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和学生家长沟通的必要途径。尽管现在通信工具很发达,但家访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成功的家访可以增进教师对学生及其家长的了解,从而更有效地实施个别教育。与此同时,家访还可以促进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工作的认同,从而做到家校携手,共同育人。可以说,做好家访工作,无论是对班级工作的开展还是学生的进步,都是有利的。
家访不仅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这个班”的全体课任老师都可以并需要全面参与。开展过程中,班主任要做好召集与协调工作。若是上门家访,要求家访前考虑周到、做好准备,家访过程中广泛了解家长的做法,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建立信任与合作的家校关系,让家访真正起到实效。
1.家访前未雨而绸缪
教师进行家访,需要关注学生的特点以及家长和家庭的独特性,并在家访之前作好相关的准备。
一是要明确目的。根据不同目的而划分的家访类型包括一般性家访、慰问性家访、表扬性家访、沟通性家访、防微杜渐性家访,以及纠正不良家庭教育的家访。目标明确后,效率才会提高。家访前要和其他老师沟通,听取、汇聚他们的想法和建议,必要时可以邀请相关学科教师一起家访。
二是要分析对象。不同的家长对子女教育和教师家访的态度也会不同,因此在明确家访的目的之后还要分析你所面对的家长类型:如果是通情达理的家长,可以开门见山摆出问题,并与之进行探讨,共寻对策;如果是对子女期望较高或过于娇惯宠爱子女的家长,首先要对家长持理解的态度,在帮助家长分析子女的实际情况时,要一分为二,有理有据;如果是对子女放任不管的家长,既要明确告知家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又要针对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
三是注重形象。教师家访,穿着仪表要符合教师的职业和身份特点,女教师要避免浓妆艳抹,男教师要避免不修边幅。另外,家访要提前预约,这既是一种礼貌,也是对家长的尊重。
2.家访中沟通有技巧(www.xing528.com)
教师进行家访实际就是实现跟学生家长的沟通,而要实现与家长的良好沟通,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
一是要充分尊重家长。虽然家长在育儿理念和方法上有明显差异,但一般来说都有教育好子女的迫切要求和教育期待。因此,家访中,不论家长地位的高低和家庭经济条件的优劣,都要平等以待。特别是要尊重那些“问题”学生和“不听话”学生家长的人格,不能因学生表现不佳而迁怒家长。
二是要走进孩子内心。曾几何时,家访成了“老师向家长告状”的代名词,因为有不少班主任或课任老师往往是在学生犯错之后才做家访。殊不知,老是向家长告状的老师是不受学生欢迎的。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而这样的时代,更需要能与学生进行心与心交流的老师。所以,借助家访,老师要以关爱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更好地走进学生内心。
三是要多些用心倾听。家访中,教师与家长沟通,要善于倾听,从家长的介绍中捕捉信息,通过对话交流,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在家学习环境和表现等,并对接学生的发展情况,传递科学的育人理念。家访过程中,如果出现与家长意见不一致的现象,教师要理智把握情感,合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3.家访后反馈有跟进
家访后有反馈,有跟进,这是家访成功不可或缺的一步,也是很多班主任容易忽视的一步。家访后进行必要的后期追踪是为了检测家访效果,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方式,让家访成为一场温馨的相遇。建立“家访记录卡”。家访结束,记录所了解的学生家庭情况、在家表现、家长的反馈意见等,一方面是学生成长档案的重要资料,另一方面也为后续教师更好地规划学生发展建立新的参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