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行为的发展与其自身视觉发展相对应。根据国内外多位学者对儿童美术欣赏目的发展阶段的理论研究成果,综合划分为直觉表现阶段(0-2岁)、主观审美感知阶段(2-6岁)两个阶段。
1 直觉表现阶段(0~2岁)
1)概念
儿童这一阶段的欣赏,表现为对形状、颜色的直觉反应,是本能的一种表现,还没有形成真正独立的美感反应。
2)特征
这个阶段的儿童通过视觉、听觉、动作相配合与外界刺激相互发生反应。首先,在对形状的直觉感知中,美国心理学家范茨通过视觉偏爱的方法对1-15周的婴儿做了试验:通过线条图和靶心图、棋盘图和正方形图、交叉十字图和圆形这三对形状和复杂程度不同的模式图,观察他们的注视反应。结果发现婴儿对线条图和靶心图注视的时间最长,而对其他两对图形注视的时间相对较短;对棋盘图注视的时间超过正方形图,对交叉十字图超过圆形。因此可以设想,婴儿对较为复杂模式的图形比较感兴趣,喜欢曲线多且清晰、相对运动的图形。在深度知觉感知中,在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和沃尔克的视觉悬崖实验中,发现5个月以后的婴儿已有深度知觉,且对立体的物体注视程度高于平面物体。
其次,在对颜色的直觉感知中,斯塔普利斯用“视觉偏爱法”给婴儿展示两个亮度相等,但一个彩色、一个灰色的圆盘,测量婴儿对它们的注视时间。结果是对有颜色的圆盘注视行为较长,3个月大的婴儿注视彩色圆盘的时间是灰色圆盘的两倍。我国学者冯晓梅用“去习惯化”对婴儿的实验也表明,80%出生8分钟到13天的婴儿已经对颜色有一定的分辨能力,能分辨红圆和灰圆。相对“冷调”(如绿、蓝、紫),他们更容易被“暖调”(如红、橙、黄)的颜色所吸引,纯度高的颜色相对纯度低的颜色更受他们的喜爱。
综上所述,在婴儿期对美术基本要素中的形和色所表现出来审美感知,虽然不是真正的美感反应,但对于今后进行美术欣赏活动做好了知觉敏感性的准备。
2 主观审美感知阶段(2~6岁)
1)概念
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就不仅仅是一种本能的、直觉的反应,欣赏感知和理解能力开始受到社会认知发展的制约。
2)特征
首先,感知作品内容先于作品形式。第一,当美术作品呈现在儿童面前时,他们关注到的是画面中的形象,引起他们兴趣的是画面中画了些什么,而对画作表现形式的审美特征却不关注。例如,儿童在第一次看到毕加索的抽象画《梦》(图9-1)的时候,所关注的是这个人为什么脖子是歪的?脸为什么被切成了两半?对于图片里的对比色,夸张的画法,他们是无法主动关注到的。
其次,他们只是粗浅地感知美术作品的表面,无论悲伤还是快乐,单纯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自由联想,不能深入感受理解美术作品反映出的内涵意义。例如,在欣赏吴冠中的国画作品《春如线》(图9-2)时,由于儿童有了一些对有春天特色的事物的认识:柳树、春雨、小蝌蚪等,因此在展示作品图片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好多五颜六色的线条真好看。”当老师告诉他们这是春天的画作时,他们能想到“这些线条很像我们在公园里看到的柳树枝条”“我好像看到很多小动物跑到草地上来玩”;儿童会提问:“黄色的一点一点是不是迎春花啊”;当配上班得瑞的轻音乐《春》的时候,他们又会联想到“线条像彩色的音符在跳舞”“黑色的点像小蝌蚪在游,也像雨点落到水里的圆圈。例如,欣赏米罗的《哈里昆的狂欢》(图9-3)时,儿童可能更多地关注画面里在做什么,会猜测:有的在煮好吃的,有的在放风筝,有的在做小实验,还有的在拉大提琴……因此,关于点线面的不同排列方式的美、色彩搭配的美、画面的构图美就需要老师加以引导、总结和提升,儿童的欣赏角度大都是浮于表面的。再例如,欣赏梵·高的《向日葵》(图9-4),画面中用了大面积鲜亮的黄颜色,一大束开得灿烂的向日葵迎面开放。儿童尤其偏爱暖色调,且纯度、亮度特别高的黄色会让他们认为画面描绘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且画家这时的心情应该也会是非常开心,就像他们平时开心绘画时喜欢用明黄色表现心情一样。由此可见,儿童对作品的情感表现虽然有了一定的深刻性,但却不能摆脱认知经验的束缚,不能准确理解作品背后的内涵。(www.xing528.com)
