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班级建设实践:创新价值与意义

小学班级建设实践:创新价值与意义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班级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一个基本单位,是学生在学校中的“家”。班级岗位建设中要珍视岗位对于学生发展所具有的养成性价值,通过每一个个体在生活中所从事的岗位,在长时段内呈现出其发展、变化、成长的轨迹。我们关注岗位教育这一活动形式,更借助岗位评价,实现其促进学生与班级成长的价值。

小学班级建设实践:创新价值与意义

班级岗位是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参与集体建设的一种日常的方式,是在集体生活中不断变化着的多元角色,也是在集体生活中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平台。因此,岗位对于学生具有日常性、体验性和成长性的特点。

学生在学校组织生活中可以发展以下三种德行:一是在重建学生与组织的关系中培养学生的“为民之德”;二是在重建学生与他人的关系中培养学生的“为人之德”;三是在重建学生与事情的关系中培养学生的“处事之德”。多种关系汇总到作为具体个人的学生身上,凝聚成其内在的生命道德意识,形成了一个丰富的、充满生命成长气息的当代学生[2]。而岗位的育人价值也可通过四重关系的重建来实现学生的多维发展。

(1)依托岗位设置,建构丰富的学生生活,在学生与班级的关系重建中,培养学生对班集体的参与意识和归属意识。

班级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一个基本单位,是学生在学校中的“家”。它不仅是一种管理性组织,还是一种教育性组织。每一个学生都归属于一个班级,而这最初的归属来源于学校随机的分配。学生在被安排的归属中缺乏与新集体的主动融通。因此从情感流淌出的归属感需要建立在孩子与集体日常的关系重建中。学生如果积极参与班级的生活,承担班级的各种角色,就能在参与意识的支撑下培育真正的归属意识。实践中我们发现,岗位设置本身就具有教育性。岗位既是学生实践体验的载体,也是老师教育学生、促进学生成长的具体方式。岗位设置的原则有别于成人社会生活中的按岗选人原则。班级设置岗位是为了构建丰富的学生生活,从学生生活的具体维护和建设需要出发,从张扬学生个性出发,从发挥学生才能、弥补其不足的角度出发,开发丰富的岗位,引导学生参与到自我管理中来。在具体岗位设置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鼓励由学生提出、策划各种类型的岗位,自主地设计岗位的职责,确立合理的岗位目标,让岗位的产生与设置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自主建构生活的过程。

(2)依托岗位选择,关注个体的需求,在学生与伙伴的关系重建中,培养学生与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和民主意识。

学生是班级的主体,他们是班级生活的创生者。在这样一个小组织内,各个成员之间就是交往关系的真实的培育场。每一个成员都在多重岗位的体验中变换不同的角色。合作是时代对未来新人的重要素质要求,作为合作者,合作更多地指向参与、支持,当转而成为责任人时,合作又更多地指向于尊重、宽容。学生在岗位工作的人际交往中,会逐渐孕育合作意识和民主意识。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异。当前的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始终是“中心”,很少能以平等个体的身份进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之中,也就难以体验何谓服务、何谓责任。而开展岗位教育,则能有效地促进个体服务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感的养成,有助于锻炼、提升其能力。班级岗位建设中要珍视岗位对于学生发展所具有的养成性价值,通过每一个个体在生活中所从事的岗位,在长时段内呈现出其发展、变化、成长的轨迹。当学生在岗位工作中出现问题时,老师和同伴要及时地帮助他;当学生出现懈怠时,老师和同伴要鼓励他、支持他;当学生岗位工作取得成效时,老师和同伴要给予即时的反馈,并且将这一教育资源推广到所有的岗位工作中。(www.xing528.com)

(3)依托岗位锻炼,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在学生与事情的关系重建中,培养学生对事情的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

当班级的生活由学生自己建设时,组织中各种各样的事情就需要学生独立策划、独立运作、独立调整、独立反思与重建。在多重社会角色的自我认知与外部约束下,学生开始意识到每一个角色都对应着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每一个成员都要对班级负责。在这种责任意识的支配下,学生将其转化为生动的实践过程,又正好是其自主创新意识培养的最好时机。岗位选择能较好地关注个体的需求。所以,在岗位建设中,我们不仅要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关注个体差异,还要满足学生个体的成长需求,指导学生根据个人特点及岗位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能对需要帮助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对那些从未担任过班干部的学生,刚开始应手把手地指导,使其感受到只要有爱心、有责任心我也可以做好岗位工作;而对于一些“老资格”的小干部,轮换下来则要引导其到要求较高的岗位工作,激发他们继续努力的愿望,同时还要求他们承担起岗位指导的责任,帮助新接岗的同学做好工作,使每个学生在岗位锻炼的过程中都能实现在原有基础上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4)依托岗位评价,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在学生与自我的关系重建中,培养学生个体的反思意识和自主意识。

综合以上三重关系的重建,学生在不断地与班级、与他人、与事情的互动过程中,展开着一次又一次与自我的对话。学生在岗位工作前要预设、策划,岗位工作中要做出积极的体悟思考,岗位工作后还要反思与总结。这种综合的动态的过程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更新,展现了一个开放、成长中的自我。每一个岗位的职能实现、创造力的呈现,都为学生的生活增添着光彩与前进的力量,每个个体都在以自身的服务、劳动与创造,为其他同学的生活提供基本的保障和发展的空间。我们关注岗位教育这一活动形式,更借助岗位评价,实现其促进学生与班级成长的价值。岗位评价,有正规的班内评比,有日常的交流,有即时的指导。通过自评、互评、师评进行反思,使学生得以通过他人、立足自我,形成新的自我意识。特别是教师适时适度的评价,能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成功能为明天的成长奠定基础,但是仍然要努力;对于失败的学生,通过与之一起分析原因,寻找相应的对策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能为其扫除通向成功之路的各种障碍。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引导学生在感受自己进步,发现伙伴优点的同时,学会与他人分享成功的快乐。有效的岗位评价不仅能唤醒被评价者的自主意识,还能促使学生间的携手共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