-1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7053/201510/t20151020_214366.html
[4]李家成.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5]参考常州市解放路小学茅向燕《学生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018年12月,内部资料)。
[6]参考常州市清凉小学.宋筱央、蔡奕玺《美在天宁(2018)》(2018年12月稿,未公开发表)。
[7]参考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建设博雅活动课程 描绘幸福成长画卷》(2018年1月稿,未公开发表)。
[8]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二小学“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申报材料”《小蚂蚁践行记——现代小公民参与式学习的实践研究》(2018年3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