图9-1 巴勃罗·鲁伊兹·毕加索《梦》 1932
图9-2 吴冠中《春如线》 1995
图9-3 胡安·米罗《哈里昆的狂欢》 1924—1925
图9-4 文森特·威廉·梵·高《向日葵》 1889
再次,引导下能感知美术作品的形式审美特征。在成人引导的干预下,儿童欣赏美术作品时对线条与形状、色彩审美、空间构图、作品情感表现等形式审美特征开始有了初步的理解。第一,在线条与形状中,儿童能通过线条或物体的不同形态判断感受其中表达的情感,能与具体的形象联系起来表述。第二,色彩审美中,丁秀玲从色彩的视觉效果、情感效果、象征效果进行研究,表明儿童对色彩的视觉效果感受最强烈,喜欢暖色,能识别色彩轻与重的感觉,有一定的色彩搭配能力,因此有较强的审美感觉,但不能做出明确的解释。随着年龄的增大,转为偏爱对比柔和协调的色彩,且逐渐能对色彩产生情感联想,用不同的颜色来表达不同的情绪,因此在成人有意识的引导下,能较好地感知和解释作品的情感表现性。在色彩象征感受方面的发展较为微弱,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发展,这一能力将逐步提升完善。第三,在空间构图上,儿童有了“近大远小”的空间深度感知。第四,在作品情感表现中,能根据美术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结合自己的想象、喜好,来解释画作表现出来的情感。例如在欣赏草间弥生的部分艺术作品(图9-5至图9-6)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儿童分别从形状的感知、色彩的视觉效果、空间构图关系这几个方面加以进行欣赏:关于南瓜题材无论是平面作品还是立体雕塑,都将大小不同的圆点通过一定规律进行平铺、渐变、并列的排列组合,使作品整体有了丰富的层次感,“南瓜”在视觉上有了饱满的体积效果。不同明度和纯度的黄与黑结合,轻与重对比,引起强烈的视觉冲击;不同面积色块的主体与背景相互分离或相互融合,从而有了一定的空间视觉效果。并且,草间弥生还将“圆点”元素广泛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静物、动物、植物、人物等的造型和装饰上(图9-7至图9-9),形成鲜明独特的个人风格,由此可见她乐于体验生活,善于汲取生活中有趣的事物,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在欣赏活动的过程中有引导儿童深入了解创作者与作品,建立他们之间的情感共鸣,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就能更加自信和自如(图9-10)。
图9-5 草间弥生《午夜南瓜》 1989压克力 画布 45.5 cm×38 cm
图9-6 草间弥生《南瓜》 1982 压克力、木、综合媒材料 雕塑 54.5 cm×27.7 cm×25.4 cm
图9-7 草间弥生《花》 1985
图9-8 草间弥生《鱼》 1986
图9-9 草间弥生《鞋子》 1984
综上,儿童审美感知是直观的,儿童的美术欣赏阶段的发展是从无标准到有标准、从无意识的本能到由认知能力发展所支配,逐渐能够根据自己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进行简单的美术作品欣赏活动,可见美术欣赏能力已有质的飞跃。
图9-10 幼儿欣赏草间弥生作品后的相关美术创作活动及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